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嘴遗址

鲤鱼嘴遗址

共 1392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2:23

历史沿革

鲤鱼嘴遗址地上风景
1980年1月,鲤鱼嘴遗址在柳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考古时被发现。
1980年10月至1980年11月,柳州市博物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鲤鱼嘴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试掘面积56平方米。
1987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师生与柳州市博物馆,对鲤鱼嘴遗址进行了一次补充性发掘。
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再次发掘,发现墓葬6座。

遗址特点

鲤鱼嘴遗址立碑
鲤鱼嘴遗址长约10米,宽约5—8米不等,面积约80多平方米,依山势坐北朝南,略呈V字形。遗址共发现墓葬6座,出土陶片、石器、骨器、石核、废石片以及大量水、陆生动物遗骸等。
鲤鱼嘴遗址为含介壳的文化堆积。据遗址剖面观察,堆积物自上而下分为五层。
第一层:扰乱层,为灰色土堆积,厚25厘米—8厘米,土质松疏,含少量螺壳及墨绿色的小石块。
第二层:文化层,为灰黄色亚粘土,厚20厘米—10厘米,富含螺壳。出土蚌刀、骨锥、石斧及砾石、砍砸器、刮削器、大石片等。伴生少量的烧骨化石。
第三层:文化层,为灰褐色亚粘土,厚45厘米—25厘米,土质胶结坚硬,内含少量螺壳、土沥石、燧石刮削器、尖状器和陶片等。堆积中偶见大块石灰岩角砾,烧骨碎片较多。
第四层:文化层,可细分为A、B两层。A层土色为棕黄色或黄褐色,厚55厘米—40厘米,内含较多的钙质小结核,黏性较大。伴生螺壳较多且大,烧骨、兽骨较丰富。B层厚50厘米—40厘米,土层较A层稍灰,土质仍是亚粘土,稍有胶结、坚硬。堆积中混杂小的钙质结核和少量的铁锰结核和大块角砾。
第五层:生土层,呈棕色。

文物遗存

鲤鱼嘴遗址出土遗物有石器、骨蚌器、陶片、动物骨骼、基葬等,石制品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核、石片、穿孔器、石斧、石锛,骨蚌器的种类有针、锥、刀。陶片有夹砂与泥质两种,有红、黑、灰、黄等颜色。并出现陶片,夹砂陶多饰粗、细绳纹,火候低泥质陶火候较高除绳纹外,还有划纹和弦纹。动物化石中含本地区已经灭绝的犀牛、羚羊、斑鹿、无颈鬃豪猪、褐熊、猞猁等。骨器有骨锥、骨针、蚌刀和牙饰器。墓葬均无明显墓坑,葬式主要有仰身屈肢葬和俯身屈肢葬。遗址共出土入骨化石4具,石器900多件,骨蚌器20多件,陶片10多件,动物化石一批。
在鲤鱼嘴遗址第四层中,人工加工小石片数量大增,还出土尖状器、砍砸器、大石片等砾石制品,以及由隧石打成的具有细石器风貌的小型凹刃刮削器、圆头刮削器、雕刻器和石核、石片等。此外,第四层中螺壳数量较少,烧骨较多。燧石石片较多,砾石石片极少。石制工具绝大多数为燧石打制的有细石风貌的圆头刮削器、尖状器、石核等。

研究价值

鲤鱼嘴遗址发掘现场
鲤鱼嘴遗址的发掘,获得了一批考古资料和实物标本,而两个叠压的文化堆积,在广西是首次发现。鲤鱼嘴遗址大量的螺蛳壳和少量的蚌壳堆积以及大量动物骨骼的出土,表明无论是第一期文化,还是第二期文化,人们的经济生活都以采集和狩猎为主,没有显著变化。

保护措施

2006年,鲤鱼嘴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