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什瓦黑岩画
博什瓦黑岩画
共 1537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46
历史沿革
1981年4月,发现博什瓦黑岩画。
1982年4月,凉山州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等专家前来鉴定,证明岩画为南诏、大理时期的佛教遗迹。
2004年,凉山州人民政府拨款30万元在该石刻区以北修筑1600米(铁丝和砖石结构)的保护围墙,拨款220万元,完成了从307省道线到博什瓦黑的7公里油路修筑工程。
文物特点
综述
龟像图
博什瓦黑,彝语意为岩石上的龙蛇。博什瓦黑岩画位于碗厂乡南面的大石头村博什瓦黑阳坡,距西昌市区约40千米,距昭觉县城约60千米。岩画是大型的密宗摩崖造像,在方圆44余亩的岩画保护区里,有十六块天然巨石上刻画着约440平方米的岩画,同时出现了不同民族的形象。博什瓦黑岩画,分为南、北、西三个画像区,画像内容具有强烈的地方文化特色,其中有赤足裸体菩萨画像、左协而卧的卧佛画像、一些奇态怪兽像以及南诏国王出行图等。
技法特点
博什瓦黑岩画
客观写实的雕刻语言是“博什瓦黑”岩画的一大特点。磨刻和凿刻两种技法均有运用,表现人物动物的技法技巧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刻线技法上融毕摩画“线描”技法和国画“白描”技法相结合,兼收并蓄、自成一体,用锋利的刻画工具,铁器创造了具有毕摩画特质的线描效果,线条简约而古朴,达到一种“神秘的写实主义”效果。
题材
毕摩作法图
博什瓦黑岩画题材上用典型的彝题材《支格阿龙》《龙图》《南诏王出巡图》《毕摩作法图》等。博什瓦黑岩画大多与宗教题材有关。《毕摩作法图》中以写实的手法刻化了一位留着卷发辫子,戴着大玛瑙耳环,盘腿而坐,手持神扇(毕摩祭司的法器),面容祥和的大毕摩正在做法术的场面。博什瓦黑岩画群是彝汉文化水乳交融的结晶。
文物遗存
南区遗存
博什瓦黑岩画
南区,位于博什瓦黑山坡中下部,近邻博什瓦黑河的北岸,是整个岩画的主区;共有8块雕刻的巨石,其中有一块刻石最大,是南区的中心;有《卧佛图》,有人又说它是古彝人的《超度送灵仪式图》。在这块巨石上较平整的上方凿刻了一卧佛,卧佛头枕着左臂,静静地入定躺着是画面的主体,下有一群坐着的人们,有大小比例不等的僧人或菩萨,或普通的人们在拜佛或祈祷,卧佛左上方刻有一小人,当地人说雕刻的是彝人传世英雄支格阿龙,这块大石头上的岩画,已年代久远,严重风化,看得不是清晰了。另外一块石头上刻画的是人们常说的佛教里《四大金刚》,“四大金刚”用写实的手法刻画了威武雄壮手持弓箭武器的四位武士。这一区内其它几块石头上还雕有龙、龟、麒麟等图腾,释迦、观音、明王、毕摩造像等。
西区遗存
西区,位于南区的西部,共有五块刻石,最南边一块刻石有一尊男性像,该刻石右侧约100米有四块刻石。
北区遗存
北区,位于山顶,有三块刻石,其中两块靠西,岩画小,刻线技法粗犷,刻的是小型人物。其东南边的悬岩有一横长形岩石,在岩石南面较光滑处刻有一幅六人骑马的出行图,称为《南诏王出巡图》。此幅岩画是该岩画群中精彩作品之一 。
文物价值
博什瓦黑岩画对研究凉山古代民族历史文化、佛教的传播,以及古代民族关系,提供了新的史料。对地方史、民族史、宗教史和艺术史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保护措施
遗址碑
2006年5月,博什瓦黑岩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博什瓦黑石刻岩画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碗厂乡南面的大石头村博什瓦黑阳坡。
交通信息
自驾: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博什瓦黑石刻岩画,路程约72千米,用时约1小时36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