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乳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
共 7579字,需浏览 16分钟
·
2011-01-01 00:00
乳山市统计局
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
公 报
(2012年2月29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把保增长与转方式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 34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9.6亿元,比上年下降1.8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5%;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15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7%。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8.6%、54.7%、36.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0179元,比上年增长10.13%。
二、农 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总体稳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5.16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3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因遭遇特大水灾粮食产量略减,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0.6万吨,同比下降3.8%,其中秋粮下降5.2%;蔬菜和水果产量分别达到35.3万吨和41.8万吨,均有小幅下降。林业生产发展较平稳,全年新完成造林面积25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2.1%。畜牧业稳定发展,2011年末生猪存栏量达到26.1万头,同比增长12%;肉类总产量达到6.4万吨,同比增长142.1%;禽蛋产量达到3.3万吨,牛羊奶产量达到2万吨。渔业生产发展较好,全年水产品总量达到30.2万吨,同比增长6.3%,其中:淡水产品产量0.6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海水产品产量29.6万吨,同比增长6.5%;水产品养殖总面积8250公顷,同比增长3.6%;养殖总产量达23.6万吨,同比增长8.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0.62万千瓦;农用拖拉机65117台,同比增长0.43%;农用汽车16327辆,农村用电量11926万千瓦时,年末排灌动力达到9.5万千瓦;全市化肥施用量(折纯)34281 吨,比上年增长1.8%。
三、工 业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运行质量总体平稳。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375家,比上年增加9家,增长2.4%。一是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629.80亿元,增长21.94%;实现工业增加值127亿元,增长13.5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7.17亿元,增长22.52%;实现利税42.48亿元,增长24.94%,其中实现利润26.5亿元,增长26.97%。二是工业用电量增速较快。全市工业用电量6010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3.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5088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7.92%。三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总体稳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5.13%,比去年同期提高15.4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为3.39%,比去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达到43.3%,比去年同期降低0.7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达到3.05次,比去年同期减少0.21次;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41320元/人,同比提高17.96%。
年末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 单位 | 2011年 | 上年增减% |
黄金 | (公斤) | 3406.7 | -8.35 |
铁矿石 | (万吨) | 45.34 | 6.08 |
发电量(含热电厂及企业自发电) | (万千瓦时) | 11712 | 73.54 |
配混合饲料 | (万吨) | 3.36 | 13.51 |
果汁 | (万吨) | 4.86 | 11.47 |
饮料酒 | (万千升) | 3.73 | 12.01 |
布 | (万米) | 5517 | -2.04 |
服装 | (万件) | 3713.75 | 10.62 |
产品名称 | 单位 | 2011年 | 上年增减% |
机制纸 | (万吨) | 3.97 | 10.89 |
化肥 | (万吨) | 9.61 | 28.99 |
塑料制品 | (万吨) | 10.69 | 7.65 |
花岗石板材 | (万平方米) | 108.62 | -2.58 |
生铁 | (万吨) | 25.03 | 5.89 |
锁 | (万把) | 893 | -46.97 |
民用钢质船舶 | (万吨) | 2.4 | 26.3 |
交流电动机 | (万千瓦) | 34.79 | -10.17 |
糕点 | (万吨) | 6.22 | 3.32 |
水泥 | (万吨) | 78.37 | -4.84 |
注:主要工业品产量为规模以上企业。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投资结构逐步优化。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242.62亿元,比上年增长21.80%。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8.07亿元,增长30.5%;第二产业完成63.27亿元,增长19.14%,其中,工业投资61.82亿元,增长23.2%;第三业完成171.27亿元,增长22.46%。从种类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92.92亿元,同比增长21.09%;更新改造投资完成76.14亿元,同比增长31.22%;房地产开发投资73.56亿元,同比增长14.17%。
商品房销售略减。商品房施工面积652.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425.1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401.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商品房销售额159.52亿元,增长4.2%。
建筑业平稳发展。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施工产值37.61亿元,比上年增长14.77%;竣工产值33.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4%;建筑企业实现工程结算收入28.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9%;实现利税4.86亿元,其中,实现利润3.43亿元。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76.3公里;到年末拥有营运载货汽车8666辆,同比增长9.7%,吨位达到2.78万吨,同比增长6.9%;客运车辆213辆,客位达到5397个;港口吞吐量完成45万吨(不含河砂出口量),比上年增长50%。
邮电通信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2 %。特快专递10.06万件,增加14.58%;年末固定电话户数15.5万户;移动电话51.7万户,增长53.5%;宽带上网用户7.5万户,增长55.28%,无线宽带上网用户达到0.7万户。
六、国内贸易
个体私营经济持续繁荣。到2011年底,全市注册个体工商户数达16193户,比上年增加1764户,注册资金54391万元,同比增长19.89%;个体私营企业户数18800户,比上年增加1930户,注册资金706993万元,同比增长27.3%。
