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株洲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积极稳妥促改革,坚定不移调结构,真心实意惠民生,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株洲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35.1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337.1亿元,增长7.9%,其中工业增加值1182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818.5亿元,增长13.6%。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的7.7:59.3:33调整为7.6:57.3:35.1,与上年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分别降低0.1个和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8%、50.8%和46.4%。
全市城区生产总值1128.1亿元,比上年增长9.1%,占全市的比重为48.3%;县域1207亿元,增长9.9%,占全市的比重为51.7%。城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9.6亿元,增长13.8%;县域为104.6亿元,增长12.2%。城区规模工业增加值490亿元,增长7.5%;县域596.8亿元,增长9%。城区固定资产投资1204.5亿元,增长18.8%;县域976.8亿元,增长18.6%。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6亿元,增长11.7%;县域388亿元,增长12.5%。
全市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86起,比上年减少138起,其中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8人,比上年减少10人。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7人,比上年减少19人。全市道路交通事故550起,比上年减少70起,煤矿每百万吨死亡率为1人,比上年减少4人。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为101.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居住价格下降5.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2.4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6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4.8个百分点,衣着价格上涨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1.7个百分点。全市商品零售价格累计指数为99.8%,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全社会用电总量为104.5亿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7.7%,其中工业用电量为62.7亿千瓦,下降13.3%。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50.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9%,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85.6万吨标准煤,下降14.8%。万元GDP能源消耗降低率为19.5%。
二、农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9.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96.6亿元,增长5.4%;林业15.1亿元,增长1.8%;畜牧业60亿元,增长1.1%;渔业7.9亿元,增长0.9%。
全年粮食产量184.6万吨,增长1.4%;水果产量30.7万吨,增长6.9%;蔬菜产量285.9万吨,增长5.2%;水产品产量9.1万吨,增长2.9%;油料产量6.1万吨,增长7.7%。猪、牛、羊肉总产量33.6万吨,下降2.2%;禽蛋产量5万吨,增长2.6%。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30.7万千瓦,增长5.5%。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2.5万处;投入资金12.5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2800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6家。
三、工业、建筑业
全市工业增加值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086.8亿元,增长8.2%。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4.8亿元,增长6.6%;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17.8亿元,增长13.5%;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610.4亿元,增长18.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97.4亿元,增长11.4%,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742.7亿元,增长9.5%。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56.6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产值553.3亿元,增长17.1%;房屋施工面积3325.1万平方米,增长13.7%;房屋竣工面积1553.8万平方米,增长2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1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国有投资639.7亿元,增长11.8%;非国有投资1541.7亿元,增长21.9%。从投资产业类型看,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7.8亿元,增长38.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16.5亿元,增长17.4%,其中工业投资1112.4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07.1亿元,增长19.3%。从投资领域看,全市生态投资61.6亿元,增长43.3%;基础设施投资565.9亿元,增长41.7%;技改投资1053.1亿元,增长19.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69.4亿元,增长5%。全年施工项目3557个,增长1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7个,下降0.6%;本年度新开工项目3147个,增长16.5%,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4个,增长54.2%。
五、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旅游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全市公路货运量1.7亿吨,增长2.1%;水运货运量855.4万吨,下降2%。公路货物周转量195.1亿吨公里,增长2.4%;水路运输周转量25.2亿吨公里,下降0.9%。公路客运量1.4亿人,下降3.7%;水运客运量5万人,下降17.1%。公路客运周转量61.5亿人公里,下降1.8%。年末民用汽车保有辆77.2万辆,增长10.3%。
全市邮政电信业务总量59.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1.3亿元;邮政业务总量8.1亿元。全市互联网普及率为64.5%。
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33.3亿元,增长16.2%;国内旅游者3536万人次,增长16.3%;境外入境旅游总人数10.3万人次,下降21.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41亿美元,下降24.7%。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按消费形态分,商品消费额为748.9亿元,增长11.5%,餐饮消费额为90.8亿元,增长16.9%。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736.5亿元,增长11.5%,住宿和餐饮业103.2亿元,增长16.6%。按限额类型分,限额以上313.3亿元,增长11.9%,限额以下526.4亿元,增长12.2%。
