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是临武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矿业秩序专项整治、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和各种增支因素的影响,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强力推进“三化”进程,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基本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综 合
2006年,全县GDP为35589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748万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88876万元,下降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05266元,增长12.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2033元,比上年增加382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7.3:53.1:29.6,与上年比,第一产业比重增加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1.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2.7%,下降0.3个百分点。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新进展。工业企业克服自然灾害、原材料不足等困难,保持良好经济效益。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77683万元,下降1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2家,新增11家,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2.86%;利润总额14807万元。其中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8625万元,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的39.7%。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县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其中临武舜华鸭业获全省禽类加工五强企业称号,金福科技获全省十佳成长性企业称号。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18049万元,增长20.49%;上缴税金297万元,增长80.0 %;龙头企业带动基地总产值达到16953万元,增长20.82%。城市化进程迈出新步伐。东塔新区建设进展顺利,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4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1.12%,比上年高2.06个百分点。全社会非农产业劳动者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62.76%,比重增加9.19个百分点。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全县8件实事14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98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89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184人;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826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902人。建设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824平方米。扩改建乡镇敬老院2所,集中入住五保对象72人。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乡镇卫生院2所。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产业升级难度大;污染减排压力大;农村和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受灾严重,粮食产量有所下降。2006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3.38千公顷,增长1.91%,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4.35千公顷,增长0.81%。油料种植面积1.21千公顷,增长7.98%。蔬菜种植面积7.84千公顷,增长2.52%。粮食总产量13.12万吨,下降2.19%,其中谷物总产量11.24万吨,下降1.52%。特色农业稳步增长。蔬菜23.88万吨,增长0.42%;水果4.59万吨,增长7.6%;临武鸭出笼385.05万羽,增加29万羽。养殖业稳步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34035吨,增长4.8%;出栏肉猪36.66万头,增长3.3%;出笼家禽398.5万羽,增长2.9%;出栏牛0.99万头,增长1.0 %;出栏羊6.54万只;禽蛋1933吨,增加1.7%;水产品3542吨,下降20.2%。
农业结构适时调整。优质稻种植13.3千公顷,比去年增加0.14千公顷;烟叶、蔬菜、瓜果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分别增长2.86%、2.52%和14.21%。牧业和副业的比例不断提高,农、林、牧、渔、副比例由去年的60.8:5.4:29.0:3.5:1.2变为60.0:5.0:31.1:2.6:1.3。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3436处,投入资金6115万元,完成土石方519.8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平方公里。全县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1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27.73万千瓦,增长11.8%。全年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667公顷,其中退耕造林334公顷,荒山荒地造林3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3.08%。
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全县农村投资50898元,增长23.6%。财政支农支出3373万元,增长10.3%。新增蓄引提水量184万方,帮助1.3万人和1.4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606口;建成县到乡镇公路14.2公里,建成通村公路82.9公里。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大幅下降。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177683万元,比上年下降1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1886万元,下降42.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7930万元,增长10.72%;大中型企业增加值6718万元,下降24.3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原煤124.7万吨,下降13.5%;锡锭3310吨,下降35.45%;锡精矿含锡量15777吨,下降52.95%;钨精矿2592吨,增长4.32%;铅精矿含铅量1130吨, 下降21.69%;锌精矿含锌量1661吨,增长0.97%;铅锭23002吨,增长9.08%;发电量3418.5万千瓦小时,增长16.84%。
建筑业发展缓慢。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193万元,下降3.8%。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4家,实现利润475.1万元,增长57.0%;税金29.1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97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9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2285万元,比上年增长40.0%。其中城镇投资121387万元,增长48.2%;农村投资49241万元,增长19.5%。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75万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88896万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516万元。年内新开工项目62个。
