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山遗址
共 2126字,需浏览 5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1973年,高台山遗址被发现;同年7月10日至8月4日,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在配合工程在高台山遗址清理了7座墓葬。
1974年5月,考古工作者对东高台山遗址进行了小规模试掘,作5×5米探方5个,共揭露面积140平方米。
1976年,1979年、1980年,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等考古工作者们对高台山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750平方米。
2013年4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台山遗址进行发掘,考古发掘点位于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城区南约14公里处的山坡上,分为南北两段,发掘面积大约3000平方米。
遗址特点
文物遗存
土坑墓打入生土层,开口于新石器文化层,墓扩深25-50厘米,墓葬一般为长200厘米、宽100厘米的长方形,扩线清晰。葬式能判明者为右侧身屈肢单人葬。方向多数南北向,头北足南;少数为东西向,也有头西足东或头东足西。
殉葬遗物置脚下或胫骨旁,通例为1壶1高足钵,钵倒置套合于壶口上,成为1套器物,个别者另加1陶器或石器。人骨保存极坏,最好的也只剩头骨,特别是牙齿上的珐琅质以及上下肢骨残痕,坏者全然不见痕迹,性别年龄均无法判断。墓葬所出遗物除一件石器外,均为陶器。陶器为手制粗砂红陶,火候较高,陶质坚实,表一鑫称形栩外表磨光,有的器表有明显的磨压条痕,作法用泥条盘筑、附加器耳、器口内侧有一圈斜向抹痕,使之形成三角尖缘,为一普遍特点。壶颈上的一周附加堆纹,不是后贴上去,而是用接口沿的那个泥片往下堆出,也是一种特殊的制法。
1976年、1979年、1980年,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等考古工作者先后3对高台山遗址进行了3次发掘,发现了8个灰坑、60座墓葬,墓葬的随葬品有壶、,以及罐、碗、陶纺轮、石器等,居住址出土陶器,有鼎、、、、、、碗、等。高台山遗址出土的文物除墓葬、房屋、灰坑外,还有各种陶器、石器、饰品和小件青铜器等。
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
1985年3月15日,高台山遗址被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沈阳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设立保护范围:以高台山遗址内的东山最高点为中心,南、西各500米,东至茨渝山最高点,北至沈环公路以内。
2006年5月25日,高台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文化
高台山文化
以高台山遗址文化为重点的中国北方重要早期青铜文化,已定名为。高台山文化是主要分布于辽北地区青铜时代的一支考古学文化。1973年,考古学者首次发掘辽宁省新民县高台山遗址的一批墓葬,认为属于“新乐上层文化”遗存;1981年,曲瑞琦提出“高台山上层文化类型”,旨在区别于“新乐上层文化”;1983年,郭大顺根据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开始使用“高台山类型”的名称,广为学术界所接受;1989年前后,考古学者根据对新材料的综合认识,明确了“高台山文化”的命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高台山遗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台子乡高台子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