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沟岩画

大黑沟岩画

共 1058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53

历史沿革

2016年,酒泉市肃北县文物工作人员再次在大黑沟岩画点以北约2千米处发现大量岩画。根据所刻制的方法、内容及自然风蚀等情况分析,和首次发现的大黑沟岩画属同一年代,时代为战国至汉代。

遗址特点

大黑沟岩画局部照
大黑沟岩画绵延3.5千米,分布零乱,位置高低不一,最高处距地面100多米,最低处只有两三米。处于内陆荒漠草原气候,经长期风力侵蚀与堆积作用,山体表皮风化脱落,露出山体岩石内部,最外层有明显颗粒感。岩画的完整性受到影响。岩画基本为点凿刻而成,凿刻的麻点直径小而且浅,由麻点构成线条或是面,形成线条轮廓式或剪影式,以及小部分单线条式,有几幅岩画可能稍加以划刻或磨刻。岩画图像几乎都发灰白色,与灰黄色或灰色的岩体产生了颜色反差。
大黑沟岩画内容以动物为主,多表现羊、狗、牦牛和鹿等,也有发现大象和类似于鸟禽类动物的图像。岩画中也出现了一批人物形象,人物岩画不具有群体性,人物形象有单人和动物组合、狩猎场景和独立出现三种形式。单人和动物组合出现的画面中,人周围有动物伴生,可以看出人处于主体地位。狩猎画面中的猎者通常是与动物呈两边式构图,即动物在前,人在后射杀。狩猎者通常是衣着束腰裙,戴尖顶帽,穿长靴,手持武器狩猎。独立出现的人形比较简单,有以粗线条直接表现形态,也有剪影造型的武士。

文物遗存

大黑沟岩画共有34组,图案有190多幅,画面多采用凹刻和凸刻形式,大部分刻画在避风向阳的山坳陡峭的花岗岩和石灰岩上,大部分内容为射猎、放牧、练武、乘马作战等场面。图案动物有梅花鹿、大角羊、野牛、野骆驼、象、虎等动物。在岩刻画的旁边又有晚于岩刻画的隋朝“开皇”年号和一些人名题记。
大黑沟岩画

文物价值

大黑沟岩画是这一地区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是了解河西走廊西段古代游牧民族历史的重要形象资料,它与内蒙、宁夏等地的其他岩画组成了中国北方岩画圈,是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生活的珍贵资料。

保护措施

1993年3月,大黑沟岩画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3日,大黑沟岩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