晋城二仙庙

晋城二仙庙

共 1787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晋城二仙庙创建于宋绍圣四年(1097年),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重修高煤祠、三曹殿、西陵祠、五道殿、将军殿等。
民国七年(1918年),重修东西耳殿。
1950年至1995年,晋城二仙庙被学校占用,拆除了原山门,将过厅改建为教室。
1996年11月,晋城二仙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文物部门与村民进行了抢险性揭顶维修、硬化院落。
2002年,对东西两廊进行了维修

建筑格局

晋城二仙庙坐北朝南,原有二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戏台、山门、过厅、献殿(香亭、拜殿)、正殿,前院东西两侧有厢房,山门东西两侧有耳房,后院东西两侧有廊房,正殿两侧有耳殿。现存一进院落,东西长44米,南北宽28米,占地面积为1232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过厅、献殿、正殿,两侧有东西廊房、东西耳殿
晋城二仙庙,4-山门、3-过厅、2-献殿、1-正殿

主要建筑

献殿

献殿也称拜殿、香亭,位于正殿前方,后檐与正殿前檐台明相距58厘米,为清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前后檐敞口式,单檐悬山顶
献殿与过厅

正殿

正殿
正殿为庙内主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269平方米,单檐歇山顶。檐下斗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无补间铺作。殿内梁架,为后三椽对前搭牵通檐用三柱。前檐柱间后人装四叶隔扇门

东西耳殿

东西耳殿位于正殿东西两侧,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出廊式,单檐悬山顶。主体结构属明代遗构。西耳殿明间顺脊串下有民国七年(1918年)维修题记

东西廊房

东西廊房位于后院东西两侧,面宽十一间,进深四椽五架,前出廊式,单檐悬山顶,主体结构属清代遗构

文物遗存

天寓壁藏

天宫楼阁拱桥壁藏
晋城二仙庙正殿内木雕“天寓壁藏”,也称为“天宫楼阁拱桥壁藏”,主龛三间歇山式,前后两进,东西设有楼阁与主龛连结,栏杆、斗拱、外檐装修及装饰中所用的图案都具有宋代风格,天宫圜桥是宋代佛道帐常用的手法,是一座典型的宋代木构建筑模型,龛内正中塑二仙坐像,高2.5米,两侧分列侍女像,共16尊,高1.48~1.63米,后檐墙现存卷轴山水花鸟壁画9平方米

二仙庙记

晋城二仙庙正殿西侧存有宋七年(1117年)《新修二仙庙记》碑,正殿东侧存有宋政和七年(1117年)《二仙庙记》碑,记载了庙宇建造时代

历史文化

学术研究
《文物世界》2010年第3期收录《山西东南地区宋代建筑特色探析——以晋城二仙庙为例》

保护措施

1996年11月20日,晋城二仙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8月1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晋城二仙庙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

旅游信息

浏览 1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