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码上”小店,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怎么走通

工业互联网世界

共 3938字,需浏览 8分钟

 ·

2021-01-07 06:13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话题不是个新话题,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长期课题。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看一组数据:

据信通院统计,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36.2%,保持逐年提升。但这一比例,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占比超过50%)仍有一定差距,主要是产业数字化水平“拖了后腿”——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是8.2%、19.5%、37.8%,而发达国家平均值分别是13.3%、33.3%和46.7%。

从当前我国数字经济的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方面看,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基本与发达国家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出现了BAT等一批数字产业巨头与独角兽企业;而在产业数字化,也就是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方面,相比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和发展空间。

12月17日,一场主题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路径”研讨会,在北京北大博雅国际酒店大学堂厅召开,参加会议的包括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等十多位专家学者,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杨宇燕,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代表,大商集团等传统行业企业代表, “政产学研用”各方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场、问题和路径等进行了探讨。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作主题演讲

这个研讨会也是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课题的开题会,从这个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如何深度融合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不少,路径还有待探索。





深度融合的挑战不少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积极进展。5G、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一系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融合发展基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5G、AI、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创造了新的生产制造方式,使资源配置与生产生活服务有了质的提升。

政府层面也在不断强化建立健全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战略部署,出台了《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也开展大数据产业发展的试点示范、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等建设,持续引导企业上云用云,推动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然而,当前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有以下方面:

关键核心技术短板还很明显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高端芯片、先进传感器等关键软硬件受制于人,需要加大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这也正是国家和BAT、华为等领先科技公司发展的着力点。以腾讯为例。2018年9月30日,腾讯启动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进行战略升级,并宣布成立了技术委员会。此后,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腾讯更重视技术投入和储备。

工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明显滞后工业企业对数字技术在生产、研发、设计、制造等领域深度应用能力不足。近两年,工业互联网很火热,国家开始大力推广发展工业互联网,众多数字技术企业积极跟进,出现了很多工业互联网平台,但整体看,工业制造企业数字化积极性还不高,需要各方引导培育。

各行业企业发展水平和对数字化认识参差不齐大量的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融合发展的能力不足。以目前已经很普及的“扫码”为例,在几年前推广时也是挑战重重,腾讯微信支付负责人回忆起6年前走到线下推广“扫码”时的艰难,主要是客户对数字化不认同或者提出不切实际的高要求。经过6年推广,如今“扫码”已得到普及,并在疫情期间助力经济有序复苏。

据微信在2020年6月发布的“码上经济战疫报告”显示:在经济复苏中,休闲娱乐、餐饮、酒店、交通反弹幅度最为显著,微信交易笔数增长达7-10 倍。截至4 月下旬,微信支付周交易量超过2 亿人次的省份达到13 个。4 月最后一周,日均商业交易额已恢复至2019 年底的水平。

尚需建立开放融合的生态。实体经济覆盖广、需求差异大,“千企千面”,任何一家数字化平台企业,都不能包揽解决数字化的所有问题。正如会上一专家所说:“如果没有一个开放共享共建的生态,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很难走得远。” 


而构建融合生态,推动数字技术落地,不但需要数字技术企业与各行业企业以各自的优势打“双打”,还要加强与垂直领域服务商合作。在构建生态方面,领先的数字企业已在积极推进。例如,腾讯推出了SaaS生态“千帆计划”,联合外部40余家SaaS企业,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

由上可见,我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还需要探索前行。





深度融合的机遇和路径


实际上,今年的疫情,加速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疫情催生了“云上”工作、生活,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按下“快进键”。因为,经历疫情,更多企业深刻地意识到,数字化创新是发展的保障,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国家则适时提出了加快发展“新基建”,出台鼓励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等政策。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数字化发展”新要求。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可以说,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产业数字化,有需求、有空间、有政策,大有可为,前景可期。

正是看到产业数字化的巨大发展潜力,BAT等从消费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巨头,都开始加力布局产业互联网,用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探寻新的增长空间。

