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

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

共 1215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2:04

历史沿革

崇文塔始建于元代,原名白塔,明代重修,改名为崇文塔。清嘉靖四年(1799年),因暴雨倾圮被毁,清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也称“白马寺”塔。
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
玉皇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明永历元年(1647年),因张献忠起义军属部攻破建水城池而被焚毁。明永历八年(1654年),重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正殿。

建筑格局

玉皇阁
玉皇阁
玉皇阁为道教建筑,因中殿供奉玉皇大帝塑像而得名。现存建筑为三进院建筑。
玉皇阁坐西朝东,布局原为二进三殿的四合院式,依中轴线依次排列着前殿(山门)牌坊、中殿(凌宵殿)、后殿等建筑。后来,白马寺(又称观音寺)并入其间,玉皇阁遂成佛道两教寺阁。建筑布局也随之扩大为三进四殿,形成规制宏敞、主次有序、前后有别、稳重大方的格局,总占地面积约4600平方米。
中殿较宏大,为重檐歇山顶,五开间加回廊建筑,面宽17.4米,进深16米,为建水古建筑中唯一的“移柱法”抬梁式木构架建筑。殿内直径55厘米的36根大柱沿四周排列成双行,中间四根移位半间的柱子承托五架梁加大加宽了内部空间。外檐四周又立有20根檐柱,形成2.5米的回廊,出檐有2.5米,檐角飞展。
崇文塔
崇文塔位于玉皇阁后院内,呈四方形,塔高20余米,是一座17层密檐式方形实心砖塔,保存完好。从塔基向上收拢,塔基为石头砌筑,有三层,从第四层起开始用砖砌筑。塔身上部14檐以下的四面各开小佛龛一个,其内里各置佛像一尊。最高的塔顶一层有风铃。

文物遗存

崇文塔塔基北面镶嵌着一块碑,上面有草书,是清代云南书法家书写的《宁边楼碑记》(宁边楼原位于的建水古城北门永祯门内,又叫靖边楼)。

文物价值

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是记录和反映建水宗教历史发展进程中佛、道两教相互融合,塔院相处的重要史证,是云南古建筑和宗教发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7日,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桂林街中段。

交通信息

自驾: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路程约3.1千米,用时约15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