国内招商力度加大。2011年全年引进国内项目共154个,实际利用内资72.4亿元,同比增长14.19%。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7%。其中:国有、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为52.27亿元,比上年增长17.77%;私有经济零售额为6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01亿元、107.11亿元、2.26亿元、14.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2%、18.13%、33.91%、14.06%。城乡市场消费同步增长,全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6.54%。消费热点持续升温,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销售数据显示,2011年,家具类销售额实现2.11亿元,同比增长38.9%;汽车类销售额实现5.02亿元,同比增长37.14%;金银珠宝类销售额实现1.06亿元,同比增长39.1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实现6.43亿元,同比增长37.51%;化妆品类销售额实现0.72亿元,同比增长37.4%,服装、鞋帽、针织类10.85亿元,同比增长36.84%。
七、对外经济贸易
对外贸易总体向好。全年共完成进出口总额为5613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进口额为8927万美元,比上年减少27.4%;出口额为4720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8%。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2%,其中境外游客52049人,比上年增长24.6%;实现旅游收入27.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7.27亿元,增长14%,其中各项税收13.61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8.8%,比上年同期提高2.42个百分点;各项税收中,增值税9746万元,营业税61364万元,企业所得税14270万元,个人所得税1661万元,分别增长9.49%、14.43%、20.91%和5.73%。全市地方财政支出26.41亿元,增长26.03%;对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的支出分别为66246万元、4698万元、21951万元和6797万元,分别增长25.59%、34.81%、55.99%和28.83%。国、地两税实现税收收入20.29亿元,增长12.85%,其中,国税6.65亿元,地税13.64亿元,分别增长12.5%和13.02%。
金融业运行趋缓。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225.45亿元,比年初增长3.36%。其中,单位存款余额为65.08亿元,比年初减少10.87%;城乡居民储蓄余额为158.37亿元,比年初增长10.76%。各项贷款余额为169.23亿元,比年初增长5.47%。短期贷款余额为30.13亿元,比年初减少3.1%;其中,个人短期消费贷款余额为0.73亿元,减少5.5%;经营性贷款余额为27.95亿元,减少0.99%。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26.38亿元,增长5.38%;其中,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为80.3亿元,减少4.8%;经营性贷款余额为21.85亿元,增长29.23%。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年全市共承保总额73.75亿元,比上年提高3.7%;保费收入30432万元,同比增长14.4%;赔付支出3558万元,同比增长34.06%。全市共有731户企业参加了企业财产保险,26756户居民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
九、科学技术、教育
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全年共取得重要科学技术成果7项,获威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科技投入进一步增加。全市科研机构全年用于科技开发投入5896万元,比上年增长5%。技术市场日趋活跃。到年末,各类技术贸易机构达到12个,从事技术贸易活动的人员140人。专利工作稳步发展。全年受理专利申请325件,专利授权190件,全年实施专利159件,实施率84%。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在全省率先完成“一镇一校”的学校布局规划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地实施了镇中心幼儿园升级改造工程,德育工作经验在山东省德育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全面实施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一体化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成功地承办了威海市教学改革现场会,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保持了在山东省的领先水平。
到年末,全市有高等学校1所,在校生6318人, 比上年增长3.2%;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3015人,比上年增长13.0%;高级技工学校1所,在校生2927人,比上年下降3.18%。普通高中6所,在校生 8557人,比上年减少4.7%;初中20所,在校生 15074人,比上年减少17.6%;小学19所,在校生 13893人,比上年增加0.7%,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76人。年末,全市中小学在校生 3.88万人,比上年减少0.24万人。
十、文化、卫生及体育
文化出版广电事业协调发展。年末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书25.6万册,电子图书38万册;档案馆1个,文学馆1个,文物管理机构1个,广播电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电视台1座,全市有线电视安装23万户,其中市区有线电视安装4.2万户,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个,其中电影院1座。全年共出版报纸165万印张。
卫生保健服务系统不断完善。加大对卫生设施投入和设备更新升级力度,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条件。2011年,投入资金2800万元,完成了市中医院病房综合楼、城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综合楼以及30个重点村卫生室改造任务。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129个。其中:公立医院2个,专科医院1个,镇卫生院14个,门诊部(所)98个,专科防治所(院)1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个,其他卫生机构3个。全市共有村卫生室337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902张,其中:医院卫生院病床位2723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179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876人,其中:医生984人,护师783人,护士22人。
慢性病防治工作取得突破,将糖尿病筛查工作纳入慢性病管理,全年累计管理糖尿病患者9065人,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和血糖控制率分别为75.27%和30.23%。完善高血压综合防治成果,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94867人,患者规范管理率和血压控制率分别为82.36%和40.55%。
体育事业实现新跨越。全年参加威海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91枚。其中:金牌62枚,银牌18枚,铜牌11枚。在奖牌总数中,省级金牌11枚,银牌4枚,铜牌11枚;国家级奖牌4枚,其中: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1枚。
