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13-01-01 00:00

2013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委、市政府的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推进“四个华丽转身”,开创了社会大局稳定、经济较快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4.05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1.22亿元,增长13.5%。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24.82 :39.93 :35.25, 与上年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8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5.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3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6.06亿元,同比增长11.9%;其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59.87%。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6.96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56%,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

  民生100工程成绩显著。民生100工程的94项考核指标,圆满完成,连续九年被评为省、市为民办实事工作先进单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荣获全市二等奖。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5.67千公顷,粮食产量27.94万吨,下降2.1%。油菜种植面积16.55千公顷,增长3.43%;产量2.63万吨,增长5.6%。蔬菜种植面积6.65千公顷,增长8.5%;产量17.30万吨,增长8.3%。烤烟种植面积2.7千公顷,增长16.4%;产量0.76万吨,增长18.8%。出栏生猪40.51万头,下降0.34%;出栏牛0.81万头,增长9.46%;出栏羊0.44万头,增长41.9%;出笼家禽149.65万羽,下降0.78%;水产品产量6816吨,增长7.9%。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成功打造万亩双季稻“高产创建示范片”、万亩优质油茶(菜)、万亩优质脐橙、“万亩烟海”、万头优质生猪等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家、(新增宏远牧业、湘众药业、辰霖生态有限公司等3家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5个,其中富民香菇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发展新成员600余户,目前成员1000余户,经营总收入2000余万元。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县投资1.04亿元完成农村公路59条,103.1公里。完成土地整治和土地开发3万亩,流转土地21.6万亩,新建永乐江风光带防洪堤13公里,完成2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中小河流猴子港承坪河段、宜阳河洋际河段治理完成投资3300余万元。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点亮安仁”和“三年绿化攻坚”活动。全县各主要交通干线共安装太阳能、LED路灯6000余盏。投入村镇绿化资金4050万元,移栽乔木23万株、灌木12万株,建设公共绿地63处、3.15万平方。同时,加大 “空心村”改造,拆除危旧房屋5000余间。

  三、工业、建筑业和安全生产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和工业集中区建设,全年实施重大工业项目28个,完成投资26.3亿元,新建标准厂房35.2万平方米。2013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602180万元,工业增加值200189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7%和12.7%,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24%,比上年增长5.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2008万元,增加值161059.6万元,分别增长15.3%、13.4%。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20172万元,同口径比增长14.5%。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资料表明,大米加工8.11万吨,水泥124.1万吨,增长47.2%。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产值150323万元,增长35.8%。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8家。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3.2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2.37万平方米。

  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改善。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31起、死亡3人(均为交通事故死亡),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人数死亡率为亿分之0.1,同比下降0.0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增长。2013年,安仁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860204万元,同比增长34.7%;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中城镇投资510249万元,非农户投资193571万元,分别增长14.7%、195%。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73740万元,第二产业投资548163万元;第三产业投资281917万元;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340463万元,产业投资291713万元;民生工程投资42355万元;生态环境投资25910万元;基础设施投资232639万元;技改投资252567万元。

  房地产开发仍保持高速增长。全县共有2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共完成投资186191万元;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542415平方米,竣工面积604598平方米;商品房屋销售面积687671平方米,销售额195246万元,销售均价2839元/平方米。新建廉租住房200套、9999平方米。

  新型城市化蓬勃发展。按照“一江两岸、一城四区”格局,以“四创”为引领,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品位,全力打造独具魅力的山水田园生态城市。重点打通环城东路、环城北路和沿江风光带,加紧完成松山水利综合开发、新行政中心、火车站站前广场等城市节点工程建设,引导房地产业有序发展,拓展城市空间。全面改造县城地下供水、排水、雨水、污水系统;全面实施县城主次街道路面白改黑、背街小巷黄改白工程。积极推进集贸市场标准化改造,不断完善商贸服务体系。重点控制沿江风光带两边和环城公路两边土地,致力打造“最绿、最亮、最美、最干净”县城。

