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古建筑群

共 3132字,需浏览 7分钟

 ·

2024-05-24 11:47

历史沿革

川主宫
明洪武八年(1375年),始建川主宫,由当时铜仁长官司官员李渊建成。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四川同乡会曾在川主宫建立“铜仁私立益州中学”。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川主宫遭受破坏。
1997年,川主宫完成修缮。
2006年,因管理不善,川主宫遭遇一场大火,毁于一旦,此后几经修葺,恢复如初。
东山寺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始建东山寺。当地的官员蔡湖在东山山巅上修建“澄江楼”和“川上亭”,并题字“舞雯遐思”。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复修了“双峰阁”“兼隐庵”,增建了“大观楼”。之后,当地郡人官绅又先后修建真武观、文昌阁、奎星阁、武侯祠、大雄宝殿、护国楼、二吴亭等清代古代建筑。经过明清两代的增建扩容,形成现在的东山寺古建筑群。
周逸群烈士故居
清朝道光年间,始建周逸群烈士故居。
1984年、1996年,历经两次大规模的修缮周逸群烈士故居。
中南门古城区
明正德年间始建飞山宫。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知府陈以耀重修。清道光年间,毁。清康熙年间,副将贺国贤重建。
2014年,铜仁市投入6000万元保护性维修东山古建筑群。
2016年,东山古建筑群安装防雷设施。

建筑格局

东山古建筑群
东山古建筑群包括周逸群烈士故居、东山古建筑群、川主宫。东山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城东隅,南临锦江。古建筑群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

周逸群烈士故居
周逸群烈士故居
周逸群烈士故居位于中南门古城内,是中国红色革命早期领导人周逸群同志的居所。其祖父始建后院的两栋楼,分别为住房和书房。左栋为住房,上下各有三间房,共六间平房。整个居室清雅别致,错落有致。建筑座北朝南,整体呈四合院式白墙青瓦,院内房屋皆为悬山顶单檐式木房,房屋皆是以料石为基,木质穿排结构,雕窗门楼,青瓦翘脊,为典型的黔东民居样式。大门上悬挂的“周逸群故居”红裱金子门匾是徐向前元帅亲自题写。现故居已被列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集红色宣传教学与红色旅游一体。故居内恢复以前的场景布置,并以文、图、表及实物的展陈形式,展现了周逸群烈士的一生。
东山寺古建筑群
东山寺
东山寺古建筑群位于铜仁城东江边有一平地而起的山峰,被称为“东山”。山上有一寺庙称“东山寺”。明清古建筑群有“澄江楼”“川上亭”“大观楼”“奎星阁”,以及其他清代古建筑崇真观、崇仙宫、真武观、文昌宫、大雄殿、武侯祠、魁星楼、护国楼、二吴亭等。大致分山顶、西侧山坡、南侧崖顶三组。山顶存雷神殿和真武殿,一前一后,面阔各三间、五间,山墙均为屏风墙。真武殿后还有大雄宝殿及吊脚楼形式的左右配殿。现辟为贵州铜仁文化博物馆。馆旁有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的光复纪念碑。东山庙宇建筑分布于山顶、山腰及山麓。明清以来,先后建过几十座庙宇,现存川上亭、雷神殿、真武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此外还有观音阁、镇远楼、双峰阁、藏书室、洗墨池、云彩江声等古建筑或遗迹。建筑依山就势,由南而北,由西而东,逐渐升高,体现出传统建筑与山区地形的结合。川上亭建于东山临江绝壁上,为两重檐六角攒尖顶。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穿斗、抬梁混合结构,硬山青瓦顶。真武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穿斗式硬山顶。雷神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穿斗式硬山顶。飞山庙位于山麓,为清康熙年间续修边墙、镇压“红苗”的副将贺国贤建,现存戏楼、两厢、正殿,建筑面积1145.1平方米。
川主宫
川主宫
铜仁先后建有川主宫、万寿宫、禹王宫、天后宫等会馆建筑。川主宫位于铜仁市大江北路中段东侧。又称川主庙、川主祠,是铜仁市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供奉四川太守李冰父子。因为铜仁与四川地域相近,这里成为巴蜀客商集会地。坐西北向东南,中轴对称。自东南而西北依次为码头、牌楼大门、戏楼、正殿、两厢、观音殿等。现存牌楼大门、戏楼、正殿、两厢等。建筑群背山面水,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1.7米,进深三间,通进深8.9米。前带抱厦,面阔三间,通面阔13.5米,进深一间3.6米,穿斗式封火山墙青瓦顶。梁架上用驼峰及象头形穿插枋。脊瓜柱两侧用云纹饰叉手支撑。格扇门窗。大梁题记隐约可见。左厢维护墙上嵌清咸丰、同治年间记事及告示碑5通。戏楼的14根柱子,木雕和彩绘精美,雕刻的是三国演义故事。
中南门古城区
中南门古城区位于铜仁市中心地带的中南门古城区,是东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南门古城区东、南、西三面环水,北面靠山,占地面积约达3.6万平方米。其遗存多为清代建筑,可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部多为庙宇、城墙、码头和民居,古民居建筑总面积约有2.5万平方米,是铜仁可以反映铜仁古城风貌的原生历史街区。街区内有保存完好的四合大院35个,古巷街道11条,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建筑200余栋。中南门古城区曾是铜仁最繁华的商业区,在古城区内遗存了许多年久失修的重要建筑。
“飞山宫”,又称飞山祠,始建于近500年前的明正德年间,主要供奉唐朝少数民族首领杨再思。在数百年内经历了数次损毁与重修,现戏楼的主体建筑保存完整,其余建筑均已损毁。
东山—江宗门—后水门段城墙1800余米。城墙多临水而建,皆以料石砌筑。码头有严格分工,除下南门码头为关卡外,其余均为货运码头。便水门码头、江宗门码头专门停靠锦江上游、梵净山下来的桐油、花生、木材、烟草、药材、猪鬃、朱砂等土特产。中南门码头、西门码头为运往湖南常德等地的土特产和下游运来的棉花、布匹、糖果、瓷器等物资装卸用。川主宫码头为四川人专用,川盐由此上岸并转运黔中各地。明清时代,中南门码头位居铜仁各大码头之首,现仍在使用中。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周逸群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出生在铜仁。民国八年(1919年)春,赴日本留学。民国十二年(1923年),回国,在上海参加创办《贵州青年》旬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十五年(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在国民革命军贺龙部任师、军政治部主任,是贺龙同志入党介绍人。民国十六年(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任中共湘西北特委书记,与贺龙赴湘西北地区开展武装斗争。民国十九年(1930年),与贺龙同志共同开辟了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建洪湖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军团。民国二十年(1931年)5月20日,周逸群由洞庭湖特区返回江北,途经湖南岳阳贾家凉亭时,遭国民党军伏击,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5岁。

文物价值

东山古建筑群,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有较高的文化和审美价值。东山古建筑群是铜仁土司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见证,反映了铜仁数百年的历史变迁,为了解南方边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保护措施

遗址碑
2006年5月,东山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东山古建筑群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城东隅。

交通信息

自驾:自贵州省铜仁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东山古建筑群(周逸群烈士故居),路程约2.3千米,用时约9分钟。
浏览 7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