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九郎庙
韩城九郎庙
共 1440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0:01
历史沿革
韩城九郎庙始建年代不详,是为祭祀春秋时晋国舍子营救赵氏孤儿的贤臣而建。
元元年(1308年)、明十一年(1583年)、 明年间(1621~1627年)、清十九年(1893年),韩城九郎庙多次进行重修。
成立后,韩城九郎庙一直由韩城供销联社占用并负责保护。
建筑格局
韩城九郎庙坐北面南,总建筑面积1660平方米。此庙为一庙多神多组古建筑。庙内沿轴线南起依次为前殿、献殿(现已无存)、奕应侯大殿,轴线东侧是三圣庙,祭祀关帝、财神、火神。庙内还有一座砖砌神洞,卷棚顶,洞额名为正阳洞,祭祀的是药王。
韩城九郎庙
主要建筑
正殿
韩城九郎庙的正殿,单檐歇山顶,布筒瓦琉璃脊吻,通面阔16米五间,明间3.8米,次间3.20米,稍间2.90米,进深六椽,长度9米。屋面坡度缓和,出檐深远。殿内前后金柱两排共八柱,前四柱对第一缝 槫,后四柱正对第二缝槫。檐柱平均高度为4.50米,柱径约为柱高十分之一,侧脚、生起部都比较显著。柱身上下两端都紧杀如复盆状,柱身之下均置素面作凸圆形的础石。内柱平均高于檐柱70厘米,外檐柱头间施阑额普柏枋,普柏枋两端 均自角柱上外伸出,并垂直截割。前后金柱的柱身上也都有阑额普柏枋。外檐斗拱只有柱头铺作及转角铺作两种,无补间铺作。柱头铺作为五铺作重拱,出双下昂,内转三铺作重拱,出双抄并计心,总高1.20米。殿内梁架彻上露明造,在前后柱头铺作之上,施通檐六椽栿,其上用四椽栿平梁,蜀柱、叉手,槫缝下并用单材襻间。正殿从外观、斗拱形制、材契比例和梁架结构手法等,与明清建筑相比,都有极大的差别而符合一般元代建筑的特征。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韩城九郎庙的“九”字取自谐音,“九郎”又称“救郎”,与历史上著名的“赵氏孤儿”案有关,相沿成习又称“救郎庙”。九郎庙里便是为祭祀救出“赵氏孤儿”的忠义之士——程婴、公孙杵臼以及“孤儿”赵武而修建的庙宇,这也表达千百年来韩城人民对“可为忠义死”这种崇高精神的传颂。
古时晋国朝廷内晋灵公的宠臣设计灭杀全族三百余人,仅剩遗孤被义士救出。为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与逃走遗孤年龄相近的婴儿全部杀尽。程婴遂与老臣公孙杵臼逼不得已上演了一场“苦肉计”,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在险象环生中保全了赵氏一族唯一血脉。赵武在程婴的教导下,健康成长,后为族人除去奸佞,大仇最终得报。为了报答恩情,赵武不仅为程婴守孝三年,并且在百年之后选择与程婴、公孙杵臼埋葬在一起,现位于韩城市南卫东乡堡安村“龟鹤寨”,当地百姓称其墓为。
文物价值
韩城九郎庙的正殿,保存完好,为元代建筑遗存,是研究元代建筑的范例,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韩城九郎寺被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韩城九郎庙位于古城区金城大街北段东侧。
交通指引
韩城市人民政府距离韩城九郎庙约2.8千米,驾车约8分钟到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