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洞口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联合创作 · 2011-01-01 00:00

洞口县统计局

2012年3月30日

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项目带动、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区域性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洞口。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提速、社会管理提质、党政形象提升”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初步统计,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90.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0年增长12.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5.8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9.33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4.95亿元,增长13.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1784元,比上年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为39.8:32.5:27.7,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0%、56.5%、31.5%。

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41636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180万元,增长26.5%,上划中央收入10520万元,增长14.2%,上划省级收入2936万元,增长31.8%。全县财政总支出166898万元,增长23.6%。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4082万元,比上年增长39.7%。

新型工业化有力推进。在全县生产总值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5%。节能降耗成效显着,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9%。城镇化进程加快,年末城镇化水平达到29.66%,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据农村抽样调查,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16.8万人;劳务总收入12.95元,增长13.6%。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小,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结构调整难度较大;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节能减排任务重;财政困难,增收节支任务艰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不够稳固,农民增收空间小;主导产业少,就业压力大。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农业总产值55.08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8.2千公顷,总产量42.1万吨,增产5.2%,其中:水稻产量37.53万吨,增产2.2%;油料总产量2.52万吨,增长6.6%;水果总产量13.45万吨,增产1.1%。畜牧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4.91万吨,比上年下降4.5%;禽蛋产量0.1万吨,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1.43万吨,增产0.7%,蔬菜产量33.16万吨,增产2.3%。

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26.3千公顷,占水稻播种面积的39.9%,比上年增长1.5%。发展药材0.98千公顷,与上年持平;油料种植面积21.7千公顷,增长6.9%;蔬菜种植面积16.0千公顷,增长2.6%。

农业生产能力继续增强。全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与上年持平。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1.8亿元,增长15.4%。全年农村用电量1070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1%。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5.97万千瓦,增长7.3%。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水、电、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全年农村公路建设完成投资6001万元,建成通乡通村公路131.58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1610口,带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13千公顷,封山育林3.33千公顷,零星植树120万株;年末森林蓄积量达到810.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57.7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4.74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6.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22.28万吨,比上年增产4.8%;水泥133.19万吨,减产12.8%;发电量18100万千瓦时,增长9.6%;机制纸及纸板3.37万吨,比上年增长4.7%;加工大米15.27万吨,比上年增长20.3%。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率达99.9%。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28.5,比上年提高44.45点;实现利润总额24082万元,比上年增长39.7%;全年完成利税总额54488万元,增长40.6%,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力度进一步加大。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59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全县三级及三级以上建筑企业6家,完成总产值3.6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28.4万元,税金总额89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8.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9.9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继续强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43亿元,比上年增长35.0%。其中城镇投资57.36亿元,增长35.2%;农村投资2.05亿元,与上年持平。

工业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县工业投资41亿元,增长41.8%,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3.4%。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全县64个在建重点工程年内完成投资21亿元。房地产开发稳步增长,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4.03亿元,比上年增长59.2%。商品房竣工面积工32.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2.0%。商品房销售面积20.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6.0%。

五、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分城乡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1.32亿元,增长15.6%,农村完成6.32亿元,增长23.4%,农村消费快于城镇消费增长;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5.07亿元,增长15.8%;住宿餐饮业2.57亿元,增长33.9%。

对外贸易有所回落。全年外贸出口额156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4%。全县主要出口商品有冻乳猪、鲜冻猪肉、工艺品、糖果、机制炭等10多品类,产品销往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韩国、爱尔兰、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全年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359.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0%;实际利用内资2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0%。

旅游产业发展大有起色。全县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9.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8%,实现旅游收入13698万元,增长18.6%。

六、为民办实事

和谐洞口建设力度加大,为民办实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改造县乡公路建设41.48公里,累计总投资3415万元;建成乡镇到村水泥路90.1公里,总投资2586万元;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3.93万人,实际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3.93万人,投入资金1853.8万元;完成毛坪、英雄、海塘、旺冲、银坪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总投资1428万元;实际对全县10738人发放了城市低保,每月人均达到168元;实际对全县30100人发放了农村低保,每月人均达到70元;投入资金500万元,实现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1500元/年;农村危房改造700户,投入资金420万元;完成新增廉租住房204套,累计投资1463.53万元;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3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00人;完成城镇居民医保门诊统筹71035人;统筹地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率达73.35%;实现农村五保户对象在县乡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基本医疗费用全免;新建农村沼气池1610口;投入资金557万元对6所中小学进行了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10个,总投资361.54万元;完成农家书屋建设92家;安装城市治安防控系统建设安装监控摄像机65个,总投资249.3万元;帮助贫困农民5850人;完成农民工和农村劳动预备制培训4503人;完成农民工阳光工程培训2000人;完成移民实用技术与就业技能培训320人;完成贫困农民帮扶培训211人。

七、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4%。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县民用车辆拥有量为11872辆,其中民用汽车拥有量5363辆。全县全年各种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3921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9.0%;旅客周转量102928万人公里,增长29.0%;客货换算周转量49054万吨公里,增长29.0%。

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4056万元,比上年增长20.7%。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4.48万门,新增0.3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4781户,下降3.0%;移动电话用户29.28万户,增长20.2%,移动电话普及率达38.7%。计算机互联网宽带用户达2.41万户,增长36.2%。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总体良好。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4.28亿元,比年初增加15.01亿元。其中:单位存款19.15亿元,新增1.47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0.36亿元,新增12.89亿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1.23亿元,比年初增加4.0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12.88亿元,比年初增加0.19亿元;中长期贷款18.35亿元,比年初增加3.83亿元。存货比为100:29.9。

