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关于创业的4点感悟

共 4508字,需浏览 10分钟

 ·

2022-04-24 13:11

2012年,张一鸣创办今日头条,凭借“机器算法”这一颠覆性的模式,在BAT三大巨头牢不可破的互联网江湖里,硬是杀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当然,此前他历经四五次创业,有成功也有失败。那么,作为一个创业老兵,关于创业,他有着什么样的感悟?

 

以下内容根据张一鸣公开演讲整理。


1

成就感,是我创业的根本原因


我好像自从大学毕业之后,就没有消停过,一直在折腾、一直在创业,很多人都对我的创业史很感兴趣,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我从南开毕业之后,先是和同校师兄共同创业,开发面向企业的IAM协同办公系统;之后,我先后参与和创建酷讯、饭否和九九房,在2012年年初的时候,我创建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其实,我并非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创业,2008年,我曾入职微软。在很多人眼里,微软是一个很不错的公司,也是很多年轻人梦寐以求想进去的公司。

 

所以,我选择离开就更难让人理解了,他们会猜测是不是在微软有一些东西束缚了我,或者说是我在微软有过不愉快的工作经历?

 

实际上,我在微软并没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大家真的是想多了。我只能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对公司的期望值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无论多么好的公司都会有人选择留下来,有人选择离开,我觉得这是正常的。至于我为什么离开微软,可以简单得用两个字概括一一无聊。

 

我在微软工作期间,基本上是半天看书,半天工作,并没有很多具有挑战的事情去做。很多时候都是比较清闲的,而这种工作状态却不是我想要的。

 

有很多想做的事我并不能去做,因为我不能在工作的时间做大量自己的事情,而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感到很无聊,做事没有挑战性,没有激情。

 

不过,幸好有那段比较清闲的时间,我才有机会看了很多书,像稻盛和夫的《活法》、《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还有《The Five Dysfunctions of a Team》等等,前两本书对我影响很大。

 

大学时,我学的是软件工程,我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宅男,但又是一个不安分的技术宅男,我喜欢有挑战的事情。 


很多人选择创业是为了钱,我历经了四五次的创业,所以,不少人认为我创业自然也是为了钱,其实真的不是这样。

 

可能别人创业更多的考虑是为了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或者是找到一个赚钱的机会,如果我也是从这个角度考虑,为了达到赚钱的目的来创业,那么,我肯定不会选择这么有难度的创业项目,或者说是做商业变现慢的事情,选择短、平、快的项目岂不是更好?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与其他人是不同的,选择一个项目的出发点,主要看这个项目有没有机会做有挑战的事,以及这个生意是不是有挑战性,以及它能不能给很多人提供价值和便利,而不是用赚钱来衡量。

 

我先后经历过五次创业,有人说,我屡次创业是因为每一次创业我都以失败而告终,这并不准确,在这几次创业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比如九九房就做得比较成功。

 


之所以会退出九九房,是因为在九九房进入商业化以后,我觉得一个从运营出身的、对商业敏感的人会比我更擅长这类商业运作,所以我找到了一个资深的管理人,接替了我的工作。

 

所以成功与否并不是我屡次选择创业的根本原因,而成就感才是,我希望每一次的成就感都要比前一次创业的成就感更大才好。

 

在参与酷讯创业时,可能一天有几十万人搜索某一个特定东西的需求;在做海内饭否的时候,我体验到了社交产品的力量,它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分享带来了便利;做今日头条时,一个月改变几千万人、每天改变一两千万入的信息获取效力。

 

随着产品被更多人使用,每次使用的频率更高、更长,我的成就感就会不断地加强。而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期望值也在提高,以前可能有几万人使用,我就很高兴了,但现在肯定希望更多的人去使用。


2

创业与做生意的区别


我们经常说创业,而“创业”这个词是最近十年才比较流行的。之前也有一个类似的,叫“做生意”。做生意和创业有什么不同?

 

在我看来,80年代、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在做生意,当时做生意的要素是信息灵通、胆子大,本质上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赚钱,并不是创造新的模式或者新的技术,或者推出全新不同一样的产品,这是我理解的“做生意”。

 

但是,我觉得在一个越来越透明的社会,越来越透明的世界,生意越来越难做。


我们看很多公司的传记,万科最早的钱是倒卖玉米做来的,现在这些被什么取代?海淘取代,可以上海淘,可以上阿里巴巴,所以外贸越来越难做,因为你现在可以直接买到亚马逊的产品,淘宝的产品也可以卖向全球,所以出现了一些平台性的公司。


说到资源,现在的滴滴打车,出租车牌照资源已经越来越不值钱。现在的创业是什么呢?靠创新,靠新科技,靠新模式。另外一个角度,我确实不是一个生意人,除了做“今日头条”以及参与之前的创业之外,我自己没有做过生意,也没有通过做生意赚过钱。

 

很多人创业的目标是赚到第一桶金,我其实没有这个概念,我创立公司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赚第一桶金,不是以这个为目标。

 

我自己是一个信息获取的重度用户,我在想如何更有效的获取信息,除了我自己有效获取信息,如何帮助用户更好获取信息,如何帮助用户更好交流。

 

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也不是一个生意人,这就是创业与做生意的对比。以前做生意是说“人傻、钱多、速来”,我们说创业的时候我们一般说这个事情是一个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这是做生意跟创业的区别。


现在“互联网+”有很多互联网结合传统行业的创新,互联网改造卖衣服、改造卖烧饼、改造养猪等等。之前有一个降级论,说中国的青年不要做太多创新的事情,因为创新太多也会失败,而应该尽量做到高能低配。什么意思?你技术很好,那么你做技术中等难度的事情,成功的概率就很大。互联网能改造各行各业,但也有一些不合适的地方。

