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阳东吴墓

洞阳东吴墓

共 188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1:26

历史沿革

2015年11月开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马鞍山市文物局、当涂县文物管理所对位于当涂县姑孰镇洞阳村姑孰工业园内的“天子坟”东吴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2016年4月15~16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对发掘中的“天子坟”东吴墓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和听取发掘工作汇报,专家组一致认为,“天子坟”是一座高等级东吴贵族墓。

遗址特点

洞阳东吴墓墓坑基本呈“十”字形,长约19米,最大宽8.5(含耳室最大宽13.4)米,总面积约180平方米。墓坑深约3.6米。墓道水平方向长约12.8米,上口宽3.7米,方向165°。墓室由南往北依次由封门墙、墓门及挡土墙、甬道、前室及东西耳室、后室构成。墓砖室部分总长约15.4米,前室(含耳室)最大宽约11米,建筑面积约93平方米。现存封土南北长约47米,东西宽约35米,面积近1600平方米,最高部分封土厚3.1米。封土除西边和西南边保存相对完整外,北、东、东南面均被破坏,封土原范围东西宽约50米,南北长约60米。
从墓葬形制、规模、环境及随葬品推断,洞阳东吴墓为三国东吴高等级贵族合葬墓。该墓亦为有明确纪年的三国东吴墓葬,墓中出土的一块镜奁漆皮上有隶书“永安三(六?)年”纪年,此外还发现两块“永安四年”纪年墓砖。该墓虽未出土明确墓主身份的器物,但专家通过发掘结果与史料记载的比对,推测该墓为吴景帝的定陵。

文物遗存

综述
洞阳东吴墓出土文物有掐丝桃形金吊坠、十字形金饰、龙形金饰、龙戏金蟾金饰、蝉形金饰、掐丝蟾形金饰、掐丝狮形金饰、金质“飞天”人像、“大吉”人面形金饰、金叶、柳叶形金片、银质人面兽身像、鎏银辅首、铜质胡人骑兽、龙首形铜饰、琉璃串珠等。墓中还遗存了较多佛像,包括:金钿上立佛一身、铜质坐佛一身、铁质坐佛四身,另有铜质胡僧俑三身。这些佛像材质风格多样,时代特征明显。
金钿
金钿
洞阳东吴墓出土了一套由十三枚莲瓣形钿子组成的高等级饰品,均以金片做底,金丝勾形,炸金珠作填充,呈十二枚稍小,一枚稍大的组合,可谓之“十三钿”。钿子又称为宝钿,是一种镶嵌了珠宝的片状饰品,以圆形、莲瓣形多见,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钿子数量依级别高低而有所区别,据《晋书·舆服志》记载,晋时皇后用十二钿,三夫人用七钿,九嫔及公主用五钿,世妇用三钿。“天子坟”出土的金钿同为莲瓣形,但有13枚,较晋书所载皇后用钿又多出一枚,说明“十三钿”主人的级别不会低于皇族,也证明“天子坟”应为皇族合葬墓。“十三钿”中12枚较小钿子上分布着花瓣、卷草、禽鸟、对鸟、蟾蜍、兽脸等传统装饰题材,较大一枚钿子上有人形,边缘做镂空处理,使头带项光、顶有肉髻、身饰帔帛、下穿灯笼裤、八字脚站立的佛陀形象清晰可辨。
坐佛
坐佛
洞阳东吴墓出土了两类坐佛:一是铜质浅浮雕装饰件;一是铁质镂雕装饰片。铜质浅浮雕坐佛出土1件,为东吴地区多见的结跏趺坐式样,肉髻项光、双狮坐,面庞圆润敦厚,双手合于身前,做禅定状。佛像下方有衔环,背后有长约3厘米的铜钉,应为其他随葬物上脱落的装饰。铁质镂雕坐佛装饰片出土4件,形态相同。其中一件坐佛置于圆环中,环外圈上下左右各有一方形套口,环中间用镂雕的方式将坐佛的外轮廓线、项光、结跏趺座、覆莲座式样表达了出来。
胡人俑
胡人俑
洞阳东吴墓出土了3件铜质胡俑,均头戴尖帽,侧身立于伏狮上(图12),伏狮仅塑半身,身后有圆形插孔,应为脱落的构件。胡俑面目粗略,唯有尖帽表明了他们的胡人身份。他们侧身而立,没有表现腿部形态,双手合于身前,头部微俯,做恭肃谦卑状。

研究价值

洞阳东吴墓处于承汉启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体保存相对完整,其考古发掘和发现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是一项重大考古发现。

保护措施

洞阳东吴墓保护大棚
2019年10月,洞阳东吴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洞阳东吴墓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洞阳村东1千米处。

交通信息

自驾:自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洞阳东吴墓,路程约12.4千米,用时约24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