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21-01-01 00:00

2021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指引,围绕建设省副中心城市,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在巨大困难挑战中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省、位次前移,总体保持第一方阵的要求,较好完成年度预期目标,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4342.2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1.21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372.34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238.67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为16.8:31.6:51.6。人均生产总值44894元,比上年增长10.0%。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62.9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96.9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61%。全年出生人口6.90万人,出生率7.14‰;死亡人口7.70万人,死亡率7.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0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5%(不含直管县)。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6亿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8%。分城乡看,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0.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4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83亿元,增长13.4%。其中税收收入155.73亿元,增长11.2%,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3%;非税收入69.10亿元,增长18.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6.51亿元,增长0.3%。其中教育支出增长5.9%,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0.2%,卫生健康支出下降2.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1.7%。全市17个县(市、区)中有10个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邓州市、西峡县和内乡县超过15亿元。

二、农业

全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06.7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4%。其中,夏粮种植面积729.21千公顷,增长0.2%;秋粮种植面积577.59千公顷,增长0.6%。小麦种植面积728.37千公顷,增长0.3%;玉米种植面积467.86千公顷,增长2.9%;棉花种植面积0.13千公顷,下降85.1%;油料种植面积396.81千公顷,增长2.2%;蔬菜种植面积252.95千公顷,增长0.9%。

全年粮食产量713.33万吨,比上年下降0.9%。其中,夏粮产量431.57万吨,增长2.1%;秋粮产量281.76万吨,下降5.1%。小麦产量431.37万吨,增长2.1%;玉米产量220.45万吨,下降5.2%。

全年棉花产量0.02万吨,下降88.1%。油料产量177.38万吨,增长3.5%。蔬菜产量1174.27万吨,增长1.8%。水果产量121.31万吨,增长3.8%。

全年全市猪牛羊禽肉总产量71.24万吨,比上年增长26.3%。其中, 猪肉产量53.99万吨,增长39.4%;牛肉产量7.39万吨,下降5.0%;羊肉产量4.11万吨,增长0.9%;禽肉产量5.75万吨,下降1.7%。禽蛋总产量37.36万吨,下降6.2%。牛奶总产量20.89万吨,下降9.7%。年末生猪存栏608.75万头,增长24.4%;全年生猪出栏738.47万头,增长42.6%。牛存栏78.90万头,下降3.0%;牛出栏48.96万头,下降4.1%。羊存栏295.30万头,增长4.1%;羊出栏346.98万头,增长0.5%。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54.7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4%;农用拖拉机64.63万台,下降2.0%。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72.30万吨,下降2.7%。农村用电量25.87亿千瓦时,增长2.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019.59亿元,比上年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1.4%;重工业增长9.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9.3%;股份制企业增长10.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9%;私营企业增长13.7%。分行业大类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4.9%,汽车制造业增长19.7%,烟草制品业增长5.8%,医药制造业增长15.2%,纺织业下降5.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6.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8.5%。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现代家居、服装服饰等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5%,高成长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1.8%。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1%。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9.0%,利润总额下降13.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由盈转亏,集体企业利润下降4.0%,股份制企业利润下降11.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增长14.5%。

全年全市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2%。全市共有资质内建筑业企业549家,比上年增长17.1%;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8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5.5%;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2452.90万平方米,增长11.4%;竣工面积1001.90万平方米,增长5.8%。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0.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2.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0.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1.8%。民间投资增长16.1%,工业投资增长22.1%,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8.7%。

全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20.2%;其中,住宅投资同比增长20.9%。商品房施工面积增长1.6%;其中,住宅增长2.2%。商品房竣工面积同比下降28.0%;其中,住宅下降18.2%。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9.1%;其中,住宅增长24.1%。商品房销售额增长26.7%。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96.27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16亿元,增长18.7%。

