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8大北斗新应用,为海事领域信息化赋能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相关产品已成功应用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系统、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海事行业的融合应用将为海事界带来新的机遇。
今天,便从北斗在海事领域的8个新应用场景,看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迅猛发展如何为海事行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01
智能过闸系统
2018年6月,南宁市商务局主办的“2018年第五届南宁物流周”上展示了江船联网北斗智能终端和北斗智能过闸系统。
在船闸业务方面,基于北斗技术的智能过闸,为实现西江船闸联合调度提供坚强技术保障,大大提高了船舶过闸效率和西江船闸管理水平;
在水运物流方面,船舶应用船联网北斗智能终端,初步实现船舶的监管以及货物的实时跟踪与监管,为进一步推广应用积累了相关技术。
02
船舶动态监管系统
2018年7月,浙江宁波、舟山、嘉兴、台州、温州等地6000多艘渔船安装了基于北斗的船舶动态监管系统,可以在浙江省海洋渔业局的中心平台上,对所有装有该系统的船舶,实行24小时的不间断监控。该系统主要包括船载监管终端、船员电子身份证读取系统和系统控制软件三大部分。该系统还有个自动报警功能,一旦发生渔船倾覆或者沉没的情况,装载桅杆上的传感器会通过进水压力释放器自动脱离船体,上浮到海面上,通过光电方式进行自动报警。
03
内河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监测
2018年,湖州交通港航部门在绿色水运发展领域,利用北斗系统进行船舶污水排放监测等创新举措,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水运转型发展“双赢”。充分发挥北斗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完成内河船舶生活污水排放北斗在线监测平台建设,几十艘运输货船安装在线监测系统。
04
沿海RBN差分北斗系统
2019年1月,在交通运输部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海事系统开展沿海RBN差分北斗系统建设,完成中国沿海22座差分台站BDS/GPS双模兼容改造,建成北海、东海、南海3个海区监控中心和13个远程监测站,可为中国沿海300公里范围内的船舶等公众用户提供广域米级、沿海水域分米级精度的导航定位服务。
图源丨国家地理
分别在渤海湾、长江口和珠江口等重点水域建设北斗连续运行服务参考站网,建成沿海75座北斗连续运行服务参考站、3个海区数据处理中心和1个全海区数据监测中心,覆盖中国沿海重点水域,实现50公里范围内厘米级的实时精密定位服务,广泛应用于海洋开发、海洋测绘、海上交通安全管理和港口建设等。
牵头制定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播发标准、沿海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技术要求并推动北斗应急示位标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等一系列国家标准,为北斗系统国际海事标准化奠定基础。
05
观测网数据实时传输
2019年1月,中国科学院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完成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返航青岛母港。该航次的重大突破是首次实现了深海潜标大容量数据的北斗卫星实时传输。这项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克服了深海潜标载荷容积小、供电少和数据量大等困难,提高了深海数据实时传输的安全性、自主性和可靠性。
06
海上通信服务系统
2019年,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为构建E航海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开展了北方海区北斗海上通信服务系统建设,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放的民用资源,使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建设兼顾公约船和非公约船服务需求的北斗海上通信服务系统。
目前,该系统已上线运行,为安装北斗终端的船舶提供基于北斗的遇险报警服务、海上安全信息播发服务等,陆地用户也可以通过该系统手机APP进行北斗船舶位置监控,与船舶进行微信、短信通信。
07
船舶位置信息发送
2019年5月,中远海运散运“单模”北斗导航系统技术验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盛荣海轮和鹏龙轮北斗导航系统可以持续、准确地发送回船舶位置信息。
目前,在国内各领域被广泛运用的北斗导航系统是结合GPS(或格洛纳斯、伽利略)进行“多模”定位。中远海运散运尝试变“多模”为“单模”,仅依靠由中国自主产权、自行管控的北斗系统获得及时准确的船舶定位数据,有效防范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风险。
08
新型智能表流观测系统
2020年4月18日,由长江航道测量中心主持开发的新型智能表流观测系统,首批10套终端设备及监测软件平台已在该项目中正式投产。
图源丨国家地理
该系统基于北斗精密定位、移动通信和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打造,具有内外业一体化、数据实时传输监控、多平台智能交互和免人工自动解算的功能,其投产应用可最大限度地优化测船及人员配置,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安全风险,从而极大地减轻测量单位在外业现场疫情防控的工作难度,为高质量完成任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进入到2021年,也是“十四五”时期的起始之年,不论是北斗应用的标准化,海事领域北斗应用的100%覆盖,都可以体现出一个大势,那就是北斗将给海事领域用户更好的用户体验并解决现有海事信息化领域的业务问题。
来源:中国水运网
更多行业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