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报恩寺

眉山报恩寺

共 1499字,需浏览 3分钟

 ·

2024-05-24 11:42

历史沿革

唐朝年间,一个姓王的信仰佛教而未剃度的人为报母亲的恩德,修建眉山报恩寺。
元泰定四年(1327年),重建眉山报恩寺。
清乾隆年间,整修眉山报恩寺。
2008年,由于,眉山报恩寺墙体开裂,屋面小青瓦滑落、透亮。
2012年8月,眉山市文物局和三苏博物馆对眉山报恩寺大殿进行了测量绘图,并且运用红外线照相技术对大殿的重要构件拍照,获得了内额题记、前桃明间补间挑斡题记、左右侧大梁题记、左右山挑斡题记等资料,证明大殿确系元代重建。

建筑格局

眉山报恩寺大殿,坐北朝南,大面阔四柱三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242.42平方米,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眉山报恩寺大殿古朴、简洁,保留了宋元时期建筑风格,为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大叉手逗脊,构件做工精细,梁枋线条流畅,梁架上多施童柱、驼峰等,雕刻精美,斗拱极具特色,构造精巧,造型美观,功能明确,装饰洁。
眉山报恩寺

文物遗存

眉山报恩寺大殿为抬梁架构,内部减去两中柱,十架椽屋,五椽栿对前三椽栿,后对乳栿搭牵用四柱。前部三椽栿一端插于金柱内,一端与斗拱交接并出挑做华拱状;三椽栿上施蜀柱,蜀柱上放大斗承接乳栿,乳栿与斗交接后出头,断面变为矩形,蜀柱与三椽栿接合处砍为雀嘴型,上部有卷杀,乳栿上施驼峰、大斗承接搭牵,驼峰边缘刻有云纹。五椽栿一端位于后金柱上,一端插入前金柱,断面近圆形,中部向上弯起,靠后侧施蜀柱承接四椽栿,四椽栿上放蜀柱接平梁,蜀柱与梁栿接合处均做雀嘴型,四椽栿上檩条侧有叉手、托脚。后部乳栿与栌斗交接并出挑,交接后由圆形断面转为矩形断面,承接挑檐檩,乳栿上施宝瓶状蹋木、大斗,交接搭牵。明间正中用四根斜栿支撑上部檩椽,最上两根斜栿在脊檩下相交,然后斜向下与下部斜栿交于内额蜀柱之栌斗内,下面两根斜栿自该栌斗向下,前部终止于前檐斗拱后部,后部交后檐柱栌斗并出挑,承托挑檐檩。两侧披檐做法同后部乳栿做法相同。

斗拱

眉山报恩寺大殿一周都有斗栱,不同部位做法有差异。前檐施斗拱九朵,其中转角铺作两朵,柱头铺作两朵,补间铺作五朵(明间用三朵,次间各用一朵)。明间正中一朵补间铺作前部出45°斜栱,交栌斗,后部不出头。前檐斗拱均为五铺作出双抄计心造。东侧山面靠南侧第一间施一朵补间斗栱,做法同前檐次间补间斗拱,后檐柱柱头上仅有一栌斗,其余三柱柱头和补间共施五朵斗栱,均为一斗三升,不出跳做法。西侧山墙同东侧做法一样。后檐两中柱柱头及补间共施三朵斗栱,均为一斗三升,不出挑做法。两后金柱间施有三朵一斗三升攀间斗拱。

文物价值

眉山报恩寺是眉山宗教、工艺、人文、世俗生活等众多历史的真实记载和反映,是研究四川宋元时期建筑的重要实物佐证。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眉山报恩寺被公布为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眉山报恩寺位于3组。

交通指引

自驾:自东坡区人民政府出发,路程约20千米,约29分钟到达。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