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收购SaaS公司WalkMe,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新趋势
共 2266字,需浏览 5分钟
·
2024-06-12 13:40
6月5日,SAP宣布将收购数字采用平台(DAP)的领导厂商WalkMe,交易金额为15亿美元。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SAP第一次收购SaaS公司了。早在2011年就以34亿美元收购了绩效管理服务商SuccessFactors,2014年以83亿美元收购了差旅费用服务商Concur,2018年以24亿美元收购了销售绩效管理服务商Callidus,同年以80亿美元收购数字调查服务商Qualtrics。
SAP这是要干啥,难道要转型SaaS公司不成?
虽然并不是,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软件与SaaS模式融合的一种新趋势,也可以说是一种新模式。
我们就以SAP收购WalkMe为例,展开探索一下这种新趋势。
01
什么是DAP,它有啥用,什么公司会用?
所谓DAP是Digital Adoption Platform的缩写,也就是“数字化采用平台”。DAP是SaaS领域一个必备的专业工具,其核心是Adoption,我们常将其翻译为“采用”。
实际上,采用正是SaaS企业中,客户成功的一个核心业务。
很多人将采用理解为培训,或者帮助用户的操作入门,其实这些都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
在软件和SaaS行业,普遍存在一个严重的认知误区。即认为客户采购了软件之后,自然就能将其用对和用好。但事实上,绝大多数用户都不是“无师自通”的。或者说,你的产品使用,与客户想要获得的业务成果或价值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隐形鸿沟(同样的功能,为什么有的客户成功了,有的弃用了?),可能导致客户的弃用。而填平这条鸿沟的必要手段,就是Adoption业务,而DAP就是这样一个业务支持工具。
DAP对于SaaS公司之所以重要,还是看在钱的面子上。
因为SaaS行业流传一个说法,据对流失客户的事后分析,发现造成流失的头号原因,居然是Adoption业务的失败。
有多严重呢?调查数据表明,60%流失是采用失败所导致。对于订阅业务来说,不要说60%客户流失,就是1%的流失,都可能是一笔巨大的续费、增购损失。
如果能预防或挽回这些损失,投资再大都是值得的。
这就是DAP在海外很火的原因。只要能跟钱挂起钩来,其实都不用任何理论逻辑来解释。
02
作为企业软件公司,SAP买DAP有啥用?
SAP是一家企业软件公司,或称ERP提供商,它并不是一家SaaS公司,那么SAP买WalkMe有啥用?
的确,按国内软企的思路,这件事不太容易理解。对于企业软件的交易模式,并不存在流失问题。因为该收的钱都拿回来了,客户用好用不好、甚至弃用,都跟软件供应商没啥关系。既改变不了成本,也不影响利润。
但SAP可能不会这么想。
实际上,DAP的作用已经超越了SaaS行业,进入传统软企。但一般人认为企业软件引入DAP,是为了提升客户体验,而实际上,DAP的作用远非如此。其实,也是看在钱的面子上。
从Adoption的业务定义上可以看出,在软件使用与客户想要获得的业务价值之间,仍然存在一个隐形的鸿沟,甚至比SaaS还要大。
也就是说,“采用”业务,在企业软件行业也是刚需般地存在着,而DAP真正起到了“降本增效”作用。
作为SAP曾经的顾问,项目工时报价高到自己都觉得如果做不好,都不好意思面对客户(事实上,采用服务也确实需要花费很高的成本)。
但站在客户立场,除了需要付出很高的顾问服务费用外,学习成本其实也不低。
关键是,尽管双方都付出了较高的成本,但因为种种原因,采用业务的效果并不一定会好(那条鸿沟可能只过了一半)。
这除了影响客户体验外,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影响到你的软件适用性的声誉。
因此,引入DAP就突显出实实在在的降本和增效作用。
一方面,即利用AI化的DAP,完全可以配置出比大多数顾问都高明的采用方案;另一方面,依靠软件嵌入/粘贴式的DAP支持,用户并不需要死记硬背操作流程或步骤,而在DAP的自然引导下,实现预设的使用目标。
03
新模式与新趋势
实际上,企业软件与SaaS从来就不是毫无关联的两种业务模式。除了传统企业软件的业务SaaS化转型之外,二者的融合更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
虽然大部分ERP或核心业务系统(如政务、金融业务)不能全部SaaS化,但其中的“公共服务”完全可以拆分出来实现SaaS化。
举例来说,银行的核心业务或中台业务不可能SaaS化,但是如开户、客户权益、信用评估、信贷审核等,已有很多专业的SaaS服务商或SaaS产品。
融合模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一家专门做开户业务的SaaS服务商,整天就琢磨开户一件事,一定比银行自己做得好。
从SAP收购那些SaaS公司来看,也完全符合这种融合创新的思想。照这个推论,它还可能收购更多的SaaS服务商,以强化和稳固自己的行业地位。
企业软件与SaaS的融合,无论是作为当下的一种新模式,还是作为未来的一个新趋势,都应该得到业界的深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