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巴胺穿搭”、“多巴胺配色”、“多巴胺女孩”等非常火,年轻人都在追求多巴胺,但你真的了解多巴胺吗?多巴胺到底好不好?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在大脑中含量丰富,主要参与调节情绪、奖赏系统、运动控制和注意力等多个面。多巴胺的释放和作用受到脑内多个区域的调节,包括大脑皮层、中脑边缘系统、黑质-纹状体通路等。多巴胺主要是一种使人感到愉悦和奖赏的化学物质,它的释放可以增强人的动力和注意力,同时也与人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
通俗的讲,多巴胺是奖励激素,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就会有多巴胺分泌。比如:美食、购物、玩游戏、刷短视频,大脑就会释放多巴胺,让我们感受到快乐和满足。
既然多巴胺能带来快乐,那是不是分泌多巴胺越多越好呢?显然不是的,奶头乐理论就能说明多巴胺的弊端。
奶头乐理论,由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提出,指的是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伴随着竞争加剧,世界上80%的人口将被边缘化,同时80%的财富掌握在另外20%的人手中。为了安慰社会中“被遗弃”的人,避免阶层冲突,方法之一就是让企业大批量制造“奶头”——让令人沉迷的消遣娱乐和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比如:网络、电视、游戏)填满人们的生活、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令其沉浸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丧失对现实问题的思考能力。
当然也不是说那就不做这些事情,因为多巴胺不一定都是低级快乐,它可以是高级快乐的基础。我们应该通过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引导多巴胺的释放,从而获得更加深刻和持久的快乐和满足。
刷视频、玩游戏等行为,这种快乐是即时的、短暂的,而且容易让人上瘾和沉迷。因此,追求低级快乐可能会让我们陷入一种无休止的追求中,而忽略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和意义。
做自己喜欢的有氧运动(跑步、爬山、骑行、瑜伽等)、吃一些有营养或对当下有用处的美食(水果蔬菜沙拉、鸡胸肉等),当我们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取得重大成就或者实现自我价值时,大脑也会释放多巴胺。这种快乐是更加深刻和持久的,因为它涉及到我们的人格和社会价值。这种多巴胺的高级快乐是需要我们通过努力、奋斗和付出才能获得的,而真正使你产生高级快乐的核心其实是内啡肽的作用。
“内啡肽是一种内源性阿片样肽,它能够结合大脑中的阿片受体,产生镇痛和快感的效果。内啡肽的分泌通常与多种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例如体力活动、应激、痛觉刺激以及某些社交行为等。内啡肽在人体中发挥着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增强免疫系统等。”
通俗说,内啡肽就是减痛激素,很痛苦的时候它才产生,先苦后甜。比如:看书、运动、思考,大脑会促进内啡肽的分泌。
分泌内啡肽这么痛苦,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它呢?因为内啡肽有如下好处:
1、缓解身体压力:内啡肽可以缓解身体的压力和疼痛,有助于减轻疲劳和焦虑等负面情绪。
2、调节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内啡肽可以调节身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稳定状态。
3、增强免疫力:内啡肽可以刺激免疫系统的活性,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助于预防疾病。
4、促进多巴胺分泌:内啡肽可以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是一种使人感到快乐和满足的神经递质,有助于提高人的幸福感、快乐感、成就感。
因为分泌内啡肽需要做痛苦的事情,所以分泌内啡肽的关键在于:行动起来并坚持持续的行动。
有句话叫“万事开头难。”要想开始一件痛苦的事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世界上,混乱才是常态,有序是需要刻意营造的。这涉及到“熵”的概念,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关注我,后面专门写一篇“熵”的文章。
你有没有这样的现象,当你想认认真真做点正事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因素干扰你,学习没一会,你心痒难耐,想打两把游戏或刷会短视频,然后你玩就是两小时,其实这些“奶头乐”的背后都是多巴胺造成的,多巴胺能够给人带来及时的爽感。
所以当你做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能受外界干扰,需要有足够的自律。说到自律那么就不得不说一下棉花糖实验。
棉花糖实验是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
实验过程是在一群小朋友面前摆上棉花糖,然后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不马上吃掉棉花糖,而是坚持等待一段时间,他们会得到第二份棉花糖。实验发现,那些能够延迟满足自己欲望的小朋友,比那些立即吃掉棉花糖的小朋友,他在未来,在事业上、学术和生活中更容易成功。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自律、延时满足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自律的人和完全不在乎自律的人是不痛苦的,痛苦的是认知觉得必须努力情绪不想努力行为间接努力的人,更痛苦的是都想努力,但受限于外界,无法或者不知该往哪里努力的人。
所以当你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出发点不重要,行动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本·霍洛维茨的《创业维艰》说过这样一句话:“害怕并不代表没有勇气,真正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究竟是英雄还是懦夫,由行动决定。”
当你长时间做一件事情并不接触上瘾物质时,大脑能够重新适应没有成瘾物质的状态,重新建立起身体的内稳态。
比如想养成看书的习惯,你的目标不是每天一定要看多长时间,一年要看多少本书,而是每天看了就行,不管是1个小时还是1分钟,运动亦是如此。
于我而言,这篇文章是我断更一年后新的开始,后面我会提高更新频率,坚持输出自己的思考,以提高自己为目的。
感谢你能看到最后,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用,欢迎点击右下角一键三连~
关注并扫描二维码,后期会建立社群,好的环境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