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钟楼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
常州市钟楼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集中的困难挑战,钟楼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听中央号令、抓主要矛盾、下明确指示、敢担当负责、靠人民群众”,积极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常州精神,努力深化“攻坚克难、苦干实干”钟楼实践,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向建设强富美高新钟楼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一、综合
地区生产总值稳中有进。2020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6.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1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24.47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28.93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9年的68.1%提升至70.0%,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的0.35:31.5:68.1调整为0.3:29.7:70.0。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22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1美元=6.8996元)为1.77万美元。
财政预算收入突破五十亿元。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7亿元,同比增长8.9%,税收占比91.5%,两项指标均在全市范围位列第一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6.4亿元,同比增长10.3%;非税收入完成4.3亿元,同比下降4.96%。主体税种共完成25.8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增值税(50%)入库16.3亿元,同比下降1.5%;企业所得税(40%)入库7.1亿元,同比增长26.2%;个人所得税(40%)入库2.4亿元,同比下降0.4%。非主体税种共完成20.6亿元,同比增长17.9%。
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钟楼区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894元,收入较去年净增2249元,增幅3.9%,高于GDP增速0.4个百分点,实现与经济的同步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37256元,占收入比重的62%,同比增长2.8%,依然是收入主要来源。全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32287元,同比下降1.4%,其中食品烟酒、居住、生活用品服务方面的支出同比增长,分别增长5.0%、8.3%和5.7%。
二、农业
农业经济平稳运行。2020年全区共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4.19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为3.37亿元,同比增长0.9%;渔业产值为0.66亿元,同比增长16.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0.16亿元,同比增长8.3%。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1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2020年凌家塘市场交易额达405.56亿,较去年同期增加1.14%;其他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7.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2.16%;所有龙头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2.37亿元,上交税金8318.45万元,分别比2019年同期增长16.18%、10.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逆势增长。2020年,钟楼区规模工业面对疫情冲击逆势增长,全年完成产值增速6.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6.2%。累计完成规模工业销售增速7.9%,利润总额增速26.7%。完成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4.1%。
运营效益平稳向好。钟楼区规模工业产销形势全年稳定向好,企业生产意愿加强,亏损面收窄,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减少,整体运营效益健康平稳。全年规模工业产销率为103.8%,产销衔接程度较好。两项资金总额增速15.3%,其中产成品库存同比下降0.7%,货物周转速度加快。亏损企业54家,亏损面19.0%,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18.9%。资产总计增长14.1%,负债合计增长15.1%。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9.6%,货款资金占用压力较大。
七大行业“三升四降”。全年钟楼区七大行业平稳发展,呈现“三升四降”格局,合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407.69亿元,同比增长7.6%。机械行业、冶金行业和生物医药业实现正增长,产值增速分别为9.7%、11.9%和47.9%。机械行业中,农机行业快速发展,全年累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48.71亿元,同比增长33.7%;输变电行业回暖,累计完成产值64.47亿元,同比增长4.2%。生物医药业中防疫题材类企业异军突起,全年累计完成规模工业产值9.29亿元,同比增长519.1%。化工、电子、纺织服装和建材行业负增长,产值分别同比下降5.8%、1.0%、8.2%和8.8%。
建筑行业稳步增长。2020年,全区122家总承包、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单位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2.84亿元,同比增长9.4%。全年建筑业单位施工面积1347.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2%,房屋竣工面积197.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建筑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9.35万元/人,增长1.9%。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低位运行。今年钟楼区固定资产投资开局遇冷,自下半年以来逐步回升,全年浮出水面呈现向好趋势。全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其中,工业完成投资22.49亿元,同比下降39.7%;服务业完成投资183.64亿元,同比增长10.3%。
工业投资结构优化。受经济结构性调整影响,今年全区工业投资始终保持低位运行,但同时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全区工业投资同比下降39.7%,降幅较三季度收窄11.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技术改造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58亿元,同比下降34.4%,高于工业投资5.3个百分比,占工业投资比重为69.3%,较去年同期提升10个百分点,较今年三季度提升23.3个百分比。
