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

共 1760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10:21

历史沿革

天王府遗址
明代,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一带为汉王府。
清代初期,为衙署所在地。
清咸丰三年(1853年)3月19日,太平军攻占江宁府,定都并改称,在两江总督府衙旧址的基础上,修建皇宫,即为太平天国天王的王府。
清同治三年(1864年),清军将领曾国荃率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天王府被纵火焚毁。同治九年(1870年),清廷重建为两江总督衙署。
民国元年(1912年),太平天国天王府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所在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改为国民政府总统府,至解放军占领南京。
1951年,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一百周年之际,由题写碑文的“太平天国起义一百周年纪念碑”,立于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的照壁之前,供游人缅怀凭吊。

建筑格局

天王府遗址
太平天国天王府为清末农民起义政权太平天国的皇宫,现存遗址由西花园及大殿、暖阁、穿堂等遗迹组成,原规模较大,方圆十余里,有重墙两道,每道围墙都高达二丈。
太平天天王府分外城、内城两部分;外城名为“太阳城,内城名为“金龙城”。太阳城的正门为天朝门,门前有御沟,沟宽、深各两丈,沟上有桥,桥前有镌刻着“天朝”的石坊一块。金龙城的正门为圣天门,门内东西两侧有三层高的“朝房”,正面为金龙殿,金龙殿后有二殿、三殿、后宫林苑。

主要建筑

西花园

天王府遗址
太平天国天王府西花园在清代以后几经增修,还部分保留着当年的景物,如六角亭、方胜亭、望亭和人工开凿的水池中的石坊等。在西花园水池中、假山上曾打捞、发现过洪秀全“纶音”碑碑额和碑座、石鼓等太平天国的文物。

后林苑

太平天国天王府后林苑与内城的东花园、西花园,一起构成了天王府的游乐区,内有奇花异草,台榭亭阁,塘方十数亩的水池,曲径通幽的园圃;有临风揽翠的石舫,蓄养着虎、豹、孔雀等动物。

外城广场

外城广场,占地约1平方千米,最南端屹立着一列黄色大照壁,宽逾九十丈,上边彩绘着龙虎狮象图案,张挂着天王的若干诏旨;照壁以北,品字式的三座牌坊拔地而耸:正面一座,“全金立匾,上横书四大字曰‘天堂路通’”,是谓“天朝牌坊”;左右两座,一书“天子万年”,一书“太平一统”,朱漆栋柱,遥相呼应。牌坊之侧,又竖着“文武下马牌”,那是太平天国官员来到天王府前必得下马的地点。

文物价值

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是中国保存较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是研究相关历史珍贵的文物资料,为研究历史上的农民运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文物保护

1982年2月23日,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被公布为
2002年,南京市文物局在太平天国天王府中轴线东部,复原了天王宝座、天王书房、枢密室等场景。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主词条:
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民族英雄。族名仁坤,曾用名火秀,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福源水村人。
清道光年间,洪秀全撰写《原道救世歌》等作品。清咸丰元年(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并就任天王,定国号太平天国。咸丰三年(1853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建都之后,洪秀全分兵占领长江各省,派兵北伐、西征并摧毁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六年(1856年),洪秀全诛杨秀清、韦昌辉,史称“天京事变”,随后,他迅速启用等新将领;并以为军师,推行新政。清同治三年(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天京病逝,享年51岁。

相关事件

主词条:
太平天国运动是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清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位于玄武区292号。

交通线路

乘坐南京公交3路、6路、12路于王府站下车即可到达。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