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祖谦及家族墓

吕祖谦及家族墓

共 1794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36

历史沿革

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吕祖谦及家族墓陆续出土了一些墓志。
1985年,武义县对吕祖谦墓作了抢救性的维修。
2014年,出土《吕好问圹志》。

遗址特点

综述
吕祖谦及家族墓分布在整个明招山范围内,已明确身份的吕氏家族墓共有墓冢11座,是由曾祖吕好问、伯祖吕本中、祖父吕忱中、父吕大器、吕祖谦及其弟吕祖俭,以及子孙至少六代合葬而成的家族墓地,具有鲜明的南宋墓葬特征。世代延续的族葬墓地在江南地区较为少见,“聚族而葬”是作为“理学名家”的吕祖谦苦心经营,践行儒家丧葬伦理的体现。
吕祖谦及家族墓
吕祖谦墓坐南朝北,有三级拜台;家族墓分布于吕祖谦墓周边。墓北有朱吕讲堂,相传为当年讲学之所,现存为清代建筑。讲堂东侧为明招寺,主体建筑为清代。
选址风水格局
吕祖谦及家族墓墓葬因地制宜,朝向方位不一,但遵循背山面水和主次有别的基本格局。大环境以明招山和黄公山为主轴,以玩珠山为案山,黄公山为朝山,左右山体环抱,前有小白溪横贯而过,负阴抱阳。在明招山构成“环抱之地—背风、向阳、面水、藏风、纳气”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圈椅形”地貌展现了江南南宋墓葬典型的风水特征。

文物遗存

综述
吕祖谦及家族墓志共出土十七通。对研究明招山吕氏家族墓地的形成与规划,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吕好问圹志》
《 吕好问圹志》
石高约81公分、宽约65公分、厚约10公分。2014年,出土于明招山太师塘吕好问墓,为红砂岩质,与明招山出土的其他墓志材质不同,本地亦无此种石料。宋二十三年(1153年)改葬之时,志石随同吕好问的灵柩自桂林迁来明招山。志石前半截,为吕本中撰写,后半截为吕用中执笔,字体风格、大小行距,迥乎不同。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之前,吕本中、吕弸中已经去世,改葬事务则由吕用中负责。据此可知,绍兴元年吕本中志墓时,已在志石上预留了足够的补刻空间,以备日后的补刊,可见将吕好问归葬故里或改葬他处是既定的规划。
《吕弸中圹志》
《吕弸中圹志》
石高约80公分、宽约63公分、厚约12公分。吕弸中,是吕氏家族入葬明招山的第一人。选择明招山为葬地,或许是因为他于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终于男大伦婺州武义县丞廨舍”的缘故。当时,也许尚无建立永久性墓地的打算,故《圹志》只曰“藁葬”。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吕好问、吕弸中妻文氏的灵柩,自桂林迁来。同时,对吕弸中进行了改葬,始有永久性家族墓地的规划。

历史文化

吕祖谦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号东莱,南宋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婺学金华学派领袖,与朱熹、张栻合称“东南三贤”。吕祖谦为“明招文化”创始人,其自曾祖父一代归宿于明招山,自己在守孝期间两次于明招讲院讲学,“四方之士争趋之”,丁忧期间重新修订《丧葬礼》,定《祭礼》,明招文化于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

文物价值

吕祖谦及家族墓蕴含着墓葬风水格局与科学选址、“明招文化”、儒释道三位一体等多重文化精神,展现了宋韵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间的联结,是江南地区宋韵文化的重要场所与独特标志。

保护措施

2013年5月,吕祖谦及家族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吕祖谦及家族墓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白洋街道上陈村明招山麓。

交通信息

自驾:自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吕祖谦及家族墓,路程约10.3千米,用时约23分钟。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