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齐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15-01-01 00:00

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一二三四五”战略部署为引领,凝神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十二五”胜利收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跃上历史性新台阶。

一、综 合

经济实力更加雄厚。2015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02.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1%,人均GDP达到65735元。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1:49.6:41.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53亿元,可比增长4.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0.01亿元,可比增长9.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6.43亿元,可比增长10.2%。

二、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发展稳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6.55亿元,同比增长4.71%。其中,农业产值41.46亿元,同比增长4.75%;林业产值2.61亿元,同比增长4.61%;牧业产值27.26亿元,同比增长4.58%;渔业产值2.94亿元,同比增长4.6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9亿元,同比增长4.72%。

种植业提质增效。粮食总产量达到133.02万吨,同比增长1.0%,单产达594.9公斤/亩,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主要农牧产品产量见下表:

主要农牧业产品产量

指   标 单  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粮食产量 万吨 133.02 1.0
夏粮产量 万吨 64.89 1.6
秋粮产量 万吨 68.13 0.5
棉花产量 万吨 0.42 0.0
油料产量 万吨 0.60 1.7
蔬菜产量 万吨 114.71 2.7
水果产量 万吨 1.16 81.3
生猪年末存栏 万头 72.78 -4.1
牛年末存栏 万头 16.19 -18.9
羊年末存栏 万只 24.86 -0.2
肉类产量 万吨 11.22 -3.9
禽蛋产量 万吨 4.10 0.2
奶类产量 万吨 2.21 -0.5

 

林业生态发展良好。林地面积69.20万亩,造林面积3.17万亩。木材产量1.14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344.5万立方米。

水产经济稳步发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4.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7万吨,繁育各种鱼苗2亿尾,渔业总产值2.3亿元。完成黄河湾翘嘴红鲌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发展家庭渔场1家,达到6家;认证无公害产地2处,达到8处;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处,达到5处。

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达211.39万千瓦,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2.07万千瓦;大中型农用拖拉机8453台,联合收割机4861台,塑料薄膜使用量0.50万吨。全年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8.35万吨,同比下降1.8%;机电井11610眼,有效灌溉面积5.31万公顷。

三、工 业

2015年,全县上下认真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千方百计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增创发展新优势,稳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确保了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处于合理区间。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下同)达到401家,完成增加值205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6.7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29.6%。工业用电量1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

工业经济效益稳定。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35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利税118.6亿元、利润63.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和5.1%。应收帐款净额19.38亿元,同比增长15.4%。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成品钢材483.4万吨,同比下降0.66%;焦炭161.04万吨,同比下降0.61%;水泥49.77万吨,同比增长6.08%;小麦粉102万吨,同比增长22.49%。

四、固定资产投资及建筑业

2015年,全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12.3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90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投资82.88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工业投资82.88亿元,同比增长11.4%;第三产业投资128.51亿元,同比增长16.8%。

房地产销售市场兴旺。全县资质以上房地产企业达20家,本年完成投资17.77亿元,同比增长41.4%;商品房施工面积188.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7%,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80.9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3.5%;商品房销售面积43.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商品房销售额16.96亿元,同比增长12.0%。

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达13家,签订的合同额34.25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本年新签订合同额23.94亿元,同比增长12.2%。建筑业总产值18.43亿元,同比增长21.1%,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7.31亿元,同比增长17.2%;安装工程产值0.99亿元,同比增长123.5%。

五、交通、邮电、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县年末实有公路通车里程2810公里,全县公路密度为199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公路运输企业完成客运量741.76万人,同比增长5.09%,客运周转量33256.1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5.10%。完成货运量1130.04万吨,同比增长5.10%;货运周转量12440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0.20%。

邮电通信业平稳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3344.55万元,同比增长2.7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529.4万元,同比增长11.35%;电信业务总量17815.15万元,同比增长0.34%;移动电话用户发展到45.57万户,固定电话用户1.89万户,有限宽带用户达到7.63万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亿元。目前,全县拥有星级饭店4家,4A级旅游景区2处,3A级旅游景区2处,2A级旅游景区5处。

六、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7亿元,同比增长10.8%。分区域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4.66亿元,同比增长10.47%;农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3.11亿元,同比增长11.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6.32亿元,同比增长11%;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44亿元,同比增长10%。

七、对外经贸

对外经贸平稳发展。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5.32亿美元,同比下降21.2%。其中:出口2.79亿美元,同比增长28.5%;进口2.52亿美元,同比下降44.9%。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收支不断优化。全县境内财政总收入实现35.64亿元,同比增长3.78%。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7.72亿元,同比增长8.38%;其中,税收收入19.70亿元,同比增长1.28%,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71.1%。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民生投入持续加大。全县财政支出36.69亿元,同比增长12.74%。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92亿元,同比增长21.37%;农林水支出5.14亿元,同比增长27.54%;医疗卫生支出3.78亿元,同比增长16.61%;教育支出6.8亿元,同比增长4.3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59亿元,同比增长95.03%。全县国、地两税收入达到28.6亿元,同比下降1.47%。其中,国税收入10.12亿元,同比下降11.08%;地税收入18.45亿元,同比增长4.74%。

金融业发展良好。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9.9亿元,比年初增加26.78亿元,同比增长14.6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49.46亿元,比年初增加21.49亿元,同比增长16.79%。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7.06亿元,比年初增加2.73亿元,同比增长11.2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46.36亿元,比年初增加21.18亿元,同比增长16.92%。其中,住户贷款44.1亿元,比年初增加2.76亿元,同比增长6.67%;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102.26亿元, 比年初增加18.42亿元,同比增长21.97%。

