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厂废掉的年轻人
作者| Mr.K 编辑| Emma
来源| 技术领导力(ID:jishulingdaoli)
朋友M总的公司招人,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是有大厂经验的“毕业生”,另一个曾在某腰部企业工作过的团队主管。M总有点拿不准,问K哥的意见。对比两人的简历后,K哥说出了自己的建议:选择后者。并给出了两点原因:
第一,M总的公司是创业型公司,目前形势不像前几年,处在大量资金涌入的泡沫期,需要一些拥有大厂光环的员工来装点门面。现在是充满变数、争取活下来的困难时期,务实、稳定、追求性价比才是当务之急。
第二,习惯了模块化业务、做惯了大厂螺丝钉的人,到创业公司除了性价比问题外,还极易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非大厂出来的人,则相对更踏实皮实,更易融入新环境,也更有关键时刻充当多面手、救火队员的能力。而这些,正是M总公司目前所需要的。
M总最终选择了2号候选人,倒不是K哥的建议有多重要,而是他本来也是这么想的,尤其是对大厂员工“螺丝钉”化的担忧,和K哥不谋而合。
声明一下,K哥的建议是结合两位候选人的具体工作履历给出的,绝没有给大厂人贴标签的意思。但实话实话,大厂盛产“优秀螺丝钉”的说法,相信IT圈的人都听过。在大厂,牛逼是团队的牛逼,狭隘是自己的狭隘。这并非大厂人之过,属实是大厂分工的无奈。
01
为什么大厂培养优秀的螺丝钉?
为什么大厂会有“螺丝钉诅咒”?200多年前,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里给出了答案。
在这本现代经济学奠基之作中,亚当·斯密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
一个工人无论如何努力,一天也生产不了20枚扣针,但有了分工之后,经过前后18道工序,每人每天平均可以生产48000枚扣针。巨大的数据差异,赤裸裸地说明一个问题:分工有助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越高,打工人的工作效率就越高。即使工作场景从机器轰鸣的制衣厂车间,切换到大厂摩天大楼里的格子间,这条经济学基本原则,依然跨时空适配,颠簸不破。
事实上,当今社会的任何一家企业,都在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环境,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专业化分工。而一些大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凭借一般企业不具备的资源和优势,把一项项工作切割的更彻底,细分到不能再细分。每人各管一摊,日复一日地始终坚守着自己分摊的某一块领域。
这样的分工对企业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不仅提高了企业效率、还降低了对员工的依赖。因为它们手上有足够多的同质化螺丝钉,哪里缺了,立马就能换一颗补位。不光不怕螺丝钉们跳槽,还可以在环境不景气的时候,轻轻松松拔掉一些可以优化、精简的螺丝钉,了不起再把其他的螺丝钉重新组合分配一下,反正那些螺丝钉各方面都足够优秀,完全不影响业务运转。总之,公司牢牢掌握主动权,我为扳手,你为螺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02
警惕:大厂正在废掉年轻人
员工和大厂,一个踏踏实实干活,高高兴兴领薪;一个提高效率,保持着公司的稳定性和主动性,听上去谁都没错。但没错不代表没有伤害,尤其对相对弱势的员工来说,要警惕风平浪静、风风火火的工作下,潜藏着的被大厂慢慢废掉的危机。
当一个原本普通的螺丝钉,通过不断重复、大量工作的洗礼打磨,慢慢成为一颗优秀的螺丝钉,通过层层竞争、筛选,也许会获得加薪晋升,但再发光的螺丝钉,始终也逃不过“彼得原理”的约束。如何面对管理学中的这个魔咒,值得大厂人思考。
彼得原理,是说在组织或企业的等级制度中,人会因其某种特质或特殊技能,让他被擢升到不能胜任的高阶职位,最终变成组织的冗员或负资产。是的,谁都会面临这一天,但过于专精、过于螺丝钉的人,其后的选择会更加被动。
