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现在电销机器人好用么效果如何?

春阳

共 2729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2-02-09 17:28

从Alpha GO掀翻世界围棋冠军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已经意识到,有些行业要变天了。


电销可能是首当其冲的一个。


于是从2015年开始,大量的电销机器人雨后春笋般的来到市面上。他们加载着AI的光环,带着机器学习的风头,虎视眈眈的张望着这个千疮百孔的电销领地,此刻灰烬里却突然燃起了希望。


如果你在百度的搜索框输入电销机器人,你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同类产品。他们声称能够完美的替代人工,像真人一样进行业务交流和转化,缩减成本的同时,还能极大的增加电销的效率和产出。


抱着好奇和学习的态度,我们选取了12家百度投放比较“凶猛”的供应商,并一一注册试用,以下是我们的测评和分析结果。


在真正的测评开始之前,我们预先假设影响电销机器人效果的核心标准是:


  • 机器人听起来是真的吗?

声音的逼真程度


  • 机器人足够机灵吗?

语音的识别和反应时间


  • 机器人懂业务吗?

业务的理解和转化能力


  • 机器人会感到累吗?

机器人的通话输出能力


在实际测试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机器人的发声都和真人无异,根本无法区分。这或许是电销机器人给我们的第一个惊喜。但考虑到这是预先录制好的音频话术,因此不足为奇。


接下来就是对话环节。电销机器人在通话的过程当中,会持续不断的把我们的声音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和话术匹配之后做出回应,如果这个过程等待时间过长,那么受众的通话体验则得不到保证,业务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这个环节十分考验各家电销机器人的语音识别技术,在我们实际测试的过程当中,10家电销机器人可以做到几乎无延迟的自然交流,而另外两家则需要等待多达一到二秒,非常影响通话体验。

这个环节真正让我们感受到电销机器人技术的成熟,要知道,即便我们和Google Assistant或者Siri等消费者级别的语音助理进行互动,也无法做到如此通畅无延迟的交流对话。


但真正考验机器人水准的,还是业务能力。这是它们真正的商业价值所在。


各家电销机器人瞄准的行业非常的集中,普遍在信贷、游戏、房地产等外呼刚需的产业。在我们实际测试的过程当中,电销机器人的确可以非常娴熟的介绍各项业务的细节。替代客服问题不大,但替代销售呢?能行吗?


如果受众对于此项业务感兴趣,那么问题倒也不大。那如果受众在接到电话的第一时间就表示不需要直接挂掉呢?那么再聪明的机器人也无从发挥。所以电销机器人的核心价值还是在于筛选意向客户,而非转化无意向客户。


而让我们比较意外的是,尽管这四大指标决定电销机器人的实际业务表现,但12家对比下来,他们真正在各个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吗?并不见得。


以下是我们测试结果的表单汇总:

针对以上四大性能指标,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机器人都能做到上述几点:听起来逼真,支持打断,足够懂业务,还能转二次人工......点开百度任意一家电销机器人供应商的官网,所列出的特性,大家几乎都共同持有......所以这本质上还是一个同质化产品严重的领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实际上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电销机器人供应商都包装了同样的底层语音识别技术,这个领域真正牛掰的玩家无非就是那么几家:讯飞、阿里、百度。


讯飞和阿里、百度真正牛逼的地方在于他们输出的是能力,是真正的语音识别和自然语义处理的技术,而其他的所谓机器人厂商,输出的不过是一套“皮肤”而已。他们比拼的不是AI核心技术,而实际上是变现方式和渠道代理的推进速度。


那么真正差异化的地方在哪里呢?


首先是效果。


很多机器人商家都喜欢强调自己的机器人能打多少电话,一天1000通?2000通?5000通?这种宣传说辞真的是一点儿不负责任。1000通是怎么来的呢? 按照一个机器人一条线路1分钟接通一通电话来算,一小时就是60通,按正常上班时间9点到晚上8点计算,就是11个小时,11个小时x60也就是660通而已,但考虑到有很多号码可能是空号、关机或者5秒内直接挂掉,一天下来,800到1000通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5000通那种,要么按照24小时打满来算,要么就是所谓的一线多打,同时打3个,筛掉其中的空号、关机等等,但这种做法依然无法突破只能接听一条线路1分钟智能接听一通电话的限制,万一这3个都拨通了呢?让客户空等看起来是无比愚蠢的一个策略。


因此,我们理论上可以认为所有的电销机器人每天的有效拨打量在于600到1000通之间。超出这个数字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因为真正决定业务输出效果的,并非电话拨打数量,而是业务场景的话术匹配和完善程度。


一套优质的场景话术可以极大的提升转化效率。如果话术非常糟糕,打再多的电话,也是对于客户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尽管这届AI已经可以替代初级外呼人员,像真人一样进行生动自然的业务沟通和转化,但整体来看,电销机器人的门槛还是很低的。在测评的过程当中,我们多次了出现一些非常奇妙的幻觉,如果你抛开市面上这些机器人供应商的名字不看,你甚至会以为他们是同一个产品注册了很多的公司马甲。


其次是交付模式。


绝大多数的厂商并没有真正的技术,但是却在变现的方式上花足了心思,比如我们在实际接洽及现场上的过程当中,发现各家的收费标准极为神似,绝大多数的商家采用机器人租赁费用和服务费的组合方式。各家单个电销机器人一年的租赁价格在1万到3万之间不等,除此之外,有些厂商还会对话术的定制、拨号设备、短信分发等进行不同程度的收费。


也就是说,当你从机器人厂商A购买了一年的使用权以后,并不能直接使用,你还需要额外购买和定制话术,从供应商B购买拨号设备,从运营商C购买通信资源,最终成本多少,完全不得而知。所以对于,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来说,这里面有无数的坑可以踩。


那么有没有一键式的傻瓜式的产品服务,拿过来直接上传号码就可以用了呢?


当然有。不是所有的厂商都让人如此套路满满,我们在实际测试的过程当中也发现一些真正有内涵有诚意的公司。比如箭鱼智能这家公司,对于机器人的租赁使用和话术定制完全免费,而是采用SaaS订阅模式,针对用户的实际通话用量和实际业务效果进行收费。这是需要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有相当的信心才可以做出的决定。


箭鱼本身也不掌握语音核心技术,但它厉害的地方是在于将技术封装成一个SaaS产品,用户拿去用的时候只需要一个云端账号,用户的使用、付费完全基于此账号,要打电话了就上传一波号码,想多打一点就多充点钱。这是SaaS交付模式的最大优势,否则就需要购买和拼合多项资源和服务,使用起来非常麻烦。


当然了,尽管这些机器人仅仅是语音识别技术的场景延伸,但他们也的确反应了语音识别技术的进步和变革。此外,在业务层面,仍然要感谢这些厂商孜孜不倦地进行市场教育,让外呼产业绽放第二春。


如果对本表中的测评结果有疑义,也欢迎与我们取得联系,微信 top3663,我们可提供本次测评高清图片报告与你分享

浏览 4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