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公司达到17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40.9%。其中,财险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55.66%;人身险收入2.55亿元,增长32.81%。全年赔付额1.6亿元,其中,财险赔付0.75亿元,人身险赔付0.85亿元。

九、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实现新突破。全年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8家,65个项目列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取得市级以上科学技术奖5项,全年受理发明专利申请量247件,发明专利授权量35件,专利授权量199件,年末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2485人。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年末全县拥有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4587人;普通中学18所,在校生2.88万人;小学108所,在校生3.29万人;幼儿园、学前班125处,在园、班儿童1.9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27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全年考入重点大学373人,其中:北大1人。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县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14个;公共图书馆1处,藏书14万卷(册)。年末全县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功率2千瓦。广播播出节目1套,全年播音时间5266小时;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8988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100%。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1处,其中医院、卫生院19处,卫生防疫站,卫生学校1处。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人员数171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1238人,注册护士1203人。全县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2201张。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内我县运动员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得12枚奖牌,其中:9枚金牌、3枚铜牌。

十、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年末城区建成面积达到48.7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1929.9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9.6%;城市绿地面积1630.59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3.4%;公园绿地面积270.05万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52.8%,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更加优化。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减少COD排放量413吨,减少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329.2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8%;县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5.31%;工业三废达标率100%。

安全生产事故不断下降。全年未发生较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事故79起,受伤65人,同比增长12%,死亡8人,同比下降11.1%,经济损失2.11万元,同比下降22.7%。

十一、市场物价

物价水平保持低位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2%。在居民消费价格的八大类别中,食品类上涨1.6%、烟酒及用品上涨3.3%、衣着类上涨3.0%、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上涨1.1%、交通和通讯类用品下降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6%、居住类上涨1.7%。

十二、人口、居民生活、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有序增长。年末全县常住人口61.5万人,户籍人口63.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065人,出生率9.63‰;死亡人口3445人,死亡率5.47‰;人口自然增长率4.16‰。

农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90元,同比增长9.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8827.94元,其中,食品烟酒支出2751.88元;衣着支出484.98元;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546.49元;居住支出1346.26元;交通通信支出1406.79元;医疗保健支出849.74元;教育文化娱乐支出1214.45元,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227.56元。

劳动就业保持稳定,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含劳务派遣)52302元,同比增长14.2%。再就业机制不断完善,全县设立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6处。全年城镇安置就业8325人,安置下岗失业职工1725人,完成各类就业培训7236人次;全年向县外输出劳务人员8991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68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

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6.16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收缴额57751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8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收缴额30091万元,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企业离退休人员7837人,为企业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20265万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100%。全县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9万人,享受失业保险人数318人,发放失业保险金1162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96万人,收缴医疗保险13748万元,支付医疗保险费11706万元。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5.6万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52.24万人。

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1561人,其中,城镇762人,农村20799人。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年2880元,城镇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380元。五保供养工作顺利推进。全县收养性社会福利院14个,床位1141张。

时光轴

RAG12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一二三四五”战略部署为引领,凝神聚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十二五”胜利收官,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跃上历史性新台阶。一、综 合经济实力更加雄厚。2015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02.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1%,人均GDP达到65735元。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1:49.6:41.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6.53亿元,可比增长4.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0.01亿元,可比增长9.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6.43亿元,可比增长10.2%。二、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发展稳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6.55亿元,同比增长4.71%。其中,农业产值41.46亿元,同比增长4.75%;林业产值2.61亿元,同比增长4.61%;牧业产值27.26亿元,同比增长4.58%;渔业产值2.94亿元,同比增长4.6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9亿元,同比增长4.72%。RAG-ES2024-09-11
种植业提质增效。粮食总产量达到133.02万吨,同比增长1.0%,单产达594.9公斤/亩,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主要农牧产品产量见下表:主要农牧业产品产量 指   标 单  位 绝对值 比上年增长(±%) 粮食产量 万吨 133.02 1.0 夏粮产量 万吨 64.89 1.6 秋粮产量 万吨 68.13 0.5 棉花产量 万吨 0.42 0.0 油料产量 万吨 0.60 1.7 蔬菜产量 万吨 114.71 2.7 水果产量 万吨 1.16 81.3 生猪年末存栏 万头 72.78 -4.1 牛年末存栏 万头 16.19 -18.9 羊年末存栏 万只 24.86 -0.2 肉类产量 万吨 11.22 -3.9 禽蛋产量 万吨 4.10 0.2 奶类产量 万吨 2.21 -0.5 RAG-ES2024-09-11
 林业生态发展良好。林地面积69.20万亩,造林面积3.17万亩。木材产量1.14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344.5万立方米。水产经济稳步发展。全县水产养殖面积4.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7万吨,繁育各种鱼苗2亿尾,渔业总产值2.3亿元。完成黄河湾翘嘴红鲌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发展家庭渔场1家,达到6家;认证无公害产地2处,达到8处;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处,达到5处。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达211.39万千瓦,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2.07万千瓦;大中型农用拖拉机8453台,联合收割机4861台,塑料薄膜使用量0.50万吨。全年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8.35万吨,同比下降1.8%;机电井11610眼,有效灌溉面积5.31万公顷。三、工 业2015年,全县上下认真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千方百计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增创发展新优势,稳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确保了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处于合理区间。RAG-ES2024-09-11
浏览 5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