房地产市场形势火热。2020年,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7.84亿元,同比增长0.3%,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71.6%,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连续39个月超七成。全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46.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9.7%,商品房待售面积39.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9%,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11.1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0.5%,商品房竣工面积50.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
五、国内贸易和服务业
消费市场保持平稳。2020年钟楼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59亿元,较上年持平。其中限上社零支撑有力,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91亿元,同比增长7.1%。限上社零占全社会总量的77.8%,占比位列全市第一。586家限额以上个体经营户,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00亿元,单位数和总量均位列全市第一;限上个体户同比增长15.1%,拉动全区限上社零增长5.3个百分点,个体经济支撑作用明显。
重点服务业势态良好。2020年,全区202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8.40亿元,同比增长7.5%,增幅逐季提升。分行业看,十大行业“七升三降”,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五个行业均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36.2%、24.6%、27%、26.9%、14%,五行业拉高全区服务业增速7.7个百分点。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稳中有进。2020年,钟楼区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28.29亿美元,同比增长4.1%。其中,出口总额25.73亿美元,同比增长5.6%,进口总额2.55亿美元,同比下降9.2%。农机、输变电、新能源、户外用品等重点产业发展稳定,格力博、华联敷料、昊宇光伏等重点企业出口规模踏上新台阶,外贸新业态培育有力。
利用外资稳中提质。钟楼区2020年完成实际到账外资2.15亿美元,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新增协议外资5.66亿美元,新增外商投资项目29个,新设项目20个,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1个,新增协议注册外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类外资占比有所提升。
七、科技和人才
创新主体不断壮大。2020年,钟楼区积极实施“小升高”、“高升规”分类培养计划,着重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建设,省高企培育入库企业95家,新增高企54家,累计有效高企达到198家,全年认定高新技术产品211只,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57家,认定省民营科技企业34家,培育华日升、华威新材料、电力装备等创新型领军储备企业3家。常柴股份获评省百强创新型企业第85位、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双创载体成效初现。至2020年底,钟楼区已投入运营双创载体46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13家,市级16家,全区双创载体共整合利用闲置载体面积70万平米。常州大数据产业园于2020年5月开园,全区新增双创载体运营面积20.29万平方米,合计新增入驻企业256家,完成税收2.89亿元。钟楼区双创服务中心于年内正式投入使用,为全区双创载体和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新博智汇谷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启迪科技园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富都江南、中博等4家载体入选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
八、文化、教育和卫生
文体惠民取得实效。2020年,全区共举办“文艺进万家”社区巡演30场,开展“大运河文化”名家讲堂18场,艺术培训进社区50期,在市文化云举办“云上天天乐”演出2场,书画展览10期,书画讲座5期,文化活动进乡村活动有主题活动4场、戏曲4场、艺术普及活动5场、文化人才培育进乡村2期、文化志愿者结对子定向辅导队伍10支,累计服务人次41.3万;推进文艺精品创作,舞蹈《最近最远的我们》获得第十四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在全市推进首批24小时“秋白微书房”落地,形成了秋白系列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在瞿秋白故居中首次进行5幕剧《又见少年阿霜》沉浸式演出并直播展演,吸引近1万人线上观看;常州乱针绣作为常州唯一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西林全民健身中心建成、运营,建成省内第一批智能社区健身中心(御水华庭社区)和5个二代健身路径点。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20年末,全区共有义务教育学校51所,其中公办小学32所、公办初中1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其中公办1所,民办2所),另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中小学生59273人,在职教职工3909人。积极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推进钟楼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社区教育协调整体发展。今年起钟楼区实施“889”优质教育工程布局战略,成立8个学前教育集团、8个小学教育集团、9个初中教育集团。2020年钟楼教育创成省优质幼儿园1所,市优质幼儿园2所,4所幼儿园高质量通过省优质园复审;4所中小学创建成市“新优质学校”;1所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1所学校获评省“四有”好教师团队,1所学校获评常州市“四有”好教师团队,“一校一品”党建品牌评比省级1项。
卫生健康不断优化。2020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186个,拥有床位总数1589张,卫生技术人员2995人。邹区镇卫生院以“二级医院”标准启动改扩建,新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项目主体完工并已进入内部装修,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区公共卫生中心工程启动建设,区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建成投用,3家发热门诊全部建成。建成4家国家级基层血管健康管理中心示范单位、1家江苏省社区医院、1个江苏省星级家庭医生工作室、2个省级和3个市级特色科室。60 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覆盖率达93.87%,家庭医生工作室覆盖率达10%以上,适龄儿童免费水痘疫苗接种率达到95%。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市范围内率先开设10个预检分诊点,全市率先设置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全市率先推出“无接触、云流程”隔离管控小程序,全市率先开展家医送药上门精准服务,取得全市辖区中“确诊病例数最少且无聚集性病例”的阶段性胜利答卷。
九、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
户籍人口低位增长。2020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44.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4万人;出生婴儿3148人,出生率7.15‰;死亡人口3310人,死亡率7.52‰;人口自然增长率-0.37‰。全区常住人口61.88万人。