K哥认识一位朋友,在某大厂地图相关业务板块,负责UI方面的工作,经常听他感慨,自己成了一颗被焊死的螺丝钉,对自己一年的经验重复N年,感到惶恐不安。中间他也得到过职级的晋升,但后来他还是被优化了。他经历了近3年的求职历程,要么因之前的工作经验太局限没拿到offer;要么入职新公司后,被发现其拓展能力太有限,再次被裁。直到现在还没稳定下来。用他的话说,是太过狭窄的工作经验限制了它,而他的专精点可迁移性太差,原业务以外的能力又不具备足够的优势和竞争力,以至于让自己的再就业之路充满坎坷。
没人会否定能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大厂的人,都是优秀人才,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不少优秀的人才,在大厂“流水线”般的分工和局限下,慢慢适应了企业的“圈养”,难以突破舒适圈,在业务和思维上越来越固化,成了专门适配大厂的“定制化人才”。就像一颗螺丝钉,材质再好,做工再细,但它的尺寸和形状被定型了,只能用在某一个地方,挪到别处去,就很可能没有价值了。
听一位身在大厂的朋友说过一句调侃的话,看似光鲜的大厂人,其实就是新时代的厂哥、厂妹。所不同的是,过去的流水线工人拧的是螺丝、做的是工件。而大厂的流水线打工人,敲的是键盘、做的是方案。
诺基亚手机业务被微软收购之际,其CEO约玛·奥利拉在记者会上真诚又无奈地表示,我们什么也没做错,我们就是失败了。一如大厂的打工人,他们什么也没错,但还是要留神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被大厂焊死的螺丝钉。
03
如何不被大厂废掉?
大厂的组织形式,容易把人变成螺丝钉,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一定会变成螺丝钉。我们要有认知、有能力、有选择,让自己不成为大厂某个工位上被焊死的螺丝钉。1、不是不进大厂,是拼命薅大厂羊毛
说了那么多,很多人可能会觉得K哥不鼓励大家进大厂,恰恰相反,但凡有一点可能,K哥都建议大家去大厂闯闯。大厂有其他中小厂难以比拟的优势。它们能够为员工提供更高的起点,更完善、丰富的业务培训,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业内最顶尖的项目,可以拓展打工人的视野和见识,也可以让你累积足以受益终身的各种资源。
关键问题在于,进入大厂,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些优势,狂薅大厂羊毛,在我为大厂所用的同时,也要让大厂为我所用。
几年前,一位哈佛高材生写了一篇网络爆文《除了头等舱和高年薪,高盛投资银行还给了我什么?》,作者分享了他在高盛期间如何紧张忙碌,又如何积极参与一些顶级项目、完成一些高质量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得出的结论是,在高盛辛苦的两年,让他的职场收获受益终身。
投行也好,大厂也罢,对打工人来说,想要摆脱“用后即抛”的螺丝钉命运,就需要我们带着目标和思考,主动利用平台资源,帮助自己全方位成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参与新项目,锤炼新技能,积极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不要怕忙碌,就怕忙的没有质量。不要怕辛苦,只怕辛苦的没价值。思路对了,方法对了,薅足大厂羊毛,也许能让你受益终身。2、避免被“体制化”
打工人如果不想被“定制化”,就要让自己具备可塑性,而不是被“体制化”,不管思维上,还是行为上,都应如此。
美国自然科学家、作家杜利奥曾指出:没有什么比失去热忱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精神状态不佳,一切都将处于不佳状态。这个说法被称为杜利奥定理。优秀的打工人,首先要能打破杜利奥定理,面对工作时,树立积极主动的心态,而不是被日复一日的流水线工作消磨意志。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公司一架客机起飞后不久出现故障,拥有42年经验的机长萨利马上让副机长查看《双引擎不工作的应急手册》,副机长危机之下按照手册指引操作,萨利马机长再根据丰富的经验,及时妥当地处理,最终完成了惊险的哈德逊河水上迫降,机上155人全部获救。该事件被称为“哈德逊河奇迹”,还被改编成电影《萨利机长》。
