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阳离相寺

昔阳离相寺

共 1848字,需浏览 4分钟

 ·

2024-05-24 09:46

历史沿革

昔阳离相寺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北宋年间(968一976年),寺院已经建成
九年(1444年)、三十三年(1605年),修缮昔阳离相寺
四十一年(1702年)、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修缮昔阳离相寺
民国十四年(1925年),修缮昔阳离相寺
2022年,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对昔阳离相寺大殿进行勘查、测绘与记录

建筑格局

昔阳离相寺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建有天王殿、正殿,两侧有东西配殿、钟楼、鼓楼,除轴线建筑为原寺物外,两侧建筑均为后人新建。现存建筑中,正殿为宋代遗构,天王殿为清代建筑

主要建筑

昔阳离相寺正殿建在石砌台基上,平面方形,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屋顶平缓,深远,前檐当心间宽敞,两次间略窄,殿内当心间两缝梁架为六椽栿通达前后檐,通檐用两柱,六椽栿上施驼峰承四椽栿,四椽栿上施驼峰承平梁,平梁正中施、大叉手、大斗、丁华抹亥栱承,平梁及四椽栿两端均设托脚,梁架制作规整,平梁、四椽栿、六椽栿梁端隐刻。檐柱生起、柱头卷刹显著,柱间设阑额、普拍枋,阑额不出头,普拍枋上除当心间设补间铺作1朵外(为明清修缮时添加),余仅设柱头铺作一朵,形制为四铺作单抄,栌斗斗幽较深,栱头均设栱瓣,耍头为卷云形(为明清修缮时更换)或昂形,两山面柱头、补间铺作后尾为五铺作,柱头铺作耍头后尾与大角梁后尾伸至六椽栿之上,大角梁上设驼峰、大斗承山面太平梁,补间铺作耍头后尾承太平梁枋。民国时期,前檐被改制,用青砖砌出门窗券形过梁和壁柱
昔阳离相寺正殿

文物遗存

昔阳离相寺内现存重修碑、碣共计9通(方),院内存残幢1座

文物价值

昔阳离相寺正殿整体构架宋代特征显著,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正殿殿身比例和谐,手法古朴,屋面曲线刚劲有力,结构严谨,工艺纯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昔阳离相寺正殿整体保存完整,是昔阳县木构建筑遗存的早期建筑,同时也是研究宋代木构建筑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昔阳离相寺

保护措施

2019年8月10日,山西省文物局公布昔阳离相寺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2019年10月7日,昔阳离相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2021年9月15日,山西省文物局印发了《山西省文物局关于晋中昔阳离相寺大殿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晋文物审批函〔2021〕228号),原则同意晋中市昔阳离相寺大殿保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
2023年4月3日,山西省文物局、山西省自然资源厅重新公布昔阳离相寺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旅游信息

浏览 1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
评论
图片
表情
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扫一扫分享

举报