例如,腾讯于2018年9月30日启动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战略升级,提出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助手”的使命。两三年间,腾讯在探索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积累了大量实战案例,深入到零售、医疗、出行、文旅、教育、政府等各行各业。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个长期的过程,目前看,路径还不够清晰,也没有固定模式,众多参与者在探索前行。尽管腾讯在产业互联网上起步不算早,但扩张快速,离不开腾讯强大的触达C端能力——微信的用户量已超过了12亿。

基于C端优势,腾讯找到了自己的路径模式——C2B(消费者到企业)的模式,即从C端互联网出发,在相关产业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道路。例如,腾讯基于微信直接触达用户的能力,结合云计算、大数据、AI、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形成针对不同产业场景的数字化工具和方案,提供给产业客户。腾讯的C2B模式为各个产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工具和途径。

除了云、AI等数字化工具外,作为腾讯重头业务的微信,也为实体经济数字化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路径。
   




从“码上”小店看  微信怎么融合实体


推动数字技术融入实体经济,很大的一个坎是如何让万物都“数字化”,而以社群、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工具为核心的微信生态,通过“扫一扫”、“搜一搜”等功能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应用,降低了数字化门槛。

在疫情期间,针对激增的线上服务需求,微信生态平台成为几千万家小店们的救星。例如,位于武汉徐东的 “e享生鲜”,在疫情高发、“宅家抗疫”的背景下,依靠在微信上拉起了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上百人规模的“团购群”,一笔笔确认街坊邻居们的订单,解决了附近居民最基本的吃饭问题。

武汉市民在某团购群中的对话

据微信发布的“码上经济战疫报告”表明,类似“e享生鲜”的小店数量,5月底相比一月底增长了2.36倍,交易量增长了5.1倍。他们通过微信社群营销,减少了疫情期不能开店的损失;拥抱数字化、积极开展线上经营,在疫情打击下找到了生意突破口。

疫情之下,为了助力小微商家快速走出困境、实现增收,4月29日,微信支付面向武汉地区中小微商家发布“小店”四大扶持政策,通过在收款安全保障、门店形象提升、数字化经营、产品能力的支持,助力武汉地区的中小微商家经济复苏;随后6月2日,又发布了“全国小店烟火计划”进一步整合各项工具能力,加码小店经济。 

微信支付早在几年前推广之初就确定了“让全国中小商户都用上微信收款码”的目标,根据发布的数据:2017~2019年三年间,微信支付中小商家交易笔数增长了10倍。近两年微信支付在县域及乡村的小店数量也累计增长65%。从这些数字看,微信支付已成为中小商家线下服务线上化离不开的数字化工具。

微信收款码摆在小店小摊案头

微信小程序则成为小商家们的线上新入口。在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微信团队透露,截至今年8月,小程序日活突破4亿,覆盖超过200个细分行业,小程序数量超过100万个,有41%的企业认为小程序降低了线上开发和运营成本。

小微商户是我国经济的神经末梢,撑起全国80%的就业,中小商家的蓬勃复苏对于稳定就业、保障民生供应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微信二维码数字化平台具有 “低门槛、低成本、快部署”三大特点,为小微商家经营提供有力支撑,快速赋能了中小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实际上,微信生态凭借自身“轻资产、低门槛”优势,不仅快速支撑了中小微企业,还成为政府治理、社会服务、生产制造等重要的数字化平台。比如,微信小程序刷码支付服务,助力地铁进站效率提升300倍;支撑海关、社保、税务、发票等场景的无接触政务,政务类小程序用户环比增长近60%。

微信生态以其强大的连接能力,成为实体经济数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推荐阅读


风沙吹尽始见金:为什么它们入列15大双跨平台?

15家企业入围!2020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公示

肖亚庆:加快“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向更多行业延伸

卡奥斯入选2020全球“50家聪明公司”!业内评价:中国“灯塔工厂”领路人

天鹅奖上工业互联网:河源“5G+”正渐行渐近

世界样板与中国方案:洞察新格局下的工业互联网“脉络”

关注!2020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启动


编辑 / 王改静


浏览 19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