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乡
地名由来:昙华乡因境内昙华山而得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昙华乡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昙华乡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在大姚境内中部,有一个因林境而秀丽、因山花而浪漫、因民族而火热的彝家故土,那就是昙华。昙华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43公里,东临六苴,北上桂花,南走祥云,西北毗邻三台,东南经通新街。辖七个村民委员会,郡:昙华、赤石岩、小兴厂、菜西拉、麻秸房、子米地、卡拉地、,共有56个村民小组。全乡以盛产葱木、脱毒洋芋、薄皮核桃、野坝子蜂蜜而闻名,四季山花不断,其中以茶花、马缨花、月季花最为娇艳。绿树成荫、山水秀丽,民族文化底蕴丰厚,彝族风情浓郁,是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风水宝地。境区森林覆盖率高,冬暖夏凉,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每年的茶花节,全国各地的游客云集昙华来观赏美丽的山花,感受大自然的崇静、参加民族歌舞。全乡国土面积152.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7000多人。昙华地处大百草岭南麓,地势中高,四周渐低。最高海拔3117米,在昙华乡政府驻地后约600米的昙华山顶,最低海拔1149米,在昙华赤石岩的芹菜冲村。境内山地面积广大,地势起伏、群山连绵、立体气候显著。全乡耕地面积小,仅有9000余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7.6%。年平均温度11.4℃,日照2847小时,是云南省日照最长的乡之一。常年雨量充沛、平均降雨量可达1149毫米,四季多雾,空气潮湿。全乡主要河流共有六条,径流量为 立方米。自然资源:昙华有丰富的特产葱木、花椒、核桃和松子、板栗、香椿,珍贵的药材黄山药、木香、何首乌、半夏,有珍稀的树种红豆杉、罗汉松、白杨木、铁杉、红梨木、毛竹,同时还有丰富的农作物特产,如水果型红叶萝卜,全顺88和紫花大西洋脱毒洋芋,无毒-,是全县包谷和豆类的主产区,昙华还是养殖业的重要基地,为全县乃至全省提供了无毒无病的生态野味和生态绿色食品。历史文化:昙华是彝族人口聚集的乡镇,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彝族文化,团结进取的民族精神。早在八千多年前,居住在彝居的祖辈们为了观察天象,记算时间,便发明了太阳十八月历,在人类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比被称为人类文明标志的西方玛雅文化早4500多年,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新源头,现在昙华松子园仿古复建了十八月历太阳碑。
历史沿革:
1950年—1957年,属盐丰县第三区。
1958年,盐丰县合并大姚县后属六苴公社昙华管理区。
1972年,成立昙华公社。
1984年,改昙华区公所。
1988年,改昙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