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洲窝堡村

联合创作 · 2023-08-26 23:53

地名由来:清朝末年,大批海城人(古称海州)移户侨置而来,这些侨置户从原籍偕亲联友成批来后,怀着对故乡海州的眷恋之情,便将居住的地名定位海州窝堡。

【海洲窝堡村】建制村,乡政府所在地。东起太平街村,西至纪家窝堡村,地势西高东低、北沙南洼,辖7个自然屯。全村区域面积18.3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3028亩。1923年归属第二区公所(驻地何家窝堡),1945年光复后隶属第七区,1959年成立国营机械化林场,1963年场社分家,成立孙家店人民公社,隶属孙家店人民公社,1965年隶属于海洲公社。

〔海洲窝堡〕自然屯,曾用名腰海洲窝堡、何家屯。地势北高南低,多为沙岗地。清朝初期,何氏先人从山东登州逃荒来到此地定居,何家屯就是海洲窝堡原来的村名。清朝末年,大批海城人(古称海州)移户侨置而来,这些侨置户从原藉偕亲联友成批来后,怀着对故乡海州的眷恋之情,便将居住地定名为海洲窝堡。区域面积4.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807亩。

〔后海洲窝堡〕自然屯,位于村北2千米处,多为沙岗地。后海洲窝堡是清朝末年海域人迁移侨置而来后由海州窝堡村分出来的村落,因位于海洲窝堡村北,故称后海洲窝堡。区城面积2.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958亩。

〔前海洲窝堡〕自然屯,位于乡驻地海洲窝堡东南2千米处。东起东苇塘、西至任家屯。地势北高、南部为洼地。东、西平坦。前海洲窝堡也是清朝末年海城(海州)人移户侨置到海洲窝堡后,分出来的一个村落。因位于海洲窝堡村东南,故称前海洲窝堡。区域面积2.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572亩。

〔燕家屯〕自然屯,位于村部东南1.5千米处。地势北高,东、西、南平。燕氏家族十三世在山东寿光县时,曾受过朝廷封赏。1904年,燕氏十四世燕明昭率长子燕江城、次子燕锦城、三子燕春城和长孙燕锡玖,从老家山东寿光县泽庄来此定居,先后开过药店、染房。一时生意兴隆,远近闻名。人们将燕氏定居地称之为燕家屯。区域面积2.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317亩。

〔东苇塘〕自然屯,位于村东南1.5千米处。属低洼地。清光绪年间,有几户人家到此处定居,居住地附近有一百余平方米的水塘,塘里长满芦苇,形成一处苇塘。又因村落位于海洲窝堡东南,所以人们习惯称这一地方为东苇塘。区城面积2.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506亩。

〔邢家屯〕自然屯,位于村东北2.5千米处。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平坦。清朝末年,有邢氏先人邢喜风、邢喜来及三弟(途中丢失),从山东登州府尹邢庄来到此处定居,长兄居东院,弟住西院,后又有王、张等姓氏相继搬来,因邢氏兄弟最早定居,村名便称为邢家屯。现村里多为邢姓。区域面积2.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939亩。

〔印家屯〕自然屯,位于村西南1千米处。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平。清朝末年,印氏先人印克功闯关东来到这里,开荒种地,随后又有范氏、孙氏人家迁来,渐成村落。因印氏最早搬来定居,村名称为印家屯。区域面积2.3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929亩。

海洲窝堡村附近有为雅都市庄园、辽代头下周城遗址、沈阳海印寺、宝塔寺、康平辽河国家湿地公园、康平卧龙湖等旅游景点,有康平寒富苹果、康平甘薯、康平花生、康平地瓜、沈阳羽毛画、太阳鸟等特产,有谭振山民间故事、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技艺等民俗文化。

浏览 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编辑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