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头红军墓群

张山头红军墓群

共 1584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45

历史沿革

民国十七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28~1935年)间,张山头曾是闽北红军中医院、中共闽北分区委和闽北红军独立团的驻地,多次发生惨烈战斗。1000多名红军战士因伤病牺牲于此,被就近掩埋,他们的身份都是闽北红军、红十军、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战士和苏区干部、赤卫队员,很多人连名字都没能留下。当地村民依照风俗,劈开竹子取“生”竹片为“碑”,并系上红飘带。每三块青砖、一个编号、一根红飘带就是一个红军墓。
2016年起,武夷山市全面推进对张山头红军墓群的抢救性保护。
张山头红军墓群
2023年2月,张山头红军墓群首次大规模修缮工作正式启动,完成近260座红军墓的修缮。

遗址特点

综述
张山头红军墓群距离小浆村7千米。小浆村位于237国道沿线,交通便利,距市区15千米、乡政府5千米,是老区村。这里曾是闽北红军中医院、中共闽北分区委和闽北红军独立团驻地。张山头红军墓群已初步清理1343座红军墓群和闽北红军中医院等革命遗址。张山头红军墓群主要包括东坑头片、瓦窑片、墓坪片三大片区。在墓群周边尚存闽北红军医院、门诊部、住院部、看守所、炮台、战壕等旧址、遗址。
红军墓群遗址
张山头红军墓群
红军墓所葬的主要为闽浙赣苏区红军官兵和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墓葬均为土堆墓,平面呈长条状,墓顶封土呈弧形,墓前干砌少量青薄砖(当地称合子砖)或石块作为封门,亦为墓冢标志。初步清理墓葬1343座,东坑头片墓冢数643座,瓦窑片墓冢数134座,墓坪片墓冢总数566座。以东坑头片区数量最多,是张山头红军墓群的核心部分。东坑头片由苦竹头、缺子凹、大枫树后等地块组成,闽北红军医院院长王日华同志墓和红军墓碑就处于东坑头区块中。墓坪片由老虎嘴、黄泥潭子、山头排、上坵盘、缺子凹、墓坪等地块组成。瓦窑片则为相对孤立区块。三大片区共占地面积286亩。每个墓冢由三块青砖垒成,一旁系着红飘带的竹竿上标着编号。
红军中医院遗址
张山头红军中医院遗址
据武夷山市党史资料记载,民国十七年(1928年)9月,第一次后(福建省五大农民暴动之一),当地党组织将伤员送到张山头养伤,这个医疗机构,被当地老百姓称作“红色医院”。该医院为团级机构,由一个独立营担任保卫重任。医院内设门诊、内科、外科、住院部、西药部、保卫排等部门。“红军中医院”存续8年,是闽北中央苏区建院时间最早、存续时间最长、建制规格最高的红军医院。

文物遗存

红军墓碑
红军墓群遗址内尚存红军墓碑一方,质地为风化岩石,正面平整,略呈不规则长条形,碑顶局部残缺,倭角宽30厘米、底宽70厘米、高80厘米。碑额正中阴刻五角星,五角星内有圆形纹饰。碑身铭文共计7字,正中阴刻“红军墓”三字,右下角阴刻“三一年立”四字。墓碑整体风化较为严重,但字迹仍可辨认。

历史价值

张山头红军墓群墓是单一反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苏维埃时期)的红军墓葬,是中国最大的唯一集体埋葬红军战士的一次葬遗存,在墓葬时间上具有补充缺环作用。在大量以建筑类遗存为主的革命文物中,张山头红军墓群以其地下遗存的形式完善了革命历史的史迹结构,集中体现了革命斗争的残酷性与艰巨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张山头红军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张山头红军墓群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小浆村张山头自然村。

交通信息

自驾: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张山头红军墓群,路程约5.4千米,用时约8分钟。
浏览 3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