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华寺公园

联合创作 · 2023-08-07 03:57

昙华寺公园,位于昆明市东门约3公里的金马山麓,原为明代光禄大夫施石桥的别墅,崇祯年间(1628──1644)其曾孙施泰维捐赠建寺,清道光年间(1821──1850)地震后重修。

昙华寺公园内有一棵优昙树(实为云南山玉兰,树龄已300多年)而得名,相传来自印度,寺因之得名,古树依然耸立在寺内藏经楼偏院内,墙上有石刻题泳“优昙献瑞”四个大字。

自然环境

气候条件

昙华寺公园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日照长、霜期短,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

动物资源

昙华寺公园有鸽子、鱼、虾、龟、鸟等动物。

植物资源

昙华寺公园有酸木瓜、山玉兰、火把果、贴梗海棠、火把果、杜鹃花、雪松等植物。

人文历史

历史发展

明代光禄大夫,著名学者施巨桥曾在这里建草堂别墅,读书治学。明崇祯年间,施巨桥曾孙施泰将祖业别墅捐赠建寺,由无穷禅师鸠工兴建。原草堂内有株优昙树(云南山玉兰)。优昙被誉为“佛花”,就树创寺,寺名昙华。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昆明地震,寺庙大部分建筑倒塌,住持心容、心正和尚,费17年心力,募化修葺。

清咸丰七年(1857年),寺又毁于兵燹,仅存正殿。光绪年间,喻芝、广法、续亮和尚先后再次倡建庵殿。

辛亥革命前后,方丈映空苦心经营,昙华寺“名花罗列,落英飐空”,成为昆明禅院名蓝。

1966年,文化大革命“扫四旧”,昙华寺佛像被毁,寺院殿宇失修。

1981年,昙华寺被扩建成一座访江南古典园林的公园,分为前园、中园、后园三部分。

主要景点

前院

前院是昙华寺老寺院位置,占地1.2公顷,前临金汁河。其山门为四墩金汁河,为四墩三门牌坊式建筑,琉璃戗角宝顶屋面,两侧为封闭景窗红墙。门前为1766平方米的广场,金汁河边筑80米长长石栏杆,正对院门,原观音殿、祖堂和藏经楼三重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殿前殿后形成4个庭院。原观音殿为三开间琉璃大屋顶歇山式建筑,正面悬“昙华寺”匾。庭院北面为“金苑”,南面是“碧园”,西园回廊水榭,小桥莲池,庭院深深,各具特色。原祖堂重建后辟为花鸟院,殿柱上悬挂清康熙年间书法家许宏勋的一副草书联:“白日寒林丝管静,青霄野竹寺门低”。

兰茂园

相传明洪武年间著名学者兰茂(1397年—1476年)曾在昙华寺一带为百姓治病,并在草堂种过枇杷树,为此在原办公室与温室处辟兰茂园。兰茂是明初著名的音韵学家、医药学家,著作有《韵略易通》《滇南本草》等。兰茂园于1999年元旦竣工。园内有兰茂先生半身塑像。回廊墙壁上镶嵌石刻兰茂诗词、音律及药理著述。原藏经楼高踞平台之上,曾改称“大义厅”,现辟为罗汉堂。院中南北厢房对称,辟为工艺美术服务部。

木兰园

木兰园原为树木苗圃,占地面积3.4公顷,1984年—1989年扩建为昙华寺中院,整个院落由几个小庭园组成。由“瑞应洞天”开凿隧道,避开公路,使两院连通。隧道出口处是绿色琉璃瓦屋面歇山式阁厅,中院辟有古滇联苑、木兰园、花廊水池等独成院落的景点。古滇联苑荟萃云南历代名人佳联巧对及小爨碑(为复制品,原碑在曲靖一中)。木兰园内,流水淙淙,莲池内放养着各种鱼类,供游人观赏。辟有钱南园纪念碑廊,钱南园先生是清代乾隆时期监察御史,著名书画家,相传为考察大河水患,曾到过昙华寺。木兰园北面有两层四角亭、双方亭、花廊、亭台、水榭,由曲廊相互联通,与树木、草坪、花卉融为一体,浑然天成,颇有江南园林风韵。雪松林中竖有大爨【cuàn】碑(为复制品,原碑在陆良县城内)。

瑞应塔景区

瑞应塔景区在中院后院,占地3.4公顷,地势高踞中院、前院之上。其辟有莲池、草坪园、瑞应塔、亭台、九龙茶碗等景点。

浏览 1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