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云居寺塔及石经

共 2943字,需浏览 6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贞观二年静琬题记刻石
房山石经由隋静琬(即智苑)发起,静琬继承其师慧思遗愿,自隋大业年间(605年~617年)开始刻造,唐贞观八年(634年)刻《华严经》和嵌于雷音洞四壁的《》、《胜鬘经》等经石146块,至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刻完《涅槃经》后静琬圆寂。
唐开元年间,在皇室的支持下,静琬的第四代弟子惠暹在雷音洞(石经堂)下辟新堂两户(即今第一、二洞),镌刻石经。中晚唐时期,由于地方官吏支持和佛徒的施助,先后刻经100余部,经石4000多块,分藏九洞之中。五代战乱时期,石经的刻造陷于停顿。
辽圣宗太平七年(1027年)涿州刺史韩绍芳对石经进行验名对数,并将云居寺石经情况奏闻圣宗,促使刻经事业继续发展。韩绍芳和云居寺住持继刻、补刻了几部石经。
石经山雷音洞
辽道宗大安九年(1093年),通理用用募化来的资财继续刻经,还为静琬修造了一座石舍利塔,次年资财用尽,刻经被迫中止,共刻成小型经板4080块。通理有计划地补刻前人所缺的经,使大乘经、律、论三藏完备。
辽天庆七年(1117年),善锐、善定在云居寺的西南角开凿一地穴,将通理所刻的小型经板以及道宗时刻成而未及放入洞中的大型经板180块,一并放进地穴,并在上面筑台建塔,作为藏经所在地之标志。通理弟子善伏也续刻一百多卷十三帙石经。
金代续刻石经始于辽天会十年(1132年)。后天会十四年(1136年)有燕京圆福寺僧见嵩续刻《大都王经》1帙(10卷)。
石经地宫内部
金天眷元年至皇统九年(1138年~1149年)间,有奉圣州(今河北涿鹿)保宁寺僧玄英暨弟子史君庆、刘庆余等续刻密宗经典39帙。
金熙宗皇统九年至明昌初年(1149年~1190年),有金章宗的皇伯汉王、刘丞相夫人、张宗仁等续刻阿含等20帙。此外还有不知名的刻经者所刻《金刚摧碎陀罗尼经》、《大藏教诸佛菩萨名号集》、《释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罗尼集》等。金刻石经,除《大教王经》藏于东峰第三洞外,余均埋于压经塔下地穴内。
元代石经的镌刻又告停顿。
明代朝廷修葺云居寺和石经山,万历、天启、崇祯年间,有吴兴沙门真程劝募京官居士葛一龙、董其昌等续刻石经。计划有《四十华严》等十余种。因原有石洞均已藏满封闭,故另在雷音洞左面新开一小洞,砌石为墙,将所刻经碑藏入,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为题“宝藏”二字,俗称“宝藏洞”(第六洞)。云居寺的石经刻造,至此结束。
石经地宫

建筑格局

云居寺塔有北京地区现存的唐塔,其中数量为七座半,分别为:景云二年塔(711年)、太极元年塔(712年)、开元十年塔(722年)、开元十五年塔(727年)、梦堂庵塔、金仙公主塔(721年)、石经山单檐唐塔(898年)、石经山施茶亭残塔。其中六座有明确纪年。金仙公主塔和不远处的单檐唐塔均位于石经山之巅的未开放区域。在金仙公主塔的不远处的另一个山头的悬崖边,屹立着另一座单檐唐塔。在云居寺北塔的四隅,坐落着四座形制相似的唐代密檐古塔,如众星拱月般围绕着中心的辽代北塔。
1976年,梦堂庵塔从水头村迁移至此。在石经山的半山腰施茶亭处,还有一座唐代密檐残塔。这是一座由毁弃的残件拼接而成的唐塔,仅有塔刹和五层密檐为唐代旧物,塔身为新建。
云居寺还有五座辽代古塔,压经塔又名续秘藏石经塔,位于琬公塔的正前方,石经地宫的正上方,为一八角七级密檐式塔。在云居寺北塔的土台下,还坐落着三座清代的覆钵式砖塔,分别是清代云居寺溟波、圆通、了尘三位主持大师的墓塔。
云居寺辽塔和唐塔

主要建筑

佛塔部分

石经部分

石经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刻佛教大藏经”。这部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创始人为隋末高僧静琬。刻经事业历经隋、唐、、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现发现完整的大小经版共14278块,计佛经1122部、3572卷,镌字总量达3500多万字。房山石经分两地保存,有4196块存放在石经山九个藏经洞内,有10082块存放在石经地宫中。
云居寺辽金石经

研究价值

云居寺附近保存下来的盛唐时期的石塔和辽代的砖塔,其塔内的雕刻佛像、供养人、金刚力士等,神态生动,线条流畅,显示了唐辽时代建筑和雕刻艺术的高度成就。数量之多,雕琢之精,都是北京地区所罕见的。
房山云居寺石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极其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享有“国之重宝”、“石经长城”的美誉。它对中国古代文化、历史、艺术以及佛教历史和典籍的研究,都具有重大价值和意义。在书法艺术方面,"隋代的刻经,已是当代高手所书,唐代的刻经,更具有唐代书法的优美风格,和欧、虞、褚、薛等大家的碑刻相比亦无逊色,其艺术价值之高,早为书法界所称道"(启功先生语)。从石经中也可以看到中国书法风格的变迁和文字演变(如:俗写字、异体字、简化字、武周时期新造字等)情况。在雕刻艺术方面,如造像风格、刻字技巧等,也是今天值得汲取、借鉴的。
董其昌题“宝藏”石刻拓本
房山云居寺石经中有许多经文后附刻有题记,这些题记是研究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俗习惯的宝贵资料。如题记中发现了一些唐代天宝至贞元间北方州郡的手工业和商业的行会资料,特别是大历以后,出现了较复杂的手工加工业和经营百货的商业组织,只反映了当时涿州地区工商业生产组织和发展情况,还有的题记中,有刻经人的官衔,有些可与史籍相印证,有些则可补官志所载之缺。就佛教史来说,一个时期石经刻造数量之多寡,说明一定历史条件下佛教发展的盛衰。隋唐以来的石经,对于校勘木刻藏经的误字、脱字等,更是最可靠的实物依据。例如第三洞中存放的唐初玄导所刻的《胜天王段若波罗密经》上发现一篇经序,订正了日本《大正藏》所载经序中的误字和脱字多达26个。

保护措施

云居寺塔及石经文保碑
1961年3月4日,房山云居寺塔及石经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世纪90年代,在原址上改建了一座现代化地宫,面积达400平方米,底板、侧墙和顶板均采取了防水设施,室内空气置换为纯度达99%的,温度保持在25摄氏度。
1999年9月9日,在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佛教仪式后,云居寺石经重新回藏地穴。回藏并不意味着与世隔绝,人们依然可以通过参观廊的大玻璃瞻仰地宫里的石经。
2014年9月9日,历经五年的修复,云居寺地标“南塔”终于复建完工。2014年9月9日上午,云居寺举行南塔落成观瞻仪式。由于是全国首例复建古塔,没有先例可循,唯一的依据就是老照片。经过8次方案修改和5年艰苦复建,云居寺南塔恢复了民国时旧貌。

旅游信息

地址

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

交通

云居寺距离市区70公里,沿京石高速到京周路下高速,向周口店方向行驶8公里左右,上京昆高速,再走20公里,到云居寺路下高速,再走6公里左右就到了目的地。

开放时间

夏季8点半开门,冬季9点开门

票价

门票40元,60岁以上半价优惠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