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道教建筑群

崂山道教建筑群

共 1487字,需浏览 3分钟

 ·

-0001-11-30 00:00

建筑特色

崂山道教鼎盛于元,明两代,至清代仍久盛不衰,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称。这些宫观洞庵散落在崂山的峰谷崖壑间,香火鼎盛,从者云集,使崂山成为盛极时的道 教名山。崂山道教建筑规模宏大,各有特色。太清宫为崂山道教建筑之首,它居崂山东南端,由宝珠山的七座山峰三面环抱,老君峰居中,左为桃园峰、望海峰、东华峰依次而东,右为重阳峰、蟠桃峰、王母峰依次而西。宫在峰下,大海当前。宫中每个大殿都立有山门,并有便门甬道相通,房舍简朴古拙,基本上承袭宋代的建筑规模和特色。

历史文化

道教文化

崂山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崂山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身的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人经”。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
教秦始皇的东巡,汉武帝两次幸不其,都与方仙道的活动密切相关,《汉书》载武帝在崂山“祠神人于交门宫”时“不其有太乙仙洞九,此其一也”。
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张廉夫来崂山搭茅庵供奉三官并授徒拜祭,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从西汉到五代时期末,崂山道教基本属于太平道及南北朝时期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从宗派上分属于楼观教团、灵宝派、上清派(亦称茅山宗、阁皂宗)。
宋代初期,崂山道士刘若拙得宋太祖敕封为“华盖真人”,崂山各道教庙宇则统属新创“华盖派”。
金元以来,道教全真派兴起,崂山各庙纷纷皈依于“北七真”的各门派,成吉思汗敕封邱处机之后,崂山道教大兴。延至明代,崂山道教的“龙门派”中衍生三派,使教派总数达到10个,崂山及周边地区道教长盛不衰。至清代中期,道教宫观多达近百处,对外遂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崂山道教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以1939~1943年间侵华日军对崂山的“扫荡”为害最重。道士被杀害,庙宇被炸毁,珍藏被掠走,崂山道教自此每况愈下。
建国后,青岛市人民政府于1952年拨专款对崂山道教庙宇实施重点维修,崂山道教得到保护和生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青岛市人民政府逐步有计划地恢复部分崂山道教庙宇,落实宗教政策,召回道士,重修神像,返还庙产。现崂山相继修复并对外开放的庙宇有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和太平宫。崂山道教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宫观文化

崂山之道教鼎盛于元、明两代,至清代仍久盛不衰,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称。这些宫观洞庵散落在崂山的峰谷崖壑间,香火鼎盛,从者云集,使崂山成为盛极一时的道教名山。
青岛解放初期,崂山尚存14宫、9观、17庵、16庙、3洞共59处道观,共有道士200余人。据史籍、资料和碑碣等记载,崂山各宫观庵名称计有20宫、10观、43庵、10庙、4洞、1殿和1祠共89个。在这89座道观中,建于宋代的有4座,建于元代的有11座,建于明代的有50座,建于清代的有25座。在崂山的道观中,有的是僧道共居的,也有的是僧道轮流居住的,这也是崂山道观的一大特点。

非遗文化

道教音乐是中华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崂山道乐则是道教音乐中独具特色的一大分支。2000多年来,由于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层次人物的参与,使崂山道乐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特色鲜明的风格,从功能和韵律风格上可分课韵、功韵、咒韵、庆韵、祭韵、逸韵六类。道士们的早课、晚课的经文配有一定的韵谱,不仅可以使道众颂经众口一致,而且有清喉抒胸,提高吐纳效果和凝神聚精的作用。唐代宫廷乐师吴筠与诗人李白同游崂山时,将《清平乐》曲传给崂山道士,作为课韵的一部分流传至今。

保护措施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