 

我认为中国的创业者,中国青年,不仅仅去做产业链的末端,比如在制造业的时代,我们不能生产装备和数控机床,但是我们能生产小电器,从赚钱和成功概率最大来说,我们可以做代工,做服装生产而不是做设计和制造装备的生产,同样,在科技行业也是。

 

现在都说互联网烧饼、互联网米线,做低难度的事情,利用信息不对称,或者赚小白的钱,各种容易让人上瘾的游戏,这种就叫降级论。

 

我们再看一下,马斯克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个企业家,他们做普通科技公司发射低成本的航天器,很多民营公司就可以做到了。比如特斯拉,从整车、驱动装备、发动机,全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流水线生产,我觉得社会要对失败更加容忍,对年轻人做更创新更高难度的事情有更多的鼓励。



3

“豪门”和“干爹”未必是好事


在我们公司创立不到一年的时候,曾经有巨头想给我们一个很诱人的投资offer:比VC更高的估值、上亿的捆绑安装渠道、几千万UV的web流量、数据等等。接受这个offer,可以在半年内,业务增速有望快几倍。当时我很纠结,纠结了整整一个星期。

 

后来我拒绝了,这是因为:一,我觉得这些帮助是兴奋剂,在自己内功未成之前会导致内生力量受到遏制;二,有些资源会让战略变形,比如我们本来不打算做web的,而有了这么大流量,你就会继续投入资源;三,巨头的负面:卷入巨头战争,被迫站队,乃至“被站队”,或者想法不再自由奔放;四,独立公司的定位,更有利于吸引最一流人才,因为梦想和可能性无限。

 

好处是明显的、坏处是隐含的,但这类情况很多人容易高估好处,低估坏处,这是一种典型的延迟满足感不够的体现,又或者,对“长远”信心不够。

 

至于有的公司卖了未来、卖了愿景、甚至接受非常不利的条款嫁入豪门,或许founder有机会套现赚点钱,但对其它人才,我强烈建议慎重勿投机。这样的公司尽管短期流量快速上升,但用户留存低、粘性差,策略变形,被假象蒙了眼的团队核心能力成长受到制约,本质上是浮沙筑高台,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4

创业要经常自省


做今日头条这类推荐搜索引擎的提升空间还很大,难度挺高,前面肯定不止一个对手,你去阻挡一个人反而会耽误你向前。

 

就像赛跑,你的目的不应该是挡住一个人,因为你挡住一个人,另外的人也会超过你。你应该尽可能地向前看,往前跑。对我来说,如何把事情做好带来的挑战,比与其他人竞争更大。



国外类似的产品有Zite,但被收购了,发展不算好。我们上线的时候发现有一款叫Prismatic的,和今日头条同时上线。

 

事实上,我在国外遇到一些朋友,当他们发现在中国有一家公司这么积极地在做这个事情、而且做得挺领先的时候,都挺意外的。国外有个风险投资人发微信和我说,「Flipboard最近融资了,我遇到他们投资人的时候和他们说,中国有一个更好的。」

 

当初,我做今日头条的时候没有考虑它的商业价值,后来偶尔想一想。其实,我商业敏锐不强,谈判一般谈不到很好的结果,觉得差不多就好了。不是很能估计对方的底线,对能够产生利润的空间的敏感度也不够。后来公司有几个谈判很好的人了,他们没来之前,我去谈判都是不说,始终不说,让对方说,说到我觉得OK。

 

谈判的本质是博弈,我不善于用很强的语气、语言技巧去影响人感染人。我也很少发现赚钱的机会,对市场对商业我都挺保守的。我不喜欢特别抽象的词,因为抽象的词会掩盖实际的含义,虽然抽象思维的效率更高。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也会避免不必要的抽象,除非指向很明显。

 

沟通中没听明白的话,是因为这些话常用「这个」、「那样」等代词,或笼统的名词,含糊的形容词、副词、量词替换掉了往往「本身就模糊或有分歧的内容」。虽然句子是完整了,但是意思不清楚。然而如果替换的部分是清楚的,并不会听不明白。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这个词,还给他们。 


这几年我感觉自己又重新学习或者说补习了本应在青少年阶段学习的东西:如何阅读、如何了解自己、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安排时间、如何正确地看待别人意见、如何激励自己、如何写作、如何坚持锻炼身体、如何耐心......

 

创业还是要经常自省,避免自我强化和催眠。我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公司规模扩大了,CEO 角色也很容易就会陷入到一个不利的局面里——周围很少有人能够给自己提有效的要求和批评。

 

这时候创业者的自知、自制力和反省能力就变得尤为重要,能从轻微的意见和异常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修正,就是一种慎独。

 

我们要区别信心和「YY」,真正信心源于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潜力,可以分成两个方面:首先是对事情本身判断的信心;其次是对自己和团队的信心。

 

我现在更关注事物的本质,关注事物的未来走向,看这件事是不是长期有益的。如果只看短利益,就很浪费时间。我曾总结,当自己无法选择或判断的时候,就要离远一步,远到用更重要的原则和更长的时间尺度来衡量就清楚了。


推荐阅读:

世界的真实格局分析,地球人类社会底层运行原理

不是你需要中台,而是一名合格的架构师(附各大厂中台建设PPT)

亿级(无限级)并发,没那么难

论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如何转?

华为干部与人才发展手册(附PPT)

企业10大管理流程图,数字化转型从业者必备!

【中台实践】华为大数据中台架构分享.pdf

华为的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华为如何实施数字化转型(附PPT)

超详细280页Docker实战文档!开放下载

华为大数据解决方案(PPT)


浏览 16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