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州故城

共 1843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04

历史沿革

北周保定二年(562年),在騘马城设置银州。隋大业二年(606年),撤销。唐贞观二年(628年),复置。唐元年(742年),改为银川郡。唐元年(758年),复为银州。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迁治永乐城,故址在米脂县西北龙镇的马湖峪,后被西夏占据,州废。
1966年10月,横山县党岔公社中学在基建中挖出唐代墓葬一座,出土物中有青石质墓志一方,每边长38厘米,镌志文二十四行每行二十四字。据志文,墓主名李公政,陇西人,系皇帝宗族,其“曾祖讳光,祖讳朝,从官银州,因置大业”,遂世居银州。公政死,于“咸通九年(868)十二月七日迁厝于州南岹山之左”。为银州城的方位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银州故城位置图
1975年11月,考古文员现场作了调查。1977年8月,对银州城进行了复查和测绘并采集和征集到一批出土文物。在李公政墓北200米,涉过党岔河,有一座形势险要的土筑古城,即银州故城。

遗址特点

地理环境
银州故城
银州故城居无定河中游和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上,东濒无定河,南临党岔河,北有焰火沟,西为北庄渠沟;而党岔河之南,焰火沟之北,北庄渠沟之西则分别为岹山、冯家山和驻马梁,银州城受群山拱卫,河沟周护,居高临下,势若建瓴,是一座不易攻克的城垒。
城址
银州故城平面图
银州故城俯视图呈螺号形,由上古城和下古城两部分组成,上古城是一个自然的小山岗,下古城则为一片河旁冲积平地。城墙夯土版筑,夯层清晰,每层厚6.8厘米、12厘米、13厘米不等;残高6~8米,厚9~10米,周长1583.3米;东墙长326.5米,北墙长约426米,外面加筑马面四座,长宽各约4米。西墙和南墙结合部为弧形,转角不明显,通长830.8米。西面和北面各残留瓮城基址一处,西面瓮城门洞用石头拱券,被泥土填塞,只露出拱形门洞上部一部分,门洞宽1.7米。东和南墙的部分段落早遭破坏,现一部分为耕田,一部分为建筑物占压,故未弄清城门所在,但从多处田埂的断面上能看到城墙基址的夯土,所以该城的轮廓是清楚和完整的。
银州故城东南部地势最低,在党岔河边,城西北角最高,居小山岗的顶端。最低处与最高处高差达70米,城内有数十户居民住宅,其余均为耕地。古城的街道布局已不得而知,仅在城内西北角一块宽敞的平地上有一个很大的瓦砾堆,是砖、板瓦、筒瓦和石条等建筑材料的堆积。砖,细绳纹,长35厘米、宽17厘米、厚5厘米。板瓦,布纹,长32厘米、宽21厘米、厚8厘米。说明这儿是一处大型建筑群遗迹。
银州故城上下古城之间有一道隔墙,建筑在草皮沟西岸高地上,残高1~2米,厚5~6米。这道隔墙把残破了的下古城划到外面去了,迹象表明,还把东北部城墙决开,引焰火沟水入草皮沟,然后流入党岔河,使上古城成为一个单独可以防卫的堡垒。

文物遗存

瓷注子
瓷注子
瓷注子,高148厘米。口和颈构成喇叭形,腹圆鼓而短,小圈足,肩部饰四道划弦纹,安一圆筒形流,与流相对的部位安曲柄。釉色洁白光亮,瓷土细腻,胎质坚致,火候较高。
瓷钵
瓷钵,高13厘米。敛口,宽斜沿,六瓣形鼓腹,小圈足。釉色黄白,胎质坚厚。
三彩瓷壶
三彩瓷壶
三彩瓷壶,高13厘米。口作圆管高筒状,腹鼓而扁,倒置喇叭形圈足;肩部安一昂首天鸡形流,与流相对的部位安曲柄,柄残。口、沿、颈、圈足及鸡首均施酱色釉,腹釉深绿如碧玉。腹部釉下画有四幅人物坐像。
瓷酒杯
瓷酒杯,高5厘米。宽沿,浅腹,圈足。口沿及腹周施褐色釉。
陶人玩具
陶人玩具,高6厘米。大头,长袄,腿较短,一臂高举,另一臂捧腹下,右腿微曲作准备起踢状。细泥质红陶,火候较高。发、眉、口、鼻及圆领均用墨加以钩画。

研究价值

银州故城的发现对研究党岔地区的历史沿革和军事防御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银州故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银州故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党岔镇北庄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银州故城,路程约63.1千米,用时约1小时30分钟。
浏览 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