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二仙庙

济源二仙庙

共 1165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21

历史沿革

拜殿
济源二仙庙创建于唐代,重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明清时期,多次修葺。
2023年,济源示范区财政金融部门已争取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270万元,其中济源二仙庙元君殿等4处文物本体建筑修缮、院落环境整治360万元。

建筑格局

静应殿
济源二仙庙坐落在太行之阳的沁河南岸。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
济源二仙庙
济源二仙庙原为三进院落,依中轴线而建,依次元君殿(明)、东配殿(明)、静应殿(清)、拜殿(清)等四座建筑,共计古建筑4座22间。山门、梳妆楼、西配殿早年被毁存。主体建筑元君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为明代万历年间的单檐歇山式木构建筑,四周檐下斗拱层叠,龙首耍头雕刻精美,大额枋通身透雕蟠龙、云气、瑞兽、飞鸟等精美图案,刀工精细,运笔流畅,栩栩如生,与阳台宫玉皇阁格扇透雕云龙较为相似,堪称明代雕刻艺术精品。殿内七架梁用材硕大,直径竟达85公分,体现了济源古代建筑的用材特点。静应殿、拜殿为二仙庙的后殿,为清代单檐悬山式建筑,二殿均采用五间通枋做法,体现了济源地区古建筑的一大特色。
静应殿
“茂林修竹风光直媲江南,抱水环山灵秀独钟河朔。”是二仙庙静应殿的门联。上联“茂林修竹”是指唐时二仙庙的东北角有片硕大的青竹园,庙内翠柏成荫,群鸟纷飞。“风光直媲江南”既是景色不次于江南。下联“抱水环山”是指二仙庙坐落在沁河之畔,太行山脚下。“河朔”古指怀庆府,即今济源、沁阳一带。静应殿是二仙庙的最北一座庙宇,它和拜殿相连,逢每年阴历三月十六二仙奶奶生日时,热闹非凡。

文物遗存

济源二仙庙内散落碑碣石刻十余通,阐述了二仙庙的历史和修缮经历。山门处元代石狮子一对,较为珍贵。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紫虚元君殿
据大明嘉靖三十九年(1521年)《重修仙天圣母静应宫碑铭》载,二仙原名魏华存,任城樊人,为西晋任城司徒文康公舒剧阳侯魏阳元次女,南阳太保掾刘友彦(曾任修武令)夫人,因得道成仙,人称“二仙”,又称紫虚元君,为茅山道教早期人物。

文物价值

济源二仙庙
济源二仙庙位于济源至怀庆府的古交通要道,自古香火鼎盛。整体建筑规模宏大,装饰华丽,不仅反映了二仙庙历史上的繁盛,而且也是一处体现河南地方建筑手法的重要实物,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2000年,济源二仙庙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济源二仙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济源二仙庙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大许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济源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济源二仙庙,路程约15.8千米,用时约28分钟。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