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宅与祠
共 2235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5-24 10:41
历史沿革
林文忠公祠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福州大洪水,林则徐故居房屋大部分倒塌,后由居民葺盖,现仅存主座二进木构架及东侧揖斗楼。
1961年,福州市政府确定依托林文忠公祠,成立“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筹备委员会”。
1982年,林文忠公祠完成前半部修复工程,被辟为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
1983年1月1日,林文忠公祠正式对外开放。
1985年,林文忠公祠修复后半部分。
1997年2月,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扩建林则徐纪念馆,修复林则徐故居、出生地。
2005年8月,林则徐故居第一期修复工程“七十二峰楼”修复竣工。
2015年8月29日,林则徐文献馆揭牌暨林则徐故居二期修缮工程启动。
建筑格局
林则徐宅与祠包含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林则徐故居和林文忠公祠。林则徐出生地位于鼓楼区中山路。原建筑坐落于左营司9号,占地476平方米。林则徐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藻北路,占地2500平方米。林则徐祠堂位于鼓楼区澳门路,占地3000平方米。
主要建筑
林则徐出生地
林则徐出生地
林则徐出生地位于中山路19号,原建筑坐落于左营司9号,占地476平方米。由两座并排木构建筑组成,西为林家支祠,东为罗氏试馆。
林家支祠门框上嵌有“林家支祠”的石刻匾额。厅中设有一尊林则徐塑像,两侧厢房展陈了“林则徐青少年生平”。
罗氏试馆则是其父林宾日教书的地方,林则徐幼时便随父就读于此。这座建筑也是青砖门墙,中间矩形石框门,上嵌青石刻“罗氏试馆”门额,前厅内摆童学课桌椅,还原林宾日携子在塾教读的情景。
林则徐故居
林文忠公祠
文物遗存
林则徐宅与祠之林则徐故居二期修缮工程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三期遗迹:宋代遗迹,发现四节红色陶水管,残长1.4米,管上都有一小孔;清代遗迹地层出土了较多的明清时期青花瓷片、少量铜钱等,在故居西侧围墙上还卸下一批明清时期的灰墙砖;现代遗迹发现了红陶水管套接,每节长51厘米,直径22厘米。
保护措施
1961年,林文忠公祠被福州市人民政府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底,林则徐纪念馆正式列入“三坊七巷”保护区范围内。
2013年5月3日,林则徐宅与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林则徐宅与祠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19号、文北路、澳门路16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