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

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

共 1743字,需浏览 4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大水月观音造像)初创于宋代,早年亦名无尽庵。明代曹学佺撰《蜀中广记》引“旧志”曰:“县西十里,有古石羊驿,其地亦名石门,对江壁上镌大佛(水月观音造像),有大佛寺,故相张无尽所创,亦名无尽庵。”张无尽即北宋张商英,号无尽,《宋史》有传,崇信佛教,徽宗朝曾任丞相。“旧志”称其为“故相”,当为宋人所撰。则此寺最早在宋时已有记载。
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刊刻的《重庆府志·江津县》对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大水月观音造像)进行了记载,称:“大佛崖,在县西南一百八十里古镇,大石观音于上。”
清乾隆年间,改建为现存的大佛寺,清同治八年(1896年),又对大佛寺进行重修。称此寺“建自先朝,载诸邑志。……神工鬼斧,难稽开辟之年。
民国初年,再次对大佛寺进行修缮。

建筑特色

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坐北向南,造像依崖而凿,崖宽12米,高30米,一尊脚踏莲花观音造像,高14.8米,宽5.9米,厚5.2米,善跏趺坐,头戴头冠,胸饰缨络,身着袈沙,全身贴金绘彩,头部有一笑容可掬的罗汉,左有石瓷瓶,右有石执物,为高浮雕接近圆雕。
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

建筑特点

佛像千年无损还与脚下“圣水”有密切联系。在造像左足下有一口两尺见方的小水井,名为“甘泉井”,井内泉水常年满而不溢,从不干涸。运用了古代排水工程的原理将山崖渗水引流至此,不仅保护了佛像不受侵蚀,又有了“聚宝入盆”之用意。几乎所有来此的香客,都要“卑躬屈膝”,放下身段掬一口山泉尝尝,表达对大佛的一种尊重。

文物遗存

院前则建有寺门,寺门正面额题“大佛寺”,寺门前有十五级阶梯形踏道,再前二重石构半圆形月台。寺前月台即是寺庙的组成部分与前部基础,也兼有防护长江洪水之功能。
除了建筑与造像,寺内外还存有一批碑刻摩崖等文物,计有古像阁建筑遗迹;摩崖雕刻遗迹一处,石构神坛三处,古泉一处,碑刻摩崖文字十处等。

历史文化

传说

相传,宋神宗年间,玉帝巡游至此,发现此地民不聊生,故托梦给神宗皇帝命他派人铸水月观音像坐镇于此。像成之后,石门风平浪静,水月观音便成为过往船只的守护神。

寺院

一座寺庙,坐北向南,为三合院布局,完好,建于明代,同治维修。正殿:依崖而建,总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木石结构,七重飞檐歇山顶,翼角均施吻,中饰宝瓶,抬梁式梁架,七架椽屋四椽袱前乳袱牵后接石壁,用三柱,面阔三间17.6米,进深8米,通高9米,踏通16级,素面台基,高1.7米。厢房:木石结构,硬山式项,穿逗式梁架,六柱四穿,面阔五间17米,进深一间4米,通高4.5米。围墙:高2.5米,阶梯式踏道15级,素面台基,高3.4米。山门为重檐歇山顶,两柱之间,上有14个翼角,均施鸱吻。寺内碑刻一通,字迹风化严重。

文物价值

寺院建筑由寺门、像阁与厢房等组成,七重像阁为中心建筑,依山构建,气势磅礴。造像刻工精细,极为壮观,建筑为清代典型的高层建筑,是镶嵌在万里长江边的一颗明珠,寺佛一体,天人合一,人文胜景,是江津区特色的旅游佳景,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旅游价值。
寺佛一体、天人合一的境界,造像与寺庙高度契合。佛像乃大水月观音,依山崖凿出,神韵伟岸、华美异常;走上前细细端详,观音体态雍容,温雅娴静,微闭的嘴角上露出丝丝慈祥之意。佛像头上戴一顶宝冠,玲珑精致,宝冠中一笑容可掬的罗汉端坐其上,惟妙惟肖。袈裟在胸前敞开,佛珠历历可数,帛带轻飘,肌肤若隐若现,金轮耀眼夺目,可见其地位之尊贵。独特的坐姿更是引人津津乐道,不似其他佛像般正襟危坐,造像左脚微微翘起轻踏荷叶,左手轻放于左膝上,右手自然下垂,慵懒坐于莲花之上,神态安详,舒展大方,好像静静欣赏江面上过往的船只,雍容华贵中透露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古代的雕塑家们凭借高超的造诣赋予了作品灵魂,将浓厚的民族生活气息和人间世俗情感融入其中,实为后世人留下了璀璨的艺术瑰宝。

文物保护

2013年3月5日, 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大佛寺摩岩造像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石门社区凉亭组。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