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1711.38亿元,增长9.6%;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484.89亿元,增长10.9%。分行业看,批发业250.40亿元,增长9.2%;零售业1577.31亿元,增长9.9%;住宿业18.47亿元,增长9.0%;餐饮业350.09亿元,增长10.4%。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24.0%,饮料类增长18.3%,烟酒类增长22.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6.2%,化妆品类增长26.6%,金银珠宝类增长27.8%,日用品类增长17.1%,五金、电料类增长14.0%,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2.3%,书报杂志类增长11.9%,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4.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7%,中西药品类增长33.5%,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8.2%,家具类增长15.0%,通讯器材类增长8.3%,煤炭及制品类增长55.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7.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35.3%,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11.0%,汽车类增长13.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65.60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进口总额28.60亿元,增长6.3%;出口总额137.00亿元,增长34.5%。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2个。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35亿美元,下降17.3%;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30亿美元,增长6.1%。全年引进省外资金649.50亿元,增长3.0%,对外直接投资6753万美元,下降31.8%。

七、运输、邮电和旅游

年末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76公里。全年客运量比上年下降47.1%,货运量比上年增长70.3%,旅客周转量比上年下降38.6%,货物周转量比上年增长35.2%。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37.8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28.00万辆。

全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114.85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9.62亿元,电信业务总量75.23亿元。快递业务总量2.75亿件,快递业务收入18.97亿元。年末局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190万门,同比增长6.9%;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8.48万户,同比增长6.7%;移动电话用户922.00万户,同比增长3.6%。电话普及率为97.07部/百人,其中城市98.54部/百人,乡村95.57部/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285.37万户,增长15.0%。

全年共接待来宛旅游人数7371.0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8.76亿元。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51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21处。星级酒店64个,国际国内旅行社66家。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786.4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378.56亿元,增长14.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324.83亿元,增长10.7%。其中,住户贷款1400.49亿元,增长13.2%;短期贷款1229.24亿元,增长2.5%;中长期贷款1933.32亿元,增长15.7%。

全市年末共有上市公司10家,发行股票10只。其中发行A股7只,发行境外股票3只。全年A股发行和再融资募集资金103.02亿元。年末A股上市公司流通股市价总值3043.23亿元。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15.9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1.13亿元,下降5.1%;人身险保费收入174.79亿元,增长15.6%。全年赔款支出及给付额为62.11亿元,增长24.3%。其中财产险赔付27.58亿元,增长17.7%;人身险赔付34.53亿元,增长30.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研究生培养单位1个,招生77人,在学研究生266人,毕业生55人。拥有普通高等学校7所,全年招生4.44万人,在校生12.57万人,毕业生2.92万人。成人高校招生2.63万人,在校生5.24万人,毕业生1.79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79所,全年招生4.01万人,在校生10.48万人,毕业生3.14万人。普通高中118所,招生11.13万人,在校生28.66万人,毕业生7.53万人。初中学校475所,招生21.06万人,在校生61.47万人,毕业生19.98万人。普通小学1668所,招生16.42万人,在校生112.77万人,毕业生20.5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招生0.03万人,在校生0.31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5.71万人。全市全年资助困难学生78.84万人次。

年末全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9个。启动实施10项重大科技专项。全年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4项。全年授权专利9687件, 截至年底,有效发明专利2427件。签订技术合同1288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8.58亿元。

年末有8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检验检测机构200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3个,省级检测中心2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1个。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388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30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7.92万台件。已立项制定、修订地方标准20项,其中新建计量标准16项。

年末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个;卫星数据广播接收系统1个;区域气象观测站337个;地震观测站19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2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8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个。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台1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4.80万户。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0141个,其中医院314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05个,民营医院20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40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7个,卫生院217个,村卫生室6937个,诊所240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1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5个。卫生机构床位7.27万张,其中医院5.13万张,卫生院1.63万张。年末卫生技术人员9.49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20万人,注册护士3.70万人。按机构分,医院卫生技术人员5.19万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34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技术人员0.20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0.14万人,妇幼保健院(所、站)卫生技术人员0.30万人。全年总治疗人数6149万人,总出院人数194.60万人。