保险事业蒸蒸日上。全年保费收入16970万元,比上年增长20.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358万元,寿险保费收入1361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3%、19.9%。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6850万元,增长21.6%。其中财产险赔付2552万元,寿险赔付429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7%和21.0%。

九、教育和科技技术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拥有普通中学54所,其中县镇15所,农村39所,全年普通高中招生5077人,初中招生9864人,高中在校学生14708人,初中在校学生29319人,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升学率达100%;中等职业学校6所,招生1658人,在校学生3418人,培训学生1944人;普通小学294所,教学点44个,全年招生13022人,在校学生6826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0人;县幼儿园1所,社会力量办幼儿园53所,全县幼儿班260个,在园幼儿17086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1年全县高考二本以上录取人数达1526人。

科技事业硕果累累。年末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700人,科研机构13个。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4项、县级41项;科技三项经费投入65万元。高新技术企业13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32.95亿元,高新技术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的比重达35.8%。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县有文化馆1个,文物管理机构1个,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向社会开放档案1627人次。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7座,全年制作电视节目时间3870小时,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达到4.58万户,其中农村有线电视用户2.67万户。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年末全县医疗卫生机构32个,床位1540张,卫生技术人员1408人,执业医师491人,执业助理医师264人,注册护士519人。农村有医疗点的村566个,100%的村建立了医疗点。全民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加强。

体育事业继续发展。精心组织了全县“体育三下乡”活动,成效显着。全县拥有晨、晚练站点68个,每天相对稳定的活动人数3020人;全年举办全民健身运动2次,参加人数1500人,人民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全年出生人口8618人,出生率为10.01‰;死亡人口3366人,死亡率为3.83‰;全年净增人口52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7‰。年末全县总人口为851686人,常住人口为773117,其中城镇人口229307人,占29.66%;乡村人口543810人,占70.34%。总人口中男性人口447015人,占52.48%;女性人口404671人,占47.32%。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63元,比上年增加1754元,增长15.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20元,比上年增加384元,增长13.5%。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竣工住宅面积36.27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0.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6平方米;农村竣工住宅面积75.67万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6.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单位528个,参保职工42949人;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13981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544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8085人;参加失业保险单位232家,参保职工人数215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35440人;参加工伤保险单位340家,参保人数19775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县耕地面积49.94千公顷,其中水田面积38.29千公顷,旱地面积11.65千公顷。境内共有大小溪河130多条,分属资、沅两大水系,水能理论蕴藏量达22.5万千瓦,可开发量18.4万千瓦。已探明的矿产有烟煤、石煤、油、油页岩、铁、锰、镍等20多种。其中以煤、铁、锰藏量较多。其中煤总储蓄达1680万吨,锰780多万吨,铁矿石28846万吨,粘土10多亿吨。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县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全年造林面积3.13千公顷。全县森林覆盖率为57.76%。已新批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面积24690公顷。

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平稳下降,杜绝了较大及特大事故发生。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18人。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为0.2人,下降13%;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人;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6.7人,比上年下降4.3%;道路万车事故死亡率为5.8人,下降6.5%。

注:1、本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洞口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时光轴

RAG11
RAG信息RAG类型操作时间
洞口县统计局2012年3月30日2011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项目带动、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区域性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洞口。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提速、社会管理提质、党政形象提升”的发展态势,人民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一、综合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初步统计,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90.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0年增长12.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5.8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9.33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4.95亿元,增长13.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1784元,比上年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为39.8:32.5:27.7,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2.0%、56.5%、31.5%。RAG-ES2024-09-11
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41636万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8180万元,增长26.5%,上划中央收入10520万元,增长14.2%,上划省级收入2936万元,增长31.8%。全县财政总支出166898万元,增长23.6%。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4082万元,比上年增长39.7%。新型工业化有力推进。在全县生产总值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7.5%。节能降耗成效显着,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0.9%。城镇化进程加快,年末城镇化水平达到29.66%,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据农村抽样调查,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16.8万人;劳务总收入12.95元,增长13.6%。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小,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结构调整难度较大;经济增长方式仍较粗放,节能减排任务重;财政困难,增收节支任务艰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不够稳固,农民增收空间小;主导产业少,就业压力大。RAG-ES2024-09-11
二、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县农业总产值55.08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8.2千公顷,总产量42.1万吨,增产5.2%,其中:水稻产量37.53万吨,增产2.2%;油料总产量2.52万吨,增长6.6%;水果总产量13.45万吨,增产1.1%。畜牧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14.91万吨,比上年下降4.5%;禽蛋产量0.1万吨,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1.43万吨,增产0.7%,蔬菜产量33.16万吨,增产2.3%。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全县优质稻种植面积26.3千公顷,占水稻播种面积的39.9%,比上年增长1.5%。发展药材0.98千公顷,与上年持平;油料种植面积21.7千公顷,增长6.9%;蔬菜种植面积16.0千公顷,增长2.6%。农业生产能力继续增强。全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05亿元,与上年持平。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1.8亿元,增长15.4%。全年农村用电量10700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1%。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5.97万千瓦,增长7.3%。RAG-ES2024-09-11
浏览 58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