工业投入力度大。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全部工业完成投资88896万元。以煤炭、有色金属为主的采掘业投资69102万元;以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龙头的制造业投资增长迅速,完成投资21794万元。支柱产业和优势企业的发展,有力推进了全县工业化进程。
重点工程投资项目进展顺利。全县21大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24951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9.6%。舜华鸭业马口铁罐头生产线工程、湘桂冶炼厂扩建工程、双龙公司高纯铅提银产品工程、官山路桥工程、通乡通村公路工程进展顺利。
五、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继续发展。2006年,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0996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0%。旅客周转量58348万人公里,增长1.3%。全年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115296万吨公里,增长0.97%。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0174万元,增长52.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994.9万元,增长31.04%;电信业务总量2555万元,增长9.2%,移动业务总量15906万元,增长53.1;联通业务总量717.96万元,增长32.2%。移动电话用户6.9万户,比上年净增1.2万户。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贸易
消费品市场日益活跃。2006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065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县以上40748.8万元,增长15.6%;县以下43316.1万元,增长12.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74640万元,增长13.9%;餐饮业8447.7万元,增长16.2%;其他行业977万元,增长7.7%。
外经外贸取得新进展。2006年,全县外贸出口总额为212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1万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22万美元,增长11.4%。劳务输出74人。实际利用内资71531万元,增加25.5%。
七、财政、金融与保险
财税收入质量明显提高。200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3298万元,其中上划中央“两税”完成8427万元;上划中省“两个所得税”完成1363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508万元,同比增长2.2%。完成税收收入总量18027万元,其中工商税收收入17166万元。地方税收收入完成8237万元,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0.98%,实现了财政收入总量与质量同步提高。全县完成一般预算支出35193万元,同比增长28.5%,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发放及基础建设、农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项目得到基本保障。
金融机构存贷款快速增长,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72392万元,比年初增加44853万元,增长19.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8870万元,比年初增加28847万元;企业存款余额27570万元,比年初增加5844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3348万元,比年初增加79297万元。其中工业贷款余额3764万元,比年初增加1915万元,农业贷款36934万元,比年初增加5089万元,个人短期贷款642万元,比年初增加19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9356万元,比年初增加132万元。
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全年保费收入4956.67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77.66万元;寿险收入3921.31万元。各项赔付支出872.65万元,其中人身险赔款445.19万元;财产险赔款146.88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有新突破。全年安排科技费用676万元,比上年增长8.5%,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2.5%。全年申请专利25项,实施专利60项,创产值19078万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新增高新技术产品企业3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5863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利税5118.6万元。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普通中学26所,比去年减少2所;初中学校招生2093人,在校11389人,毕业6295人。普通初中入学率95.8%;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2.8%,下降0.53个百分点;高中学校招生1607人,在校4987人,毕业8465人。普通小学180所,增加29所,招生5322人,在校学生20911人,毕业257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5%;比去年提高0.09个百分点,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0.96 %,减少了0.21个百分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2510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315人,中学专任教师1128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06年,举办了首届临武县艺术节。首届艺术节共评选了民间特色节目表演奖13个,各项优秀作品奖56个。还精心组织参加郴州市第四届艺术节的各项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以送电影下乡为主要内容的“三送”下乡活动,顺利完成50多场放映任务。文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经鉴定我县馆藏有国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58件,全县文物藏品列入全省信息指标网络系统。“秀岩崖题刻”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开展“扫黄打非”,净化文化市场,全年共收缴并销毁非法盗版出版物6055册,收缴销毁非法盗版音像制品1824张,收缴非法地下“六合彩”读物(书刊)20178册。网吧专项整治共查处违法经营的网吧33家,取缔“黑网吧”8家。
广播电视事业日益繁荣。全县现有广播电视台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全县网内用户达30000户。县电视台新上栏目《岁月写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顺利推进。
卫生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加快。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25家,卫生机构床位数586张,卫生技术人员790人,其中执业医师214人,执业(助理)医师183人,注册护士200人。全县拥有诊所41个,执业医师51人,执业助理医师18人;农村卫生室338个,执业(助理)医师105人;大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217755人,参合率达85.5%。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大力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安装健身器材1套。在省十运会中,获1银、1铜的好成绩。在郴州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中,获1金、5银,6铜,1人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的较好成绩。
十、环境保护
