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洞遗址

玉米洞遗址

共 3826字,需浏览 8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2004年,作为化石出土点,玉米洞遗址被发现。
2011~2012年,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在玉米洞遗址试掘,发现部分石器后确认为旧石器时代遗址。
玉米洞遗址发掘现场
2013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启动正式发掘。发掘工作历时半年,布5米×5米探方4个,编号为T5~8,揭露面积约100平方米。此次发掘发现两处用火遗迹,出土石制品2837件、哺乳动物化石1518件,另有少量打制或局部磨制的骨、角、牙器。
2015年10~12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古人类研究所对玉米洞遗址开展后续发掘工作,拟通过本次发掘获得更加完整的地层剖面和更丰富的实物资料。此次发掘主要是2013年度发掘工作的延续,出土编号石制品378件、动物化石700件,还有一批未编号的碎骨,地层深度达6米,文化层划分达到18层,一定程度上延伸了遗址的文化轴线,为进一步研究玉米洞遗址古动物、古环境及年代问题提供更多素材。

遗址特点

地质与地貌
玉米洞遗址位置图
玉米洞遗址地处长江三峡地区腹地、四川盆地东部边缘,位于巫山山脉西端的山间溶蚀盆地——庙宇盆地南缘。地貌特征明显受大地构造和岩性的影响,碳酸盐岩层分布区岩溶发育,形成脊状及台原状岩溶地貌,砂岩、泥岩分布区多形成低山和中低山,山溪、河流沿构造线方向发育,河流穿越碳酸盐岩多形成峡谷,穿越砂岩、泥岩多形成宽坦河谷。玉米洞遗址位于庙宇盆地南缘峰丛地貌中的一座小山包,此山小地名为洞包,山体内洞穴发育。玉米洞即是山体内的主要洞穴之一,是喀斯特水平型溶洞,位于一个东西向槽谷的北缘,发育在三叠系嘉陵江组层状石灰岩中。洞外为槽谷地貌,较开阔,现有大量农田及三处采石场。
玉米洞布局
玉米洞遗址
玉米洞遗址洞口高出槽谷底部约20米,海拔约1085米。洞口呈梯形,以水泥砖封闭,最长9.6米、最高3.3米。洞厅为断裂发育并崩塌扩大的顺直通道,西南-东北向,洞口向洞内呈缓坡内倾。距洞口约22米处的洞顶中央有一个直径约3.4米的不规整圆形“天窗”,使洞室保持了良好的通风与采光,适宜人类居住。主洞厅平坦宽大,长约70米、宽12~20米、高1.5~7.5米,洞穴横剖面基本呈三角形,支洞较发达,延伸深度超过100米,支洞洞室填充黏土和磨圆角砾。
地层堆积
玉米洞遗址地层堆积整体由洞口向洞内微倾斜分布,堆积物质为角砾和岩溶型砂质黏土,局部夹粉砂条带。角砾绝大多数为石灰岩块,含少量白云石和钟乳石断块。堆积成因主要为洞外水流带入和洞内风化塌落,部分层位的角砾有一定程度的磨圆,其埋藏产状显示的方位与洞口一致,应为洞外之物随季节性流水进入洞内堆积而成。地层中有平行节理面的巨厚型岩体块,堆积层中长50厘米、宽30厘米的大块角砾,以及白云石、钟乳石断块,应为洞顶或洞壁塌落之物。洞穴内各处地层分布略有不同,有些地层仅在局部出现,整体地层堆积较厚,截至2013年11月发掘结束,发掘深度为6米,未到底部。划分的15个文化层界限分明,叠压关系极为清楚,各层均出土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是洞穴年代学和埋藏学研究的理想材料。部分地层堆积分选性差,角砾、化石和石制品棱脊清晰无磨蚀,不见流水搬运痕迹,应为原地埋藏。少量地层堆积有分选性,堆积钙质胶结较硬,部分角砾、石制品和化石有明显的流水搬运痕迹,应为从洞外或洞口短距离搬运至洞内后沉积。
用火遗迹
用火遗迹
用火遗迹,两处。一处位于T6西部,叠压于第2A层下,平面略呈不规整的圆形。距地表约0.8米、长0.4米、宽0.36米、厚0.01~0.03米。另一处位于T5北部,叠压于第2A层下,形状不规则。距地表1.07米、最大长0.9米、最大宽0.4米、厚0.01~0.03米。这两处用火遗迹均位于第2A层下,时代大体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遗迹形状不甚规则,边缘界线也较为模糊,都是小面积的灰烬,堆积薄,含少量烧石、炭屑和烧土。用火遗迹周围没有集中发现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堆积中也未见烧骨,初步推测这两处为临时性用火遗迹,使用时间短,结构简单,直接在地面上燃烧,是一种“低投入型”火塘的遗迹。
遗址年代
测年结果显示,玉米洞遗址2012年发掘结果确定绝对年代为距今约40万~8000年,属地质时代的中更新世至全新世。根据哺乳动物化石组合判断其相对年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两个年代结论基本吻合。玉米洞遗址的发掘未到底部,截至2015年,发掘的地层堆积深度超过6米,地层划分也出了18层。
遗址洞外开阔,动植物资源丰富,洞室平坦,有自然“天窗”,采光、通风良好,是一处宜居的洞穴居址,反映了古人类的选址策略。遗址时代跨越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堆积厚且地层连续,各层均出土文化遗存,表明了遗址利用时间长、程度深。多样的遗迹、遗物反映了当时人群的活动内容包含工具修理、食物加工、休憩、娱乐等。因此,该遗址应为长期反复利用的中心居址营地。

