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古城墙
共 1512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21
历史沿革
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朝廷号召全国各县建城,建城史从此拉开了序幕,故襄阳县在当时便有了初具雏形的城墙。
东晋太元三年间(376年),筑城之记,见于《朱序传》,襄阳城在城内西北隅建有新城,也就是现在襄阳人通称的夫人城。
明万历四年(1576年),知府万振孙为六门首提别称:东门“阳春”、南门“文昌”、西门“西成”、小北门“临汉”、大北门“拱宸”、东长门“震华”。
1973年,原昭明台及城楼毁于战火,现仿古建筑为在原址所重建。
1982年,在襄阳古城台上建亭重塑韩夫人像。
城墙
1993年,在襄阳古城墙原址城台上重建仲宣楼,为两层重檐歇山顶阁楼仿古建筑。
建筑格局
古城墙
襄阳古城墙始建于汉,自唐至清多次修整,略呈方形,周长7331米,城墙最高处10.84米,厚11~14米。城墙整体构造包括梯形截面的墙体和拱形结构的城门,除城台外,大部分为素土夯筑,单面贴砌城砖形式。墙体为双层砖砌体,内层为破碎城砖堆砌,外层为贴砌城砖,层间无接榫咬合;内部为素土夯筑墙芯,多处缺失。墙高5~7米,城墙顶面平均宽度4.5米,底面平均宽度7米。襄阳古城墙四面建有六座城门,每座城门设有瓮城或子城,城四隅设有角台,明万历四年(1576年),知府万振孙为六门首提别称:东门“阳春”、南门“文昌”、西门“西成”、小北门“临汉”、大北门“拱宸”、东长门“震华”。由于历代兵燹,城门与城楼屡毁屡建,现除城墙外,尚存东长门瓮城、大北门瓮城、小北门城楼、夫人城城台、城东南角角台和重建的仲宣楼。襄阳古城墙沿线分设敌台和烽火台,城垣上设置垛堞4000多个。城周有护城河环绕,最宽处达250米,平均宽度180米。
主要建筑
仲宣楼
襄阳城墙东南角有一座角楼名为“仲宣楼”,与“黄鹤楼”“晴川阁”“岳阳楼”并称为“楚天四大名楼”。现存的仲宣楼为后世重建,高17米,双层重檐歇山顶。
护城河
仰视
护城河作为城墙的屏障,是古代城市防御系统的重要一环。襄阳护城河是一个依托岘山、襄水构建的自流系统,经城东北的响水洞连通汉江。早在宋代,护城河东、西、南三面的平均宽度就已超过180米,最宽处可达250米。
夫人城
襄阳城墙的西北隅矗立着一座“城外城”,周长70余米,高11米,厚18米,内以土夯筑,外砌大城砖,平面呈方形,稍向外突出,东与襄阳城墙相连,城墙上“夫人城”三个大字。现今夫人城城墙北面有一方清道光年间重修夫人城的石碑,上书:“襄郡益民胜迹,夫人城为最。兹当多事之秋,忽圮数丈。予任修者,一重城池一夫人,旧迹免湮没云。”
昭明台
旧图
襄阳城墙南北主城门中轴线的正中部位建有“昭明台”,与古城墙一起构成了襄阳城内的重要防御体系。史载“楼在郡治中央,高三层,面南,翼以钟鼓,为方城胜迹”。昭明台初为“文选楼”,唐代改称“山南东道楼”,明代更名“钟鼓楼”,清嘉靖时称“镇南楼”,顺治重建后定名“昭明台”。抗日战争时期襄阳沦陷,楼毁台存,之后因久雨塌陷。如今重修的昭明台为高台基、重檐歇山顶式三层阁楼,外用青砖黑瓦,整体高达34米。
保护措施
夜景
2001年6月25日,襄阳古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襄阳古城墙位于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北街128号。
交通路线
北京市——京港澳高速——许广高速——兰南高速——襄阳古城墙
上海市——沪武高速——沪蓉高速——福银高速——襄阳古城墙
郑州市——郑栾高速——兰南高速——二广高速——襄阳古城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