  五、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运输业发展平稳。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7123万元,增长8.3%。全社会公路客货运量377万吨、公路客货运周转量52576万吨/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3.8%、15.1%。

  邮电事业迅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690万元,其中邮政1666万元、电信4045万元,、移动5948万元,、联通4031万元。全县固定电话用户3.13万户,增长0.32%;手机用户21万户,增长18.2%;互联网用户3.88万户,增长181.2%。

  六、内外贸易、旅游和物价

  城乡消费市场繁荣。2013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860万元,增长13.5%;其中城镇零售额226068万元,增长17.1%;乡村零售额44792万元,减少1.7%。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45193万元,增长13.2%;住宿餐饮业25667万元,增长16.8%。

  市场物价较快上涨。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整体上涨2.5%,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上涨2.5%,工业品出厂价格水平下降1.5%。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全年引进项目74个,合同引资120多亿元,其中外资项目5个,内资项目69个;实际利用外资5305万美元,增长62.9%;实际到位内资29.8亿元, 增长19.1%;全年外贸出口742万美元,增长47.8%。

  旅游业平稳发展。全年接待各类游客144.32万人次,增长125.5%;旅游综合收入9.07亿元,增长14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再上新台阶。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2588万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089万元,同比增长18.3%;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7044万元,同比增长14.8%;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为7.07%,同比提高0.15个百分点。

  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17219万元,同比增长24.1%,比年初增加61689.28万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2846万元,比年初减少24551万元,同比下降20.9%;中长期贷款余额224373万元,比年初增加86389万元,同比增长62.6%。

  储蓄存款大幅增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63404万元,比年初增加113822万元,同比增长17.5%;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20677万元,个人存款余额532756万元。

  保险业务平稳发展。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8327万元,同比增加50万元,增长0.6%;保险理赔支出5432万元,同比增加2490万元,增长84.6%。其中财险收入3327万元;理陪支出1592万元;人寿保险收入5000万元;理陪支出3840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县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实现总产值51429万元,增长26.4%;实现增加值15429万元,同比增长26.4%。各类科技成果18项,专利申请48件,发明专利2项,其中授权专利31件。

  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县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60所,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3700万元。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854人,毕业生805人;普通高中在校生5790人,毕业生1457人;初中学校在校生14375人,毕业生3371人;普通小学在校生32536人,毕业生5850人。在园幼儿10122人,比上年增长2.3%。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毕业生升学率89.7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89.75%。各类民办学校38所,在校学生5418人。

  综合技术服务得到规范。全年共完成餐饮服务食品监督抽样35批次(其中学校食堂食品监督抽样8批次),保健食品监督抽样5批次,药品监督抽样37批次,完成省局保健食品风险监测任务40批次;开展餐饮食品快速检验138批次,中药饮片快速检验9批次,共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85家。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县花鼓戏剧团全年演出212场,免费送戏下乡60场,县电影公司送电影下乡2665场,县图书馆新办图书借阅证516个。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大型群众文化活动56次。“安仁花鼓戏”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播电视事业日益繁荣。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 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 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全县有线电视用户47413户,其中农村35704户,新增5583户。全县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全县卫生机构5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3个,村卫生室30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1135张,卫生技术人员1470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50人,注册护士690人。

  体育事业成绩显著。年末全县共有体育场地123个,其中,体育馆1座,运动场123个,游泳池1个,各种训练房12个。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共开展全民健身项目50项次,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12万人,80个行政村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十、环境保护、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耕地保护与用地保障得到平衡。全年批准建设用地 163.14公顷,建设占用耕地39.84公顷,补充耕地58.89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3600公顷。

  水资源供应正常。全县人均水资源806立方米。总用水量2.82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728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1405毫米。已建成蓄水工程总库容19339万立方米。

  环保工作力度加强。全年建设烟尘控制区1个,烟尘控制区面积6.7平方公里。全县工业企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5524吨、3652吨。全县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0.3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10.6%。

