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为民:中国人为什么难以理解市场经济

共 4216字,需浏览 9分钟

 ·

2021-09-11 17:00

特别智库顾问指导,资深权威专家把关



《卫星与网络》杂志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期待来自更多能人志士的指导和合作!




合作请联系:
a13811260603

订阅请联系:
wangxiaoyu9960

投稿请联系:

Juice0212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企业宗旨:秉承星云大师“达人达己”的理念,我们调动我们的智慧,专业、真诚、用心……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市场上呼风唤雨出一份力。祝各家企业发展顺利,年年进步!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我要讲的是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不可动摇。


历史上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就是有些本来曾经讨论过、争论过、并且已经做了澄清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重新又出现了争论,又似乎模糊了。我们现在讨论的大数据与计划经济的议题就是这样的情况。


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经过上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的那场著名争论(编者注:米塞斯和兰格的争论),计划经济的不可行性已经得到了强有力的理论说明。虽然苏联的出现当时鼓舞了计划经济的思想,但是最终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计划经济终究只是幻想。


而今天因为大数据的出现又重新引起了这样的一个幻想。今天关于大数据技术能够让计划经济重新变得可行的观念实际上都是早已经被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所否定的观念。


大数据本身就是市场的产物,它是在市场环境中由市场的作用而带来的技术创新,它不可能成为计划经济的根据,因为它不能弥补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一直到现在有不少同志都还是有一个疑问好像解不开,他们认为,计划经济为什么要否定?做事情、搞经济要有计划怎么不对?为什么要否定计划经济?过去的毛病是因为没把计划经济搞好,所以改进的方向应当是完善计划经济,怎么能否定计划经济?不少人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


实际上我们要了解,计划经济的实质不在于有计划,不在于讲计划,而在于它是一种管制经济,命令经济,是一种类似于战争管制体制,战时管制的那种一种组织方式。和市场经济以人们的自主活动为基础根本不同,计划经济的实质是对个人对个人之间的组织,也就是企业的自主性、独立性的否定。这是计划经济的要害,也是它的根本缺陷。


由于这个缺陷所以产生了计划经济所固有的弊端。大数据技术它不能够改变计划经济否定人的自主性、人的自主活动这个性质,所以它不可能帮助计划经济克服它固有的那些弊端。


第一、计划经济不能够帮助计划者获得充分的、无限的信息,特别是知识。也就是说计划经济不能集中使用在分散的市场决策中为个人所独有的那些知识。这是提供不起来的,这有一个很深度的证明。特别是它不能把作为独立主体的个人所独有的那种直觉、想象力、决断力集中起来使用。


第二、大数据同样不能够帮助计划经济解决内在的动力机制问题,也就是说它不能够有效激励。


第三、计划经济由于它的性质,它否定个人和企业的自主性,即便有了大数据,它仍然一定会压抑企业家的作用,而且甚至可能因为有了大数据而更加压抑企业家的作用。因此它一定会抑制创新活动。


例如乔布斯,他大概是从来不去搜集市场信息的,为什么?他的理由是他要创造的产品市场上根本没有。他特别喜欢引用福特的一句话,当然福特也是这个想法:如果去调查,你无论找多少人问他需要什么,他肯定不会说需要汽车,都会说需要一辆更好的马车。所以像这样的创新不是靠现有的数据搜集能去实现的,要靠企业家的创新作用。而计划经济的性质它做不到这点。


第四、大数据技术不能够使计划经济保证它的集中决策总能按照符合社会利益的方向来配置资源。我们讨论过产业政策等,特别提到过产能过剩,这些都是什么现象?都是大量的资源被错配。


另外,中央一再讲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公共服务的供给严重不足,第二个方面就表现在落后的产生上。当然这不是说技术和工艺落后,而是生产结构上的落后。而这些都是靠大数据弥补不了的,因为政府的集中决策可能有特殊的偏好,有特殊的目标,这样的偏好、目标可能是不符合社会利益的资源配置。


第五、高度集中资源的计划经济需要高度集权的政治、社会、文化方面的直接控制的体制来和它配合,这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所以,如果按照计划经济的性质,又重新搞起计划经济的话,那么它相应的政治体制就不符合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就不符合自由、民主、法治的发展方向。


所以概括起来说,大数据不管怎么发展,它不能弥补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因此它不能够成为计划经济的有效工具。因为这个道理、这个逻辑很明确,如果大数据能够让计划经济来承认、肯定个人和企业自主性,自主活动,独立的利益主体地位和作用的话,计划经济本身就没有必要存在,它也不会存在。


这是我谈的第一点看法,就是大数据弥补不了计划经济的根本缺陷。


第二点看法,中国人为什么难以理解市场经济?