十一、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年末建城区面积52.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30.5 平方公里,银滩22平方公里。道路面积516.4万平方米,排水管道总长度230公里,供水总量1339万立方米,集中供热面积350万平方米,建城区绿化覆盖率42.5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93平方米,自来水用水普及率100%,燃气普及率99.3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城市公用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公交企业3家,公交车营运线路(含银滩)17 条,总长382公里,公共汽车122辆,额定载客量达到3996人;出租车经营企业1家,出租车270辆,年载客量达到895万人次。全市实际用电量10131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5%。其中:工业用电量60105 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3.3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4279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81%。
十二、人民生活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较好成效。全年出生人口2880人,出生率为5.04‰,死亡人口5085人,死亡率8.89‰,人口自然增长率-3.85‰。年末全市总人口57120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1122人,农业人口410081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8.21%、71. 79%。
职工工资进一步提高。到年末,全市市属以上单位年末从业人员为4.67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19.1%,其中:在岗职工4.62万人,比上年增加18.8%;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3.12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2.96亿元,比上年增长47.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8033元,比上年增长10.1%。
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953元,比上年增长17.0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872元,同比增长16.11%,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6301元,同比增长10.6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5678元,比上年增长15.08%。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全年投入50多万元对17处敬老院进行医务室改造,服务功能进一步改善。至年末,全市共有社会福利机构17处,共有床位3200张,收养老人1300多人。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到年末共有1535家企业72971名企业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12814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参保;共有30915名离退休职工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全年共为离退休职工发放离退休费63235万元。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17288人,参保率达到9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居民人数达44850人,参保率达到98%;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人数达到393724万人,参合率达到100%。
注: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本公报所列数字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字以今后出版的《乳山市统计年鉴》为准。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乳山市统计局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公 报(2012年2月29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把保增长与转方式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一步巩固。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 34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0.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9.6亿元,比上年下降1.8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95%;其中:工业完成增加值154.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6%;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7%。 | RAG-ES | 2024-09-11 |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8.6%、54.7%、36.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0179元,比上年增长10.13%。 二、农 业 农林牧渔业生产总体稳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5.16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3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因遭遇特大水灾粮食产量略减,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0.6万吨,同比下降3.8%,其中秋粮下降5.2%;蔬菜和水果产量分别达到35.3万吨和41.8万吨,均有小幅下降。林业生产发展较平稳,全年新完成造林面积25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2.1%。畜牧业稳定发展,2011年末生猪存栏量达到26.1万头,同比增长12%;肉类总产量达到6.4万吨,同比增长142.1%;禽蛋产量达到3.3万吨,牛羊奶产量达到2万吨。渔业生产发展较好,全年水产品总量达到30.2万吨,同比增长6.3%,其中:淡水产品产量0.6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海水产品产量29.6万吨,同比增长6.5%;水产品养殖总面积8250公顷,同比增长3.6%;养殖总产量达23.6万吨,同比增长8.8%。 | RAG-ES | 2024-09-11 |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00.62万千瓦;农用拖拉机65117台,同比增长0.43%;农用汽车16327辆,农村用电量11926万千瓦时,年末排灌动力达到9.5万千瓦;全市化肥施用量(折纯)34281 吨,比上年增长1.8%。 三、工 业 工业经济较快发展,运行质量总体平稳。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375家,比上年增加9家,增长2.4%。一是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629.80亿元,增长21.94%;实现工业增加值127亿元,增长13.5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7.17亿元,增长22.52%;实现利税42.48亿元,增长24.94%,其中实现利润26.5亿元,增长26.97%。二是工业用电量增速较快。全市工业用电量6010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3.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5088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7.92%。三是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总体稳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85.13%,比去年同期提高15.42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为3.39%,比去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达到43.3%,比去年同期降低0.74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达到3.05次,比去年同期减少0.21次;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41320元/人,同比提高17.96%。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