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寺遗址

尉迟寺遗址

共 2915字,需浏览 6分钟

 · 2024-05-24

历史沿革

尉迟寺遗址为原始社会中晚期遗存,距今4500年至5000年。主要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时期的文化堆积。
唐代,大将军在此屯兵而建寺。
1986年,蒙城县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
1988年,安徽省文物考古所对尉迟寺遗址进行了调查,确认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1989年起,尉迟寺遗址进行了13次发掘,在一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共清理出房迹78间,墓葬300余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
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安徽考古工作队完成了对尉迟寺遗址的第一阶段的第八次发掘。
200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安徽考古工作队对蒙城尉迟寺遗址进行了第二阶段发掘。
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安徽考古工作队在3~5月对尉迟寺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
2003年10-12月,安徽省文物局考古专家对尉迟寺遗址进行第四次发掘。

遗址特点

结构

尉迟寺遗址房屋陶器分布
尉迟寺遗址呈四周低中间高的凸形的地貌,遗址中的红烧土排房是中国已经发现的最完整、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史前建筑遗存。尉迟寺遗址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存,东西长约37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尉迟寺遗址出土的红烧土房,每间房子均由墙体(主墙和隔墙)、房门、室内桩、房顶、居住面、灶址等部分组成,建造时均经过挖槽、立柱、抹泥、烧烤等工序。

规模

尉迟寺
尉迟寺遗址的整个村落呈现为由3排平行主体房屋组成的“丰”字型格局,表明这个村落在建设前有过统一规划,加上村落中央的大型广场和外围大型的环形濠沟,形成一个整体的格局。尉迟寺遗址出土红烧基10排,计41间,墓葬217间。考古专家在尉迟寺遗址村落中央发现一个总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大型中心广场,呈圆形,用粒铺设而成,表面光滑,厚10厘米,从剖面可明显看出人工铺垫的迹象。此次清理出的15间红烧土房,面积从2平方米到20多平方米不等,总长度达75米,与先前出土的几间红烧土房相对接。

文物遗存

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对尉迟寺遗址进行了8次大规模的发掘,揭露面积7000多平方米,共清理出红烧土房基10排(组),计41间,墓葬217间,以及灰坑、祭祀坑、兽坑、活动广场等遗址,出土陶、石、骨等文物近万件,在出土的一万多件文物中,有石器:石斧、石凿、等;有陶器:陶豆、陶祖、、陶鼎、陶甑和造型优美、奇特形态各异的陶鬹,有小口、长颈、鼓腹、有耳、平底、圈足的背水壶;还有骨器:骨针、和弯弯的骨质鱼钩及许多、玉器等。

主要文物

鸟形神器
鸟形神器
2002年,鸟形神器出土于尉迟寺遗址大型广场的东部的地层中。鸟形神器为制品,器物经复原由3部分组成,最底层为圆柱形,中间是圆锥形,圆锥大头向下反扣在圆柱上,同圆柱连为一体,在圆锥的两边还有两个酷似鸡冠的饰物,圆锥的顶端是一只像鸟一样的东西。整个器物通高59.9厘米,底径16厘米,上径20厘米,采用手工工艺,红褐色器表有烧制时的灰褐色斑块,颈部以下为空体,器形像瓶,又像一个长颈背水壶,主体的象形造型与附加的抽象造型合为一体,结构合理,考古专家推测鸟形神器是一件象征性器物,与部落把鸟作为有关,象征着权威,摆放在固定的神台上,供村民敬仰和膜拜。
七角镂空器
七角镂空神器
尉迟寺遗址出土的七角镂空器共四件,形制相同,奇怪的造型透出神秘。器型为轮制,敞口,方唇,长颈,鼓腹圆底状,口径12.5厘米,腹径厘米,腹部饰竖绳纹,腹中部有3个间距相等的镂孔,孔径2厘米,底有7个锥形底,通高42厘米,这是种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属罕见的器物。七角并不等长,中间一角稍高。由于四件相同,可以判断这种奇特的造型,是有其特殊意义的。如果它是祭祀或宗教所用的神器,应当与生或死有关。
神秘刻符
神秘刻符
尉迟寺遗址出土的大口尊上的神秘刻符,在尉迟寺都是以婴儿具的形式出现,少数出现在祭祀坑,是新石器时期时期的一种图腾。神秘刻符蕴含着“返胎重生”和“天开鸿蒙”的含义。先民们认为生命是流转的,能从浑沌到万物生灵,也能从生灵复归浑沌。因此,把亡婴放入如子宫一样的瓮中,便可以达到“返胎重生”的效果。

研究价值

尉迟寺遗址是皖北地区大汶口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包括大型围沟、成组的红烧土排房屋建筑、墓葬、兽坑、祭祀坑以及各类遗物等。此外,该遗址还发现的墓葬、灰坑等遗迹以及各类遗物,对全面研究大汶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同周边地区同类文化的关系,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尉迟寺遗址的发现与研究,填补了大汶口文化聚落研究的空白,确立了的一个新的地方类型:尉迟寺类型。经过两个阶段的大规模发掘,完整的再现了尉迟寺聚落的整体建筑格局,对全面研究大汶口文化的分布区域、聚落形态、墓葬制度及其与周围地区同期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研究中国史前聚落文化、江淮地区史前文化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物保护

1986年,蒙城县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
1994年,尉迟寺遗址考古成果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998年,尉迟寺遗址被安徽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7月17日,尉迟寺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05月04日,国家文物局批复了关于尉迟寺遗址保护围栏建设及环境整治工程。
2016年2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尉迟寺遗址保护规划,保护区为3平方公里,2016年下半年启动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工作。
2016年6月,蒙城县尉迟寺遗址保护规划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蒙城县政府在筹建国家级大型博物馆,重现中华史前文明。

历史文化

蒙城尉迟寺遗址复原图
在原始社会中、晚期,古老的居民使用原始工具进行刀耕火种,发展生产,同时也进行采集、渔猎和家畜饲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器皿在这里应有尽有,碗、钵、盆、罐、豆、瓶、杯、鼎、甑、鬹等生活用具,展现了人们已创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尉迟寺遗址出土的大型红烧土排房式建筑,是中国原始建筑史上的瑰宝。一条宽约20余米、深约4米、南北跨度为230米、东西跨度为200米的大型壕沟,把遗址的中心部分团团围住,说明人们在长期居住过程中营造了必需的防御设施。大片的氏族公共墓地,是原始居民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成人实行土坑葬,儿童实行瓮棺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埋葬方式,但头向一致,说明当时存在着浓厚的原始宗教信仰。房迹、围沟、瓮棺葬的发现,填补了大汶口文化史前聚落考古研究的空白。相传是纪念唐代大将军在此屯兵而建,故称“”。

旅游信息

地址:亳州市许疃镇东150米。
浏览 5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