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洞遗址
落笔洞遗址
共 1589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2:06
历史沿革
落笔洞为燕山运动的产物,主要是由于受到地壳深部的物质上涌发生挤压,从而向上隆起产生张力并形成断裂,导致这里的石灰岩一部分上升,一部分下降。该洞是天然石灰岩溶洞,因洞中央有两根钟乳垂吊,形如巨笔悬空而得名。
1983年初,广东省博物馆、海南文化局与崖县文化馆的文博人员首次在落笔洞内发现了古人类活动的遗迹。
1992—1993年,由海南省博物馆、三亚市博物馆以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工作队对落笔洞遗址进行2次科学发掘。
201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三亚市博物馆在落笔洞略低处发现了仙郎洞遗址,并采集了22件石制品及部分动物骨头和零星夹砂陶片等文化遗物。
遗址格局
落笔洞遗址的堆积层序,至上而下可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为黄色砂质粘土含少量哺乳动物化石,堆积厚度2—4米;第二单元为灰色或灰黄色砂质土,包含人类化石石器以及大批动物化石,堆积厚度3—4米;第三单元为黑色土壤,包含历史时期的文化遗物,层厚随地面高度变化,最厚者不超过30厘米。
文物遗存
落笔洞遗址中的文化遗存比较丰富,可分为遗迹和遗物两部分,遗迹仅有用火的堆积和灰烬,遗物主要有石、骨、角、蚌、牙制品等。
历史文化
艺文
传说轶事
学术研究
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建立在考古学意义上的三亚落笔洞遗址发掘及对相关文化研究。如郝思德1997年1月发表在《南方文物》的《三亚落笔洞洞穴遗址文化初探》;1998年6月由南方出版社出版的《三亚落笔洞遗址》一书,详细记载了三亚落笔洞遗址的发掘过程,并对落笔洞遗址文化进行了分析和特征界定。
第二阶段为2000年至2009年。2006年1月,时任三亚市博物馆馆长黄怀兴的《三亚史迹叙考》及《摩崖石刻》,是其研究包括落笔洞文化在内的三亚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2007年10月,三亚学院成立落笔洞文化研究所,由具有考古学背景的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担任特聘所长;2009年8月,海南出版社出版了《三亚历史文化丛书》之《落笔洞》,对落笔洞文化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第三阶段为2010年以后。2010年,三亚学院批设校级重点课题《落笔洞研究》,开展对落笔洞文化的系列研究;2010年起,《三亚学院学报》开辟专栏"落笔洞研究”,发表系列有关落笔洞文化研究的论文,如《落笔洞摩崖题刻探赜》《论扩展落笔洞文化研究的范围》《落笔峰下的文脉——从落笔洞诗壁到三亚学院》《奇甸文明的发现之旅:落笔洞研究探微》等;2011年12月,阎根齐、刘冬梅著的《海南社会发展史研究》有专章"落笔洞人"社会对落笔洞文化进行阐述。
文物价值
落笔洞遗址是海南岛唯一经科学发掘、发现有人骨化石且有可靠测年数据的洞穴遗址,代表了中国南端最早的且比较可靠的人类活动证据,其出土的文化遗存表明史前“三亚人”是海南最早的现代人,该遗址是海南岛最早进行科学发掘且有精确测年数据的洞穴遗址,是中国海南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文明遗址,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旧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处遗址,不仅具有极高的地质地理与生态研究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考古价值。
文物保护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