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佛寺
广州大佛寺,始建于南汉(公元917-971),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龑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其明代扩建为龙藏寺,后改为巡按公署。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
文化
文化特点
广州大佛寺是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
历史
建筑历史
广州大佛寺始建于南汉(公元917-971年),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龑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
明代扩建为龙藏寺,后改为巡按公署。
清顺治元年(1649年)公署毁于火。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二年春,自捐王俸。
雍正十一年(1733年),广州知府刘庶选大佛寺作宣谕之所,于殿前建宣谕亭。同时在大殿两侧建韦驮殿,伽蓝殿以及“佛境”、“禅林“东西两门。此时寺院范围扩大,佛事兴旺,名声远播,成为广府五大丛林之一。大佛寺新大厦目前已落成,而由於寺庙扩建後被西湖路一排骑楼遮挡影响风水,所以这些历史建筑亦要被拆卸以让路。
文革后,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大佛寺重新开放。
1981年广州佛协副会长广明老法师出任住持,并着手重建。
文物保护
1993年8月9日,广州市政府公布大佛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点
独立景点总述
广州大佛寺不同于常见的多进院格局,大佛寺另辟蹊径,纵向发展,主殿建成了6层高的弘法大楼,壮观独特。华丽崭新,香火鼎盛,建筑内包含大殿、图书馆、礼堂、禅堂、素食阁等区域。负一层是五星级素食自助餐厅,一楼大厅是佛堂,侧厅是展馆、咖啡厅等,二楼以上是各种办公室。
推荐玩法
广州大佛寺在北京路步行街上,可读经、禅坐、交流佛法,可谓纵贯古今香火绵延。如果信佛的话可以去走一趟点香祈求一个平安,不信佛也值得去走一趟看看这巍峨的建筑读读那静心的佛典,求一个安宁。寺内还有一间图书馆,是广东第一家面向社会开放的寺庙图书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