全市全年获得全国冠军1个,获得金牌13枚。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489元,比上年增长8.6%;人均消费支出17059元,增长14.8%。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03元,增长9.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236元,增长16.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82元,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242元,增长12.7%。

年末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101.08万人,其中,职工76.03万人,离退休人员25.05万人。月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2.28万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8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89.51万人,其中,职工64.05万人,退休人员25.46万人。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10亿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90万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2.84亿元,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7.50万人。

全市年末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1.50万张,收养0.50万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799个,床位数7.60万张,各类机构和设施收养、救助和服务人数6.75万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3.39亿元(不含直管县),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092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应急管理

年末全市已发现的矿种85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46种,已开发利用的矿种37种;其中能源矿产6种,金属矿产30种,非金属矿产48种,水气矿产1种。全年未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282.2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5%;其中工业用电量149.28亿千瓦时,增长13.4%。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2%。

全市当年造林面积34.28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3.83千公顷。天然林保护工程253.29千公顷。自然保护区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32.79千公顷。森林公园15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森林覆盖率40.19%。

全年全市发生生产安全伤亡事故总数4起,死亡总人数6人。

注:1.本公报2021年数为初步统计结果。经最终核实,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为3888.39亿元,比上年增长2.0%,三次产业结构为16.8:31.4:51.8。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三次产业分类依据国家统计局2018年修订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剔除国际组织)。

4.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用拖拉机为上报数。

5.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参加城镇养老、失业保险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拖拉机数据来自市农机局;进出口、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省外资金数据来自市商务局;客运量、货运量、周转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总量、固定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电话普及率、互联网用户数据来自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市电信公司;上市公司、发行股票、融资募集资金数据来自市金融工作局;保险数据来自市银保监局;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数据来自人行南阳支行;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数据来自市发改委;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项、申请专利、授权专利数据来自市科技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国家检测中心、省级检测中心、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完成产品认证的企业、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已立项制定、修订地方标准、新建计量标准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天气雷达观测站点、区域气象观测站数据来自市气象局;地震台站数据来自市防震减灾中心;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广播电视台、教育台、有线电视用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旅游数据来自市文广旅局;医疗卫生、体育数据来自市卫健体委;粮食、畜产品、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南阳调查队;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销售福利彩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接受社会捐赠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各种矿种、大中型矿产地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数据来自市供电公司;造林、重点地区防护林工程、森林覆盖率数据来自市林业局;各类生产安全伤亡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时光轴

RAG16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2021年,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指引,围绕建设省副中心城市,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在巨大困难挑战中实现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省、位次前移,总体保持第一方阵的要求,较好完成年度预期目标,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一、综 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4342.2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1.21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372.34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238.67亿元,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为16.8:31.6:51.6。人均生产总值44894元,比上年增长10.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62.9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96.9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61%。全年出生人口6.90万人,出生率7.14‰;死亡人口7.70万人,死亡率7.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5‰。RAG-ES2024-09-11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02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0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85%(不含直管县)。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6亿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8%。分城乡看,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0.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RAG-ES2024-09-11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343.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83亿元,增长13.4%。其中税收收入155.73亿元,增长11.2%,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9.3%;非税收入69.10亿元,增长18.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6.51亿元,增长0.3%。其中教育支出增长5.9%,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0.2%,卫生健康支出下降2.6%,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1.7%。全市17个县(市、区)中有10个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邓州市、西峡县和内乡县超过15亿元。二、农业全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06.7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4%。其中,夏粮种植面积729.21千公顷,增长0.2%;秋粮种植面积577.59千公顷,增长0.6%。小麦种植面积728.37千公顷,增长0.3%;玉米种植面积467.86千公顷,增长2.9%;棉花种植面积0.13千公顷,下降85.1%;油料种植面积396.81千公顷,增长2.2%;蔬菜种植面积252.95千公顷,增长0.9%。RAG-ES2024-09-11
浏览 62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