由此可见,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经验价值极大,甚至是可以救命的。虽然打工人不一定会遭遇“哈德逊河”保命时刻,但良好的工作状态,却永远是打工人保住饭碗的“关键时刻”。
乌尔里希·伯泽尔在《有效学习》一书中说过,未来的人才需具备两种能力:
1. 解决“非结构化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能够解决那些还没有答案的问题。
2. 洞察信息的能力,就是能够根据现有信息,发现别人看不到的内在联系,提出新的见解。
而这两点恰恰是大厂打工人,在“流水线”工作中需要锻造的能力,这也是打破僵化思维、定制化思维,突破体制化的最佳表现。培养这两种能力并非易事,但容易的事也容易“死”。当面对公司裁员优化,你凭着练就的“反体制化”能力笑到最后时,你就会觉得,你经历的所有“难”,都很值得。3、要有“揪头发思维”
阿里培养中层有著名的“三板斧”:揪头发、照镜子、闻味道。而排在首位的第一板斧“揪头发”,就是锻炼一个管理者的眼界和高度,不能永远本位主义,让屁股觉得脑袋,那样你的屁股估计很难有机会“挪窝”(迁升)。
避免成为螺丝钉,就要有这种“揪头发”的意识,要积极培养自己向上思考、全面思考和系统思考的能力,不能只盯着自己的那个“螺丝孔”,永远走不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要善于跳出眼前的场景,建立高维度的认知,从更大的范围、更长的时间,甚至抽离自己的专业,来考虑组织中的问题,审视自己的岗位、部门甚至整个公司。
从前的职场,一度流行特长突出的T型人才,但现在的职场越来越需要π型人才,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为啥会有这样的趋势,关键原因就是,如果一个人只掌握一种技能,那就很容易被定位为螺丝钉,就算有其他机会,你大概也很难把握住,能力不允许啊!
K哥建议,如果条件允许,你最好能变成M型人才,用更多的“腿”走路,多向发展,掌握可迁移能力,看谁还能把你焊死。4、遵守规则,超越规则
说了这么多,K哥要为“螺丝钉”正名一下,放在更宏大的叙事背景下,我们谁不是一颗螺丝钉呢?做螺丝钉也没什么,但最好能做一个与众不同、拥有独特价值的螺丝钉。
日本有位叫村嶋孟的老人,50年如一日,一辈子只做一碗饭,被称为米饭之神、煮饭仙人。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称呼,就在于他在貌似人人都能掌握的煮饭流程中,增加了自己独有的技巧和创新,让平平无奇的大米饭,吃出另外一种别的米饭所不具备的口感。
想拥有这种遵守规则,又超越规则的能力,需要有超人的耐力、韧性和洞察力。能做到这些,你即使身在流水线,也必然不是一颗普通的螺丝钉,而是经久耐用,别人离不开也舍不得抛弃的金螺丝钉。5、布局“第二曲线”
美国作家琳达·格拉顿、安德鲁·斯科特合著的《百岁人生》一书中指出:在寿命和工作时间不断延长的时代,我们已不可能一辈子只在一家公司工作,接受多阶段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必然。不断地失业、择业、换工作、换跑道,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稀松平常的现象,也是大多数打工人无法回避的“劫难”。
K哥给出的“渡劫”法宝,就是提前布局自己的“第二曲线”,为自己的职业、事业找到新的发力点。这个话题K哥不知道说过多少次了,希望条件允许的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起来,行动起来。K哥从IT高管,到现在的自媒体达人,都是拜我早早布局的“第二曲线”所赐。大胆试试吧,没准你也行。
今天的职场越来越务实,也越来越灵活,无论是大厂光环,还是小企业头衔,都不会再是金字招牌,能确保自己被市场认可和接受。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人在职场,实实在在工作,认认真真思考,让自己不断向上生长,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是一颗更好的螺丝钉,能够对人对事有用,对过去和未来无愧,就够了。
往 期 推 荐
4、为什么国外JetBrains做 IDE 就可以养活自己,国内不行?区别在哪?
5、相比高人气的Rust、Go,为何 Java、C 在工具层面进展缓慢?
点 分 享
点 收 藏
点 点 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