全年进出口总额24.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1%。其中,进口7.9亿美元,下降18.6%;出口17亿美元,下降7.1%。从对外出口国家看,对南非出口5.2亿美元,增长80%;对东盟出口3.3亿美元,增长24.9%;对美国出口2.8亿美元,增长10.9%。从重点商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12.9亿美元,增长1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6亿美元,下降9.5%。
七、财政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GDP的比重为12.4%,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收入191.4亿元,增长14.3%。全市各项税收总收入202.4亿元,增长8.9%,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9.7%。
全市公共财政总支出为346.1亿元,增长18.5%。其中财政八项支出合计254.1亿元,增长11.6%。
八、金融、保险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年末余额为2411.9亿元,增长17.1%,其中,个人存款总额为1347.5亿元,增长9.7%,单位存款总额为958.3亿元,增长21.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34.1亿元,增长10.8%;存贷比为51.2%。
全市共有证券公司营业部23家,比上年增加12家。证券交易额271.7亿元,期货公司成交金额120.2亿元。
全市各项保费收入49.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6.4亿元,增长16.6%;寿险收入29亿元,增长24.5%。各项赔款和给付额14.4亿元,增长3.8%,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额8.3亿元,增长13.9%;寿险赔付5.1亿元,下降10.2%。
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
全市普通高校11所,全年研究生招生406人,在校研究生1426人,毕业生492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7万人,在校学生8.3万人,毕业生2.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万人,在校学生3.9万人,毕业生1.5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万人,在校学生5.5万人,毕业生1.7万人;初中招生3.4万人,在校生10.4万人,毕业生3.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4.9万人,在校生25.3万人,毕业生3.4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24人,在校生503人,毕业生1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7万人。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4.5%,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承担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0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9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2项;专利申请6034件,其中发明专利1873件;授权专利4016件,其中发明专利790件。
全市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165.8亿元,比上年增长7.1%。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纪念馆9个,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9万场。广播电台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6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有线电视用户64.7万户。
全市卫生机构2986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和卫生院共17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0个。卫生技术人员2.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664人,注册护士9470人。防疫站10个,技术人员405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0个,技术人员153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2.1万张,乡镇卫生院114所,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8所。
全年共有体育场地4878个,其中,体育馆18座,运动场446个,游泳池37个,各种训练房288个。全市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49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有40万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400.1万人,按城乡分,城镇人口248.5万人,乡村人口151.6万人;按性别分,男性204.8万人,女性195.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1%。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977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21096元;经营净收入3670元;财产性收入3036元;转移性收入617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7元,增长8.8%。其中工资性收入8481元;经营净收入4363元;财产性收入559元;转移性收入223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18:1缩小至2.17:1,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2646元和11537元,其中食品支出分别为6730元和3616元。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9.7%和31.3%,较上年分别下降0.1个和1.1个百分点。
全市年末从业人员250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创业培训1.5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6.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68.8万人,参保率为97.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3.3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87.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53.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33.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6.5万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和农村居民分别有6.7万人和12.3万人。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4.2亿元,其中城镇2.4亿元,农村1.8亿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数据来源:本公报中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交通局;邮政、电信数据来自邮管局和电信公司;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商务局;旅游数据来自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保险数据来自保险公司;教育、卫生、科技和文化体育数据分别来自教育局、卫生局、科技局和文体广新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社局。
