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寺大殿

天青寺大殿

共 1111字,需浏览 3分钟

 · -0001-11-30

历史沿革

天青寺大殿建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
1997~2002年之间,进行了抢险维修。
2003年,对大殿进行了落架维修。
2004~2009年之间,筹资300余万元,治理了天青寺大殿周围环境,拆迁了大殿前粮站建筑,恢复修建了东、西禅房,东、西配殿,山门和钟,鼓楼。

建筑格局

天青寺大殿
天青寺大殿建始建于明代天顺三年,原建筑规模较大,有山门、天王殿、水陆殿、大雄宝殿、阎王殿等,均建在南北中轴线上,山门两侧分别为钟楼、鼓楼,占地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由于种种原因,现存大雄宝殿一座。天青寺大殿为寺内主体建筑,高约11米,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约315平方米。单檐歇山布瓦顶绿琉璃剪边。檐下施七踩三下昂斗拱,昂头呈如意式,耍头后尾通过吊柱挑于下金檩下。梁架结构用双层大额枋,额上托五架梁,前后出双步廊,檩、梁、穿构件布置也不拘常规,繁复有序,俗称“乱梁殿”。柱全为石质,截面为小八角形,柱下分别为圆形、方形、八角形须弥座式柱础。金柱采用移柱和减柱的做法。该殿共用柱23根,全部为抹角青石方柱。后排金柱多镌有施主名讳及大明天顺三年款。南墙西次间檐柱上端阴刻一佛龛,龛内阴刻铭文,为竖写楷书两行“和村里西庄村施主易智同室李氏男易女”17个字。南墙明间、两次间和北墙明间装修板门,其余各间均为1.1米厚的青砖实墙。大殿顶部瓦垄61行,琉璃瓦剪边,绿色琉璃花脊龙凤图案。

文物遗存

天青寺大殿东侧存明、清重修碑5通。木雕、石雕等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文物价值

天青寺大殿是武安市及河北省南部考古已发现保存最早、最完整、最具特色的木结构建筑,其梁架结构形式在明代建筑中较罕见,是研究明代建筑的较好实例。

保护措施

天青寺大殿遗址碑
2013年5月,天青寺大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天青寺大殿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崔炉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天青寺大殿,路程约23.5千米,用时约38分钟。
浏览 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