就业创业持续发展。全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726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691人,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惠及企业6156家、返还金额超1.04亿元,支持成功自主创业3126人,创业担保贷款发放2004.5万元。新增高技能人才数1035人、职业技能鉴定取证3019人。4306家企业及时足额申领以工代训补贴2077万元。推行青年就业见习“V字法”,新增基地43家、参加就业见习633人。引进落户领军人才团队17个,其中成长型项目15个。新创成江苏省示范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家、市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全年招录5名博士后,企业平均在站博士后2.2人。
社保体系不断健全。全民参保核查人数5100人,新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4392人,净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0173人。为全区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10.8亿元,惠及单位13783户、职工14.68万人,归集一次性职业年金3.17亿元。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员达33.9万人。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老城复兴有序推进。2020年,钟楼区聚焦商圈振兴、文脉传承、城市更新,对老城厢范围内道路、桥梁、沿街立面进行整治,完成晋陵路桥改造、盛宣怀故居住户搬迁,轨道2号线老城厢段、青果巷等环境整治工程进场施工,大庙弄、三堡街片区改造有序推进。
城镇功能日益完善。星港大道西延、玉兰路、松涛路、岳杨路东段、南北大道等10条道路及星港大桥、振中路跨扁担河桥等2座桥梁建成通车,新增道路里程10.6公里;新机场路快速化改造4公里建成通车;新运河生态廊道安基段、陶家村绿地二期、星港大道西延配套绿化等14个绿化建设项目完成,新增公共绿地47.03公顷;安基村美丽乡村停车场、广化桥地下停车场等项目建成,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193个。
老旧小区全面提升。老旧小区新一轮全面提升改造,完成勤业四村(南区)、杨柳巷、硝皮尖(西上园)、白云新村(部分)4个宜居改造项目,惠及住户1322户;大板房置换住房项目(清云澜湾)开工建设,进入桩基施工阶段;推进并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安基村美丽乡村顺利开园并创建成为“江苏省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全面彻底开展大板房解危,共计52幢2048户大板房住户全部搬离危房。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截至到12月31日,全年全区未发生中等以上环境安全事故,牢牢守住了环境安全底线。PM2.5平均浓度为37.8μg/m3,同比下降19.7%,下降率全市排名第一,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7.5%。新运河钟楼大桥、京杭运河连江桥(下)2个省考断面均已达到考核要求,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标准。和2015年相比较,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下降22%、26%、41.9%、21.7%以上。
时光轴
RAG信息 | RAG类型 | 操作时间 |
---|---|---|
常州市钟楼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集中的困难挑战,钟楼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听中央号令、抓主要矛盾、下明确指示、敢担当负责、靠人民群众”,积极弘扬“勇争一流、耻为二手”常州精神,努力深化“攻坚克难、苦干实干”钟楼实践,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向建设强富美高新钟楼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一、综合地区生产总值稳中有进。2020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6.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1亿元,同比增长0.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24.47亿元,同比增长4.0%;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28.93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9年的68.1%提升至70.0%,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的0.35:31.5:68.1调整为0.3:29.7:70.0。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22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1美元=6.8996元)为1.77万美元。 | RAG-ES | 2024-10-23 |
财政预算收入突破五十亿元。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7亿元,同比增长8.9%,税收占比91.5%,两项指标均在全市范围位列第一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46.4亿元,同比增长10.3%;非税收入完成4.3亿元,同比下降4.96%。主体税种共完成25.8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增值税(50%)入库16.3亿元,同比下降1.5%;企业所得税(40%)入库7.1亿元,同比增长26.2%;个人所得税(40%)入库2.4亿元,同比下降0.4%。非主体税种共完成20.6亿元,同比增长17.9%。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钟楼区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894元,收入较去年净增2249元,增幅3.9%,高于GDP增速0.4个百分点,实现与经济的同步增长。其中,工资性收入37256元,占收入比重的62%,同比增长2.8%,依然是收入主要来源。全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支出32287元,同比下降1.4%,其中食品烟酒、居住、生活用品服务方面的支出同比增长,分别增长5.0%、8.3%和5.7%。 | RAG-ES | 2024-10-23 |
二、农业农业经济平稳运行。2020年全区共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4.19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为3.37亿元,同比增长0.9%;渔业产值为0.66亿元,同比增长16.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为0.16亿元,同比增长8.3%。全区共有农业龙头企业17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2020年凌家塘市场交易额达405.56亿,较去年同期增加1.14%;其他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7.1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2.16%;所有龙头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2.37亿元,上交税金8318.45万元,分别比2019年同期增长16.18%、10.9%。三、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经济逆势增长。2020年,钟楼区规模工业面对疫情冲击逆势增长,全年完成产值增速6.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6.2%。累计完成规模工业销售增速7.9%,利润总额增速26.7%。完成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4.1%。 | RAG-ES | 202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