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善寺大悲殿
崇善寺大悲殿
共 1117字,需浏览 3分钟
·
-0001-11-30 00:00
历史沿革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晋王朱纲(的第三子)为纪念其母孝慈高皇后,在白马寺旧址扩建新寺。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白马寺竣工,改名为崇善禅寺。
清同治三年(1864年),崇善寺被火焚毁,仅存主体建筑大悲殿。
崇善寺大悲殿
建筑格局
崇善寺大悲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黄绿琉璃瓦剪边,通高近20米。前檐明、次间设四抹方格隔扇门,梢、尽间设隔扇窗。后檐明间设板门,可前后通行。檐柱侧脚明显。斗栱布局疏朗,上檐斗栱七踩单翘重昂,下檐斗栱五踩重昂,除下檐尽间无平身科外,其他逐间两攒。殿内柱网布列规整,仍袭旧制。殿内设井口天花,施沥粉彩画,上部梁架全部用草栿做法。大殿现存建筑主体结构及隔扇、板门等均为明初原物。大悲殿内供奉三大士像,中间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左右为文殊、普贤菩萨。三尊塑像高达8.5米,造型端庄,也为明洪武年间遗存。
崇善寺大悲殿在原先寺院的整个布局上自成格局,左右配以厢房,前置山门。山门合理地利用了有限的空间,在三道砖券门的上部,用仿木结构手法处理,虽单而不薄。门前两侧洞门分列,供东西向甬道穿行。
文物遗存
崇善寺大悲殿藏有宋、元、明版等经书达三万余卷,且大部分为木刻书法珍本。有大部明代所刻佛经《南藏》《北藏》,还有部分宋版《崇宁万寿藏》《碛砂藏》,以及部分元皇庆元年(1312年)《普宁藏》。除了这些古版经卷外,寺内尚藏有泥金所书《华严经》,明代册页《释迦世尊应代示迹图》《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等善本。这些藏书,对研究中国古代佛教、文学、哲学、绘画、印刷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崇善寺大悲殿及寺庙建筑是明代皇家寺院的一个缩影,大悲殿反映了明初木构建筑形制特点,对研究明代皇家建筑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崇善寺大悲殿大量藏书,对研究中国古代佛教、文学、哲学、绘画、印刷技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崇善寺大悲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北、东北、西北。均至崇善寺大悲殿屋檐外10米,东至太原文庙东厢房外5米。西至太原文庙西厢房外5米,南至文庙巷路北。
建设控制地带:北至规划路,东至文庙巷路西,南至保护范围外40米,西至狄梁公街路东。
旅游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