也有一些同志提出一个疑问:“中国搞计划经济总共就搞了二十来年,现在改这个体制已经改了四十年了怎么还没改过来,怎么这么难改?”实际上我们要知道,在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场空前深刻的智慧变革,不仅是1949年以来深刻的智慧变革,也不仅是1840年来深刻的智慧变革,实际上从大历史的来看,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深刻变革。因为自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以后历朝历代其中有一个做法基本上是一直延续的,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那是什么?那就是所谓重农抑商。


所谓抑商指的就是总是千方百计去限制、去排斥民间的市场活动。凡是所谓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那都要由国家来控制,比如传统社会盐、铁。盐是重要生活资料,铁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尽管官府的作坊生产了产品,像镰刀,史书《盐铁论》上写割草不痛。即便如此那也是要垄断控制。


另一方面,凡是利润丰厚的那些产品也都是由国家来控制的,像茶、铁。这一整套的制度目的是什么?就是压制、排斥民间的工商业活动。一直到中国历史上第一轮工业化现代化,也就是十九世纪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还是国家垄断化发展。到国民党政府,他讲的很明确,首要的是统制全国金融。再后来从五十年代开始,大规模操盘,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


实际上为什么能够完全照搬苏联模式?因为这样的体制模式跟我们的传统是完全契合的。


所以这样来看,今天在改革过程当中我们要改掉的计划经济体制,改的不是过去二十年搞的那一套,要改的是两千年的传统,中国缺乏市场经济的历史和文化。所以中国人往往就很难理解市场经济的逻辑,我们对市场的作用天然地充满疑虑,充满不信任,总觉得把信任交给市场会乱。相反我们习惯了果断地迷信权力的力量,崇拜权力的力量。所以我们不容易相信市场经济。


全面提高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人的自主性,人作为独立主体,民主的自主经济。所以对市场充满疑虑、充满不信任,实际上对人民的自主活动充满疑虑、充满不信任。包括有一些新的情况、新的状况出现以后,旧的思维、旧的意识马上又会起来。像认为大数据能够重新恢复计划经济的道路就是类似这样的情况。


这样的一种思维实际上是用一种简单的机械的工程技术思维来对待经济社会问题的表现,既没有理解市场经济的逻辑,也没有理解计划经济的逻辑。


第三点,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不可动摇。


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大目标、大战略一定要坚持不能变。大战略、大目标往往什么情况下容易变呢?两种情况。


一个是取得了很大成绩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容易以为现在我们有底气了,有条件,有实力来变一变了。


第二种情况,就是遇到很多困难、矛盾、问题的时候。这个时候也容易变,觉得这个时候有必要变,这么多问题你还不变。


而恰恰现在我们所处的现在,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一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另一方面面临突出的矛盾问题,于是容易在我们的脑子里产生这样的想法,既要变,又有条件变,这个时候一定要坚定,不能动摇。


所以,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的决定,坚持改革这才是正确的方向。按照这样的方向,国企改革要对接,民企的活动要能够获得更广阔的空间,按照市场的方向,要在宏观调控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一定要避免我们多年来反复出现的现象,就是我们的宏观调控一旦刚刚扩展的时候,一定是扩张国企,一旦紧缩的时候首先打击的是民间企业。这是我们宏观调控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一定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本文转载自“混沌思想”,原标题《中国人为什么难以理解市场经济》,文 | 周为民(中央党校原马克思主义理论部主任)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部分图片难以找到原始出处,故文中未加以标注,如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HISTORY
/
往期推荐

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路径及推进 ——专访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王建伟



高新民:推进工业互联网的难点及发展思路建议



数字孪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点



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陷阱——谁来主导发展的进程





电子杂志,扫码阅读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艳玲、哈玫
主笔记者:李刚、张雪松、乐瑜、朝天椒、黑法丝、刀子、赵栋
策划部: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炜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吴淼、姜河、林紫
业务部:记军、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媒体合作等事宜,敬请加微信:Juice0212
投稿请发邮箱tougao@yinhexi.la
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a13810322995
· 呼风唤雨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呼风唤雨总部负责人:农燕

· 联盟负责人(惠新东桥分部):肖均
· 大会负责人:蔡凌希、周雷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语霏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微信公众号太多不好找到我们?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置顶,或星标公众号“卫星与网络”

遇见你真好,希望能一直陪着你。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浏览 4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