文物遗存

出土石制品
玉米洞遗址出土石制品
原料和毛坯:玉米洞遗址出土石制品的原料种类单一,绝大部分为轻度变质的含硅质石灰岩,另有少量燧石,还有个别钟乳石和赤铁矿石。玉米洞遗址周边只有石灰岩、砂岩和泥岩出露,制作石制品的优质原料只能远距离搬运而来。遗址周边和地层中有大量形态各异的天然片状或块状毛坯,毛坯可无需剥片直接选取。石灰岩原料的质量、丰度和形态完全满足石器制作需求。因此,使用石灰岩原料比远距离搬运其他原料更经济。燧石原料多为燧石结核,洞内无燧石结核出露,但洞穴西北方约400米处发现零星燧石结核。
玉米洞遗址出土石制品
尺寸和重量,根据最大直径,玉米洞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划分为五类: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和巨型。据此标准,石制品以大型和中型居多,分别为1546件和1131件,占石制品总数的54.5%和39.9%;少量为巨型和小型,分别为90件和55件,占3.2%和1.9%;微型石制品最少,为15件,为硅质岩断块和碎片,占0.5%。石制品按重量由轻到重呈递减趋势,0~500克的1920件,占石制品总数的67.7%;500~1000克的608件,占21.4%;1000~2000克的272件,占9.6%;还有少量大于2000克的超重型工具37件,占1.3%。
玉米洞遗址出土石制品
玉米洞遗址石制品的剥片技术不发达,可分为摔碰法、锤击法和砸击法。摔碰法可能是主流的开料剥坯技术,应用广泛,锤击法技术及其产品发现较少,而砸击法技术及其产品少,且为孤例。石制品的修理技术也较为简便实用。一般来说,工具制作包括选择毛坯、剥片、粗坯修形、修刃等工序。玉米洞遗址的石制品制作程序体现了高效便捷的策略,工序简化,基本缺失剥坯工序。主要模式有两种:一种有毛坯选择、修形、修刃三个步骤;一种只有毛坯选择、修刃两个步骤。工具很少进行侵入性修理,多为“修边器物”,直接选取适宜的毛坯修理刃缘,部分还修理出多个刃缘。打制技术以锤击单向加工为主,双刃工具中少量为错向和对向加工,整体加工程度浅,对原坯改造幅度小,工具的定型更依赖于毛坯本身的形态。根据几何形态,玉米洞遗址出土的石制品可分为16种模块类型。
玉米洞遗址2013年出土石制品2837件。绝大多数为修理成形的工具,占石制品总数的97.88%,石核、石片、断块和碎片、砾石,以及其他石制品较少。工具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凹缺器、锥钻、雕刻器、矛形器、手镐、砍砸器、原手斧等。
哺乳动物化石
玉米洞遗址出土哺乳动物化石
玉米洞遗址2013年出土的已编号的哺乳动物化石共1530件,其中牙齿405件、角20件、骨骼1105件。遗址动物化石的种属大致分为大型哺乳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两大类。大型哺乳动物分为长鼻目、奇蹄目、偶蹄目、食肉目四类。小型哺乳动物可分为啮齿目、食虫目、翼手目三类。动物总体表现出典型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特征,动物群组合具备更新世中晚期的时代特点,反映了当时西南腹地以热带、亚热带森林环境为主的生态景观。动物种属主要以食草类动物为主,伴有零星的食肉动物,一些大型动物如剑齿象、犀牛等以老、幼年个体为主。

研究价值

玉米洞遗址地层连续,各层均出土石器或哺乳动物化石,反映了这里的人类活动从距今约40万年前或更早延续到距今1万年前后,证明了本地区古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连续性。遗址石器工业特点突出,实质上同属于克拉克技术模式1范畴的石器技术从早期到晚期一直占主导地位,凸显了文化发展的继承性和缓慢性,技术传统一脉相承,又灵活适用,是适应环境及资源条件下的区域性独立发展演化,为探讨现代人多地区起源论和古人类连续演化的区域性多样化模式及其动因提供了重要线索。玉米洞遗址代表的古人类受制于特定的环境资源条件,生态适应是其区域文化特点的主要成因,体现了中国古人类的综合行为模式、中国远古文化的本土特征和人类的生存适应方式。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7日,玉米洞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玉米洞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小营村七社。

交通信息

自驾:自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玉米洞遗址,路程约5.1千米,用时约14分钟。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