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山石窟
共 1321字,需浏览 3分钟
·
-0001-11-30 00:00
文物历史
驼山石窟,从北周开始开凿,到唐代中期完成,历时近二百年时间。
元朝时由于佛道之争,驼山曾一度为道家所占据,使造像略有破坏。
文物特征
山峦呈南北走向,望之如驼峰,故名驼山。据第1窟右壁唐长安二年(702年)题记可知,最晚至武周时期(690~705年)已有驼山寺。驼山石窟开凿于山之东坡近山顶处的一处石灰岩崖面上,主要包括五个石窟,自北向南依次编号为第1~5窟,另外还有摩崖造像群。
驼山石窟以第3窟规模最大,开凿最早,是在倾斜的岩面向内凿进,在窟前形成甬道,窟内平面呈椭圆形,窟口微收。该窟为一大像窟,窟内后壁高坛上雕一佛二菩萨。佛螺发,肉髻低平,面部丰圆,头部偏大,身体丰壮,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纹极简,裙摆较短。主佛座前有“大像主青州总管柱国平桑公,像主乐安郡沙门都僧盖”题记,依据平桑公韦操任青州总管的时间及乐安郡废弃的时间,学者推测第3窟的开凿时间约在隋开皇元年至三年(581~583年)之间。
第1窟为一长方形平顶窟,后壁坛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窟口内侧雕二菩萨二力士。主尊头顶高肉髻,髻犹如冠形,胸饰项圈,着袒右袈裟,双手结禅定印。左右壁有后代补凿的像龛,多系武周长安年间(701~704年)造,这就表明该窟开凿于武周长安年间之前,为初唐(618~712年)窟。
第2窟平面呈方形,三壁设坛,坛上雕一佛二菩萨,佛着钩组式袈裟,其头顶上部有开皇十年(590年)字样,从造像风格及雕凿手法上看,亦应凿于隋代(581~618年)。
第4、5窟处于整个崖面较次要的位置,开凿年代应较第2、3窟略晚,大约要到隋开皇(581~600年)末或唐代(618~907年)。驼山石窟第4窟主尊为倚坐,可判定为弥勒佛;第2、3窟主尊均为结跏趺坐佛,左手做与愿印,右手结施无畏印,两侧有胁侍菩萨。第2窟胁侍菩萨侧有“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名号题记,第3窟佛座下也有“无量寿”刻铭,故推测第2、3窟造像题材应为无量寿佛、观世音和大势至组合。
驼山石窟在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及样式上与南朝(420~589年)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另外也受到了邺城、长安地区造像样式的影响。
主要景点
文物保护
1988年1月13日,驼山石窟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