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鲍氏宗祠
共 957字,需浏览 2分钟
·
2024-05-24 11:28
历史沿革
鲍氏宗祠造于乾隆末年,主要捐造者鲍世通,原本是苏州一小茶叶店主。
20世纪80年代,进行了维修。
鲍氏宗祠
2021年初,歙县文物和住建部门先后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对蕃村鲍氏宗祠等建筑进行修缮保护。
建筑布局
鲍氏宗祠
鲍氏宗祠,又名“惇叙堂”,坐西朝东,以水往东流而迎富源,揽紫气。祠前坦没有采用别乡村常见鱼鳞坦模式,而是用一百块石板铺成,名曰:“百寿坦”。且铺得四边略高,形成“四水归堂”格局,又称“聚财坦”“增寿坦”。祠堂为清朝建筑,三进两天井式,屋脊上鸱吻石兽环列,厅堂内粗梁大柱纵横。近天井处,用的全是石柱,而得“石柱厅”俗称。又因由100根大木柱子构成,所以又称为“百寿祠”。门厅八字墙,立有栅栏门,门前排列着石旗杆;中进为享堂,高大宽敞,梁架彻上明造,冬瓜梁、雀替、撑栱具有清代特征;后进寝堂建在高台基上,以示对祖先的敬仰,在后壁设有祖先牌位龛座,建筑构造与中进相似。
文物遗存
鲍氏宗祠
20世纪80年代维修中,发现一册明成化乙酉版的《新安棠樾鲍氏族谱》,是年代最早的鲍氏宗谱。
历史文化
村落历史
“慈孝里”题额
蕃村,明代鲍氏分迁自棠樾,村头路亭上刻有“慈孝里”题额,村中保存有较完整的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群。1988年,“蕃村鲍氏建筑群”被公布为歙县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群包括9幢单体建筑,计有6幢三开间合院式楼屋住宅,1幢花厅、1幢客房、1幢家祠,花厅、家祠等位于中心,住宅呈马蹄形分布东、西、北三面,之间用长廊相接,住宅的门罩、柱础、窗栏、梁撑、雀替等处都有精美雕饰,为徽派砖、木、石三雕的代表作。村中还有一座较大规模的祠堂,为鲍氏宗祠。
文物价值
木雕
鲍氏宗祠保存完好,体现了徽人光宗耀祖、尊卑有序的观念,对研究徽派建筑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同时砖、木、石三雕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16日,歙县鲍氏宗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歙县鲍氏宗祠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上丰乡。
交通信息
自驾:自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歙县鲍氏宗祠,路程约20.3千米,用时约33分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