  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人工造林面积3053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1.23%。成功创建熊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全县户籍人口44.34万人,常住人口38.8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95万人,乡村人口23.94万人,)城镇化率38.44%。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4.61‰,死亡率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1‰,计划生育率为82.37%,全县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587人,发放奖金61.987万元;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41人,发放扶助金21.132万元。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9699元,比上年增长6.4%。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8元,增加296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23元,增长12.7%,CPI指数为102.6%。全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530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258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0平方米。

  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县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600人,比上年增加400人。年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58万人,离退休人员0.7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0.6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1.78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8.13万人,参合率98.25%。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00人。城市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244元,比上年增加22元;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115元,增加17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人数0.797万人,农村居民人数1.72万人;分别发放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0.271亿元和0.275亿元。

  年末全县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915张,收养救助各类人员754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7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0.06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0.07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0.005亿元。

  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郴州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是指户口登记地在本地且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和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的人口。计算公式为: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户口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不在本地但已经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人口+居住在本地、户口待定人口。

  4. 201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口径、范围与上年有新的变化,主要包括:城镇范围由原来的市区和城关镇扩大到了县以下的建制镇和城乡结合区;指标口径城乡都有变化。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含从单位获得的实物、免费午餐和居民自有住房折算的租金等项目,同时转移性收入也要减去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支出、赡养支出等转移性支出,只计算净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主要因为打工时间较长的农民工计算为城镇常住人口而减少了参与平均的人口。此外,居民的房屋拆迁收入和土地征用补偿收入以及一次性、大额的转移收入不再纳入可支配收入。

时光轴

RAG13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13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委、市政府的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推进“四个华丽转身”,开创了社会大局稳定、经济较快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初步核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0.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5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24.05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1.22亿元,增长13.5%。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24.82 :39.93 :35.25, 与上年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8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5.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1.3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6.06亿元,同比增长11.9%;其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为59.87%。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6.96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56%,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RAG-ES2024-09-11
  民生100工程成绩显著。民生100工程的94项考核指标,圆满完成,连续九年被评为省、市为民办实事工作先进单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荣获全市二等奖。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5.67千公顷,粮食产量27.94万吨,下降2.1%。油菜种植面积16.55千公顷,增长3.43%;产量2.63万吨,增长5.6%。蔬菜种植面积6.65千公顷,增长8.5%;产量17.30万吨,增长8.3%。烤烟种植面积2.7千公顷,增长16.4%;产量0.76万吨,增长18.8%。出栏生猪40.51万头,下降0.34%;出栏牛0.81万头,增长9.46%;出栏羊0.44万头,增长41.9%;出笼家禽149.65万羽,下降0.78%;水产品产量6816吨,增长7.9%。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成功打造万亩双季稻“高产创建示范片”、万亩优质油茶(菜)、万亩优质脐橙、“万亩烟海”、万头优质生猪等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1家、(新增宏远牧业、湘众药业、辰霖生态有限公司等3家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3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5个,其中富民香菇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发展新成员600余户,目前成员1000余户,经营总收入2000余万元。RAG-ES2024-09-11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县投资1.04亿元完成农村公路59条,103.1公里。完成土地整治和土地开发3万亩,流转土地21.6万亩,新建永乐江风光带防洪堤13公里,完成2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中小河流猴子港承坪河段、宜阳河洋际河段治理完成投资3300余万元。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点亮安仁”和“三年绿化攻坚”活动。全县各主要交通干线共安装太阳能、LED路灯6000余盏。投入村镇绿化资金4050万元,移栽乔木23万株、灌木12万株,建设公共绿地63处、3.15万平方。同时,加大 “空心村”改造,拆除危旧房屋5000余间。  三、工业、建筑业和安全生产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加快推进工业项目和工业集中区建设,全年实施重大工业项目28个,完成投资26.3亿元,新建标准厂房35.2万平方米。2013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602180万元,工业增加值200189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5.7%和12.7%,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24%,比上年增长5.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2008万元,增加值161059.6万元,分别增长15.3%、13.4%。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120172万元,同口径比增长14.5%。RAG-ES2024-09-11
浏览 6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