2015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株洲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全力以赴稳增长,积极稳妥促改革,坚定不移调结构,真心实意惠民生,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二五”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株洲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35.1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5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337.1亿元,增长7.9%,其中工业增加值1182亿元,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818.5亿元,增长13.6%。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4年的7.7:59.3:33调整为7.6:57.3:35.1,与上年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分别降低0.1个和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2.1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8%、50.8%和46.4%。 全市城区生产总值1128.1亿元,比上年增长9.1%,占全市的比重为48.3%;县域1207亿元,增长9.9%,占全市的比重为51.7%。城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9.6亿元,增长13.8%;县域为104.6亿元,增长12.2%。城区规模工业增加值490亿元,增长7.5%;县域596.8亿元,增长9%。城区固定资产投资1204.5亿元,增长18.8%;县域976.8亿元,增长18.6%。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6亿元,增长11.7%;县域388亿元,增长12.5%。 全市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86起,比上年减少138起,其中生产安全事故死亡38人,比上年减少10人。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7人,比上年减少19人。全市道路交通事故550起,比上年减少70起,煤矿每百万吨死亡率为1人,比上年减少4人。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指数为101.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居住价格下降5.6个百分点,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下降2.4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6个百分点;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4.8个百分点,衣着价格上涨2个百分点,食品价格上涨1.7个百分点。全市商品零售价格累计指数为99.8%,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全社会用电总量为104.5亿千瓦小时,比上年下降7.7%,其中工业用电量为62.7亿千瓦,下降13.3%。规模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350.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2.9%,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85.6万吨标准煤,下降14.8%。万元GDP能源消耗降低率为19.5%。 二、农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9.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96.6亿元,增长5.4%;林业15.1亿元,增长1.8%;畜牧业60亿元,增长1.1%;渔业7.9亿元,增长0.9%。 全年粮食产量184.6万吨,增长1.4%;水果产量30.7万吨,增长6.9%;蔬菜产量285.9万吨,增长5.2%;水产品产量9.1万吨,增长2.9%;油料产量6.1万吨,增长7.7%。猪、牛、羊肉总产量33.6万吨,下降2.2%;禽蛋产量5万吨,增长2.6%。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30.7万千瓦,增长5.5%。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2.5万处;投入资金12.5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2800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6家。 三、工业、建筑业 全市工业增加值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086.8亿元,增长8.2%。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4.8亿元,增长6.6%;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17.8亿元,增长13.5%;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610.4亿元,增长18.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97.4亿元,增长11.4%,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742.7亿元,增长9.5%。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56.6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产值553.3亿元,增长17.1%;房屋施工面积3325.1万平方米,增长13.7%;房屋竣工面积1553.8万平方米,增长2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181.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其中国有投资639.7亿元,增长11.8%;非国有投资1541.7亿元,增长21.9%。从投资产业类型看,全市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7.8亿元,增长38.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16.5亿元,增长17.4%,其中工业投资1112.4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07.1亿元,增长19.3%。从投资领域看,全市生态投资61.6亿元,增长43.3%;基础设施投资565.9亿元,增长41.7%;技改投资1053.1亿元,增长19.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69.4亿元,增长5%。全年施工项目3557个,增长1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7个,下降0.6%;本年度新开工项目3147个,增长16.5%,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4个,增长54.2%。 五、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旅游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全市公路货运量1.7亿吨,增长2.1%;水运货运量855.4万吨,下降2%。公路货物周转量195.1亿吨公里,增长2.4%;水路运输周转量25.2亿吨公里,下降0.9%。公路客运量1.4亿人,下降3.7%;水运客运量5万人,下降17.1%。公路客运周转量61.5亿人公里,下降1.8%。年末民用汽车保有辆77.2万辆,增长10.3%。 全市邮政电信业务总量59.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1.3亿元;邮政业务总量8.1亿元。全市互联网普及率为64.5%。 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33.3亿元,增长16.2%;国内旅游者3536万人次,增长16.3%;境外入境旅游总人数10.3万人次,下降21.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41亿美元,下降24.7%。 六、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按消费形态分,商品消费额为748.9亿元,增长11.5%,餐饮消费额为90.8亿元,增长16.9%。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736.5亿元,增长11.5%,住宿和餐饮业103.2亿元,增长16.6%。