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之后,好好做人!华为两年,苦乐参半!
共 3607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2-23 14:06
一. 出去之后,好好做人
春节刚过,还在假期中。强哥给我发来微信说,痛定思痛之后,他要从华为离职,决定回长沙发展。
收到信息后,我心想:难道华为人均40万年终奖,还不够香吗?强哥说,已经考虑好了,去意已决。
知道强哥决定要离开后,我送了八字经典赠言:“出去之后,好好做人”。是的,何等经典的祝福语啊。
强哥微信回复了狡黠的表情,然后我们约了吃个饭碰面一下,算是道个别吧,估计又要交流扯淡一番。
二. 华为两年,苦乐参半
没错,“出去之后,好好做人”,是很多华为员工在离职时,基本都会收到的送别语,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我在华为工作两年,有欢乐,也有痛苦,可谓苦乐参半。离开华为时,发了一个朋友圈,精妙配图如下:
然后,朋友圈下,点赞如潮,纷纷留言,基本都是清一色的祝福:“涛哥,出去之后,好好做人,别再进来”。
眼尖的朋友肯定看出来了,配图取自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在多次挣扎之后,终于获批了,然后走出肖申克,最后还回头看一看,万千感慨。
经历并体验过,就会有真实的感触。有些人在抖音上,天天喊华为如何如何好,这种人,如果去华为工作,可能熬不住一周就要骂爹骂娘,离职走人。
也有一些人,在网上经常黑华为,搬弄是非,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顺便踩一下华为,衬托出自己多么厉害多么牛叉,这种人,也是不少的,有点无语。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华为两年,苦乐参半。我深知,对于华为,我了解肤浅,只是一个普通过客而已,不具代表性。所以,本文不代表任何立场和观点。
三. 校招新人,稚嫩无知
当年校招进入华为,怀着忐忑,带着期待。完成了从在校生向职场人人的转换,也遇到了很好的领导、师傅和同事。这么多年,我总感觉自己遇到的基本都是好人。别人对我的好,我非常珍视,总是希望双倍报答。别人对我的不好,我当做常态。
华为的工作强度和压力,还是挺大的。同一天,有三个小伙伴加入我们部门,我是其中之一。试用期的截止日期还没到,另外两个小伙伴就提离职了,我内心自然是有波动的。后来,这两个小伙伴相继离职。我们现在偶有联系,他们过得挺好。
万事开头难,我得顶住。我的水平本身就很普通,所以想在华为学点东西,于是,内心下定决心,至少要在华为待两年以上,不然提前出走,别的公司会怎么看呢?人生本来就伴随着各种痛苦,到哪里都是一样,所以决定留下来,学点本领再说。
刚入职时,就接手一个模块,别人要离职,需要交接给我,而且据说,团队中懂这块的人不多。于是乎,开始有点紧张和压力了,万一没有交接好呢?万一别人离职后我还没学会呢?我开始不停地请教,也是第一次听到网络线程、消息队列。
终于,他还是离职了,我得接手起来,没有退路了。我开始买各种书籍,开始啃资料啃代码。我也不敢大意,周六周天,几乎都乖乖地去公司加班,没有一分钱。很多公司就是这样,通过各种方式逼人自觉加班。没办法,我要独立负责这块了。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很快就搞懂了相关的几乎所有模块,几万行代码的逻辑也算是比较清楚了,应对一些简单的需求调整,基本不在话下。然而,还是高兴地太早。接下来,我接到的通知是,要重构这个模块,我快傻眼了,好好的为啥重构?
重构的需求文档(包括各种炫酷的界面和跳转),据说是部门花了20万,紧急请外面的人做的,3天内完工的。听到这里,我很久无法释怀,就那个文档,部门居然舍得花20万啊。3天,20万,我的认知被刷新了,要知道,那时我的工资才几千块。
接着就是按照重构要求去做了。当天,张哥跟我说,让我出个重构计划和方案。我又懵圈了,不太清楚如何下手,以为是让我一天搞完,心理又开始嘀咕了,磨蹭了半天,不知道要做啥,最后请教了一下我师傅,他告诉我不要着急,先缕清要做什么。
磨蹭半天,到了晚上,我发现搞不定,那也要继续搞,到了晚上11点,还没啥头绪,张哥貌似下班了,我还不敢下班,因为事情还没有完成,怎么办?通宵搞吗?是的。华为培训的时候说了:今天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要一次性把事情做对做好。
搞不定,要通宵,通宵也搞不定,要哭了。晚上,夜阑人静,没办法,那就跟家里打个电话吧。爸爸告诉我,先回家睡觉,明天再跟张哥沟通一下。这是我在华为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因为困难而给家里打电话。不多想了,打车回租房的地方睡觉。
第二天,我就跟张哥解释,没有搞定。没想到张哥说:没有让你一天搞定啊,这个方案和具体细节,需要1-2周。然后,张哥补充说,他自己都不太清楚具体要多久。我总算是暂时卸下了紧张的心,然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啥都没有沟通清楚,瞎担心。
经过这事,我意识到,职场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沟通!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沟通的。直接说最后的重构结果吧,后来花了2个多月,我也足够努力,重构进展顺利,领导也满意,在评语中强调了我能独立负责一个模块。而且,年末拿了一个还不错的绩效。
现在,早已不是职场新手了,回首往事,历历在目。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也算是真正从学生到职场的一个转换吧。后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总是想到先沟通,把事情沟通清楚,缕清楚,把困难拆分成小问题,各个击破。事实证明,这种办事挺有效。
四. 出差上海,勇于承担
五. 跳槽翻倍,拿钱养家
六. 心怀感恩,好好打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