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書寫的人 : 普魯斯特與文學
嘗一小口馬德蓮,因「這個曾存在過一次」而享有完整生命的一瞬。
小說裡的普魯斯特時刻,讓我們愈洞徹時間是什麼,
就愈洞徹創作是什麼,也愈洞徹事物的本質是什麼。
時間就是作品所創造之物,做作品就是做時間,也就是做時間的觀念。
成為書寫的人,意謂成為做時間的人。
《追憶似水年華》是理解當代思想不可或缺的文學經典,普魯斯特以飽含詩意的巨量文字述說著遲遲無法寫作的故事。主角馬塞爾繾綣於社交與愛情的糾葛,優柔於自己的創作志業;當綿延二千餘頁的小說走到盡頭,懸命以待的作品卻仍未真正現身,燦然懸浮於終卷之後的空白不可見之處。作品臨陣,只是永遠缺席。
楊凱麟在《成為書寫的人:普魯斯特與文學時間》中,縝密地探索普魯斯特對於愛情、繪畫、音樂、戲劇的深刻思考與想像,試圖回應《追憶似水年華》所留下的一個嚴苛又燒腦的問題:何謂當代文學?
創作不應是生命經驗的再現,而必須奠...
嘗一小口馬德蓮,因「這個曾存在過一次」而享有完整生命的一瞬。
小說裡的普魯斯特時刻,讓我們愈洞徹時間是什麼,
就愈洞徹創作是什麼,也愈洞徹事物的本質是什麼。
時間就是作品所創造之物,做作品就是做時間,也就是做時間的觀念。
成為書寫的人,意謂成為做時間的人。
《追憶似水年華》是理解當代思想不可或缺的文學經典,普魯斯特以飽含詩意的巨量文字述說著遲遲無法寫作的故事。主角馬塞爾繾綣於社交與愛情的糾葛,優柔於自己的創作志業;當綿延二千餘頁的小說走到盡頭,懸命以待的作品卻仍未真正現身,燦然懸浮於終卷之後的空白不可見之處。作品臨陣,只是永遠缺席。
楊凱麟在《成為書寫的人:普魯斯特與文學時間》中,縝密地探索普魯斯特對於愛情、繪畫、音樂、戲劇的深刻思考與想像,試圖回應《追憶似水年華》所留下的一個嚴苛又燒腦的問題:何謂當代文學?
創作不應是生命經驗的再現,而必須奠基於觀念的創造。《追憶似水年華》在文學史上的重量級分量,在於普魯斯特使書寫成為一種基進革新的行動,而其神祕內核便是觀念,特別是時間觀念。做作品,必須先創造差異的時間,而差異的時間則差異化時間中的一切,這是小說所操作的時間增維。成為書寫的人,意味著成為做時間的人。《追憶似水年華》最後終於觸及做作品的契機,關於書寫,再無疑慮。
名家推薦
朱嘉漢(作家)
胡淑雯(作家)
陳雪(作家)
童偉格(作家)
黃崇凱(作家)
駱以軍(作家)
——書寫的人齊聲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楊凱麟
巴黎第八大學哲學場域與轉型研究所博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研究當代法國哲學、美學與文學,曾獲《中央日報》海外小說獎。小說創作實驗「字母會A-Z」策劃人。著有《書寫與影像:法國思想,在地實踐》、《分裂分析福柯》、《分裂分析德勒茲》、《祖父的六抽小櫃》、《發光的房間》、《虛構集:哲學工作筆記》,譯有《德勒茲論傅柯》、《消失的美學》、《德勒茲─存有的喧囂》、《傅柯考》(合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