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2006年,全县有环保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18人;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4.5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面积4.5平方公里。河、湖、空气、重点污染源的监测继续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6.47%。全县工业污染源基本实现达标排放,列入省、市考核32家重点企业全部达标。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320561人,其中市镇人口112744人,乡村人口207817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1.61‰,死亡率为6.68‰,自然增长率为4.93‰。全县常住人口为29.61万人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居民收入增速减缓。2006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58.6元,比上年增加823.4元,增长9.2%;其中人均工薪收入6395元,增长6.7%,经营净收入1327元,增长24.6%,财产性收入1555元,增长20.3%,转移性收入1013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968元,增加166.3元,增长4.37%,其中工资性收入1868.6元,增长26.57%;家庭经营收入1861.7元,下降11.3%;转移性收入138.0元,增长5.5%;财产性收入100.0元,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0.5元,增长8.5%。城乡居民的消费方式、消费渠道和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198元,其中服务性消费指出2244元,增长8.9%;人均交通与通讯支出815.8元,占消费支出11.3%;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702.8元,占9.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9%;人均居住面积37.7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14.12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0.0%;人均住房面积28.83平方米。农民居住质量不断提高,农民居住质量指数达54.89%,比去年增加13.7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2006年,全县新增就业人数298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9%;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8796人,完成职业培训15306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单位49个,参保人数10253人,新增参保人数3184人,发放基本养老金1272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单位315个,参保人数770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709人,新增2103人,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2429人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922人,新增参保人数1826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6860人,发放城镇低保资金54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已保人数14542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83万元。
注:1、本公报为初步统计数。
2、临武县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2006年是临武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矿业秩序专项整治、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和各种增支因素的影响,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迎难而上,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强力推进“三化”进程,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基本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综 合2006年,全县GDP为355890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748万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88876万元,下降16.9%;第三产业增加值105266元,增长12.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2033元,比上年增加382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7.3:53.1:29.6,与上年比,第一产业比重增加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1.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2.7%,下降0.3个百分点。 | RAG-ES | 2024-09-11 |
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取得新进展。工业企业克服自然灾害、原材料不足等困难,保持良好经济效益。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77683万元,下降17.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2家,新增11家,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92.86%;利润总额14807万元。其中制造业完成增加值58625万元,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的39.7%。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全县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其中临武舜华鸭业获全省禽类加工五强企业称号,金福科技获全省十佳成长性企业称号。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18049万元,增长20.49%;上缴税金297万元,增长80.0 %;龙头企业带动基地总产值达到16953万元,增长20.82%。城市化进程迈出新步伐。东塔新区建设进展顺利,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4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1.12%,比上年高2.06个百分点。全社会非农产业劳动者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62.76%,比重增加9.19个百分点。 | RAG-ES | 2024-09-11 |
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全县8件实事14个考核项目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98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89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人数3184人;基本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1826人;工伤保险新增参保人数2902人。建设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824平方米。扩改建乡镇敬老院2所,集中入住五保对象72人。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乡镇卫生院2所。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产业升级难度大;污染减排压力大;农村和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二、农 业农业生产受灾严重,粮食产量有所下降。2006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3.38千公顷,增长1.91%,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4.35千公顷,增长0.81%。油料种植面积1.21千公顷,增长7.98%。蔬菜种植面积7.84千公顷,增长2.52%。粮食总产量13.12万吨,下降2.19%,其中谷物总产量11.24万吨,下降1.52%。特色农业稳步增长。蔬菜23.88万吨,增长0.42%;水果4.59万吨,增长7.6%;临武鸭出笼385.05万羽,增加29万羽。养殖业稳步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34035吨,增长4.8%;出栏肉猪36.66万头,增长3.3%;出笼家禽398.5万羽,增长2.9%;出栏牛0.99万头,增长1.0 %;出栏羊6.54万只;禽蛋1933吨,增加1.7%;水产品3542吨,下降20.2%。 | RAG-ES | 2024-0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