按限额类型分,限额以上313.3亿元,增长11.9%,限额以下526.4亿元,增长12.2%。 全年进出口总额24.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1%。其中,进口7.9亿美元,下降18.6%;出口17亿美元,下降7.1%。从对外出口国家看,对南非出口5.2亿美元,增长80%;对东盟出口3.3亿美元,增长24.9%;对美国出口2.8亿美元,增长10.9%。从重点商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12.9亿美元,增长14.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6亿美元,下降9.5%。 七、财政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GDP的比重为12.4%,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地方收入191.4亿元,增长14.3%。全市各项税收总收入202.4亿元,增长8.9%,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9.7%。 全市公共财政总支出为346.1亿元,增长18.5%。其中财政八项支出合计254.1亿元,增长11.6%。 八、金融、保险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年末余额为2411.9亿元,增长17.1%,其中,个人存款总额为1347.5亿元,增长9.7%,单位存款总额为958.3亿元,增长21.4%;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34.1亿元,增长10.8%;存贷比为51.2%。 全市共有证券公司营业部23家,比上年增加12家。证券交易额271.7亿元,期货公司成交金额120.2亿元。 全市各项保费收入49.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财产保险收入16.4亿元,增长16.6%;寿险收入29亿元,增长24.5%。各项赔款和给付额14.4亿元,增长3.8%,其中财产保险赔付额8.3亿元,增长13.9%;寿险赔付5.1亿元,下降10.2%。 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 全市普通高校11所,全年研究生招生406人,在校研究生1426人,毕业生492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7万人,在校学生8.3万人,毕业生2.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万人,在校学生3.9万人,毕业生1.5万人;普通高中招生2万人,在校学生5.5万人,毕业生1.7万人;初中招生3.4万人,在校生10.4万人,毕业生3.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4.9万人,在校生25.3万人,毕业生3.4万人;特殊教育招生124人,在校生503人,毕业生1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4.7万人。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25.9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4.5%,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承担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0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9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2项;专利申请6034件,其中发明专利1873件;授权专利4016件,其中发明专利790件。 全市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165.8亿元,比上年增长7.1%。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纪念馆9个,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9万场。广播电台6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6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9%,有线电视用户64.7万户。 全市卫生机构2986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和卫生院共17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0个。卫生技术人员2.2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8664人,注册护士9470人。防疫站10个,技术人员405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0个,技术人员153人。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2.1万张,乡镇卫生院114所,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8所。 全年共有体育场地4878个,其中,体育馆18座,运动场446个,游泳池37个,各种训练房288个。全市开展全民健身项目149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有40万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400.1万人,按城乡分,城镇人口248.5万人,乡村人口151.6万人;按性别分,男性204.8万人,女性195.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1%。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977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工资性收入21096元;经营净收入3670元;财产性收入3036元;转移性收入617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7元,增长8.8%。其中工资性收入8481元;经营净收入4363元;财产性收入559元;转移性收入223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18:1缩小至2.17:1,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2646元和11537元,其中食品支出分别为6730元和3616元。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9.7%和31.3%,较上年分别下降0.1个和1.1个百分点。 全市年末从业人员250万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创业培训1.5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6.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68.8万人,参保率为97.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3.3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87.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53.2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33.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36.5万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和农村居民分别有6.7万人和12.3万人。发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4.2亿元,其中城镇2.4亿元,农村1.8亿元。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统计年鉴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数据来源:本公报中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交通运输数据来自交通局;邮政、电信数据来自邮管局和电信公司;对外经济数据来自商务局;旅游数据来自旅游局;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保险数据来自保险公司;教育、卫生、科技和文化体育数据分别来自教育局、卫生局、科技局和文体广新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人社局。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